10月24日,北京又有一座地標性建築宣佈竣工,它就是亞投行總部大樓——亞洲金融大廈。
亞投行,全稱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主要作用是為成員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提供資金支援。
剛好在5年前的2014年10月24日,21個國家財長齊聚北京,正式簽約成立亞投行。發展到今天,成員國達到了100個,涵蓋六大洲,成為世界上僅次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的第國際性金融機構。
為什麼有這麼多國家選擇“入群”,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們想要多一個平衡點。
不論是世界銀行還是IMF,毫無疑問,都是美國控制下的全球金融組織,這兩個組織的否決權、人事權和規則制定權都掌握在美國手中。
按照世界銀行和IMF的投票規則,所有重大決議必須要達到85%的通過率(請注意,這裡的投票權並不是一個成員一票,而是按照股份分配),而美國在世界銀行和IMF所佔有的投票權比例剛好是15.85%和16.75%,很顯然這個規則的制定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也就是說,只要美國不通過,便可以一票否決。
在這種規則之下,人事權自然也掌控在美國手中,一般來說,世界銀行行長是美國人,IMFQuattroporte是歐洲人(因為歐盟國家在IMF的投票份額更多),不過還是需要美國同意。
更重要的,美國可以利用這兩個金融組織“以公謀私”。
舉幾個例子:
1、97年泰國金融危機,受害國家提議IMF成立亞洲擔保基金,提供1000億美金救助泰國,被美國直接否決,原因很明顯,這一危機是美國想要的,就連製造這一危機的人也是美國人——索羅斯。
2、亞洲金融危機之後,世界銀行和IMF提供救助貸款,美國一直壓著沒有通過,直到添加了兩個條件:被救助國家主要產業要私有化和匯率自由化。這樣“趁火打劫”條件下,不到兩年時間,歐美跨國公司便在東南亞進行了186起資產收購。
3、2005年7月,烏茲別克表示不再向美國提供空軍基地,兩個月之後,當時的世界銀行行長沃爾福威茨便宣佈停止對烏茲別克的貸款。烏提出抗議,結果因美國一票否決,抗議無效。
很多人不明白,亞投行看起來是一個國際“扶貧”專案,那些發達國家本來基礎建設已經很完善,幹嘛還紛紛加入,難道就為了支援?
非也!正所謂國之交往,無利不歡,對於發達國家來說也是有不少好處的。
最直接的好處就是,他們可以從中獲得商機。比如義大利、德國和法國可以賣機械裝置,澳洲可以賣鋼鐵材料。而且他們還可以為需要建設的國家提供貸款,獲得收益。
當然,對於我們中國來說,亞投行更是我們走向世界的重要渠道。
首先,這是由中國主導成立的,總部設立在中國,行長是中國人,我們是最大的股東,也擁有最多的投票權。
其次,作為“基建狂魔”,亞投行資金使用專案符合我們的專業,也是我們面向世界最有優勢的技能之一。通過亞投行,可以輸出我們的基建投資和服務,另外能收穫一些專案便利權或資源償還。
再次,我們幾十年的基建發展,到現在擁有非常多的產能積累,亞投行提供的基建平臺剛好可以消耗我們多餘的產能。
最後,這是人民幣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徑。我們有一些通過亞投行為周邊國家提供的貸款,用的就是人民幣,而非美元,這樣的好處就是這些受貸款的國家更多購買我們的基建產品,而且將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地份額提高。同時,中國的銀行也能通過亞投行的平臺融入更多國家的金融發展中。
世界金融體系,可能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改變,但是通過亞投行,我們可以獲得更多地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