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中國人講究“民以食為天”,吃飯乃人生第一大事。

但隨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能單獨分配到吃飯這件事上的時間越來越少,方便快捷也成了人們對吃飯的要求之一

在此背景下,速凍食品應運而生,逐漸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餐桌上的常客,試問誰家冰箱裡還沒有幾袋速凍水餃、速凍湯圓,或者速凍饅頭啥的?

在餐桌上佔據重要一席的速凍食品,在資本市場也開始嶄露頭角,獲得資金的高度認可,例如行業龍頭三全食品,以及4年上漲12倍的大牛股安井食品等。

展望未來,在規模上千億的速凍食品大蛋糕面前,誰能抓住市場機遇,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呢?

疫情推動速凍食品大爆發

今年以來,在疫情因素影響下,人們居家做飯的頻率陡然提升,但礙於外出採購受限及廚藝水平有限,速凍食品成了大部分人的首選

所謂速凍食品,是指採用新鮮原料製作,經過適當的處理和急速冷凍,在-18℃至-20℃的連貫低溫條件下送抵消費地點的低溫產品,最常見的就是速凍水餃。

速凍食品最大的優點是以低溫來儲存食品原有的品質,而不借助任何防腐劑和新增劑,但它的營養價值自然也無法與新鮮的魚、肉等相提並論。

儘管速凍食品在新鮮度上稍有欠缺,但它勝在儲存時間長和簡單易上手,對於許多廚房小白來說,速凍食品是他們廚藝進階路上的重要鋪墊。

電商渠道資料顯示,今年疫情初期,天貓平臺上的水餃、餛飩類總銷量同比增加近80%,即食火鍋類總銷量增加約1.5倍,肉製品總銷量增加2.6倍,海鮮丸類總銷量大幅增加17倍

但這或許只是開始,目前國內速凍食品行業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市場競爭參與數量不斷增多且增速較快。而疫情是一個突如其來的契機,有望推動速凍食品行業持續增長。

回顧發現,國內速凍食品行業規模由2013年的828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1342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0.14%。預計2020年速凍食品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458億元

速凍食品是工業化的產業,目前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速凍食品生產國與消費國,年產量達2000萬噸,人均年消費60千克;而日本是亞洲最大的速凍食品消費國,人均年銷量20千克。

目前,國內速凍食品人均年消費僅3千克左右,保守估計至少還有5倍的增長空間。在這個規模上千億的大蛋糕背後,眾多玩家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速凍食品概念股崛起

如今,國內的速凍食品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種是速凍米麵類,第二種是火鍋料類,第三種是速凍菜餚類。

就在國內的普及程度而言,速凍米麵類如水餃、湯圓已經進入成熟階段,火鍋料類隨著火鍋、麻辣燙等在全國範圍的推廣迎來快速發展,而速凍菜餚類還處於消費者教育階段。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們的飲食習慣因所處地區自然環境不同而產生較大差異,這在速凍食品類公司的區域分佈與主營業務上也有體現。

北方地大物博,人們愛吃麵食,而河南是聞名全國的小麥主產區之一,這裡誕生了諸如三全食品(002216.SZ)、思念食品等速凍食品企業,主要從事水餃、湯圓等速凍麵食的生產。

南方水域遼闊,人們喜食海鮮,而福建是國內知名的海鮮主產區之一,潮汕火鍋更是在全國各地圈粉無數,這裡的速凍食品企業也帶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例如,立足於廈門的安井食品(603345.SH),以及創建於福州的海欣食品(002702.SZ)等,主要從事速凍火鍋料製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營產品包括魚丸、蝦丸、牛丸等。

雖然南北方的速凍食品各有側重,但隨著國內人口遷移,以及產業加速融合,南北方之間的飲食差異正在逐漸消失,聚焦各自領域的速凍食品企業也產生了業務交叉佈局

今年以來,受疫情因素影響,速凍食品銷量持續攀升,在各路“吃貨大軍”的不懈努力下,國內速凍食品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

伴隨速凍食品的持續熱銷,速凍食品類上市公司也成了各路資金競相追捧的“香餑餑”。不管是做速凍麵食的,還是做速凍火鍋料的,股價基本都迎來一波上漲行情。

放眼A股市場,涉及速凍食品業務的上市公司不少,但能做到規模化經營的卻不多。從當前市值來看,能夠一較高下的大概就是三全食品和安井食品了。

三全VS安井,經營情況大比拼

先看股價走勢,今年以來,三全食品股價走勢出現分化,年初至8月份股價節節攀升,於8月24日達到歷史最高價40.38元,區間大漲近2倍。

不過,三全食品股價登頂後便開始回落調整,目前已降至30元以下,最新收盤價報28.58元,與歷史最高價相比跌超26%,公司總市值為228億元。

回顧發現,三全食品上輪大漲還是在2015年大牛市期間,此後便陷入近三年的漫長陰跌,股價在2018年10月開始反彈,至今累計上漲4.3倍(前復權)。

年內,安井食品股價從最低48元漲至最高200.03元,區間累計漲超2.5倍,股價登頂後也開始回落調整,最新收盤價報193.55元,即將追平年內最高價,公司總市值報458億元。

把時間拉長看,從2017年2月份上市以來,安井食品整體保持上升趨勢,股價從最低14.63元逐步攀升至歷史最高價200.03元,4年間累計漲超12倍(前復權),妥妥的大牛股代表。

三全食品當前股價大概是安井食品的1/7,總市值約為1/2,從股價與市值角度來看,安井食品已經超越行業龍頭三全食品,整體表現更勝一籌。

再看公司業績,作為行業龍頭,三全食品的過往業績可謂輝煌。2017年至2019年,公司營收分別為52.6億元、55.4億元、59.9億,營收增速分別為9.93%、5.39%、8.06;

同一時期,三全食品歸屬淨利潤分別為7202萬元、1.02億元、2.2億元,淨利潤增速分別為82.45%、41.49%、115.91%

進入2020年,三全食品的業績繼續保持增長趨勢。2020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52億元,同比增長23.61%;歸屬淨利潤5.71億元,同比大增389.39%。

曾靠一顆魚丸打天下的安井食品,上市以來的經營業績也不錯。2017年至2019年,公司營收分別為34.8億元、42.6億元、52.7億元,營收增速分別為16.27%、22.25%、23.66

同一時期,安井食品的歸屬淨利潤分別為2.02億元、2.7億元、3.73億元,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4.11%、33.5%、38.14%。

受疫情因素影響,安井食品年內業績穩步攀升。2020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44.9億元,同比增長28.39%;歸屬淨利潤3.79億元,同比增長59.17%。

對比發現,過去三年間,三全食品的營收規模和淨利潤增速領先於安井食品,但其營收增速和淨利潤卻不及安井食品。

目前,三全食品與安井食品之間的營收差距正在逐漸縮小,但淨利潤差距卻在同步擴大。由此可見,安井食品比三全食品具備更強的成長性

銷售渠道拉大業績差距

從財報資料來看,明明是三全食品的營收規模更大,淨利潤增速更高,為什麼其淨利潤卻不及安井食品呢?

主要原因是三全食品與安井食品的銷售渠道不同,這就導致二者的銷售費用存在較大差距,從而拉大了淨利潤水平。

三全食品主要面向零售市場,每年零售市場對總營收貢獻90%左右,公司產品主要投放商超渠道,所以需要大量營銷推廣和進場費,多年來公司銷售費用居高不下。

2017年至2019年,三全食品營業總成本分別為52.22億元、54.22億元、57.76億元,同期銷售費用分別為14.55億元、15.83億元、15.91億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為28%、29%、28%

而安井食品的銷售渠道包括經銷商、電商、商超和特通(就是非主流通路,即餐飲、商超、批發等傳統渠道之外的通路)4種。其中,經銷商是公司最主要的銷售渠道,每年經銷商對總營收貢獻80%左右。

與商超相比,經銷商不需要企業支付進場費等銷售費用,這就為安井食品節省了一筆很大的開支。

2017年至2019年,安井食品營業總成本分別為32.5億元、39.41億元、48.3億元,同期銷售費用分別為4.9億元、5.7億元、6.5億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為15%、14%、13%。

對比發現,過去三年間,三全食品的銷售費用率接近30%,排在同行前列,而安井食品的銷售費用率差不多是三全食品的一半左右,而且出現逐年遞減的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三全食品以速凍麵食為主,原材料成本相對較低,公司毛利率水平較高。過去三年間,三全食品毛利率分別為33.92%、35.52%、35.17%,居於同行高位。

而安井食品以速凍火鍋料為主,主要原材料是魚糜,成本相對較高,過去三年間公司毛利率分別為26.27%、26.51%、25.76%,不及三全食品。

然而,同一時期,安井食品淨利率卻比三全食品高出不少,可見安井食品投入產出比更高,公司的賺錢能力更強。

展望未來誰能拔得頭籌?

目前來看,安井食品各方面表現都不錯,比三全食品更像速凍食品“一哥”,但暫時的領先不代表贏在最後。

伴隨安井食品股價一路高歌猛進,公司股東及高管選擇了逢高減持,更有甚者出現了違規減持

銳眼哥統計發現,進入2020年以來,安井食品釋出的減持相關公告多達10份,尤其進入下半年以來,公司股東及高管開始扎堆減持,累計套現超過10億元

12月9日盤後,安井食品收到上交所下發的《紀律處分決定書》,公司高管黃建聯、黃清松因違規減持,被上交所通報批評。今年7月,這兩位高管收到廈門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

而這並非安井食品年內首次出現高管違規減持的現象。今年2月,安井食品董事長劉鳴鳴因在年報視窗期內違規賣出公司股票,被廈門證監局約談。

安井食品賺錢能力不差,但公司高管忙著扎堆減持,甚至違規減持,對外釋放出利空訊號。目前,安井食品動態市盈率高達90.62倍,估值泡沫越來越大,其中風險不得不防。

不過,安井食品也沒忘記投資擴產。11月20日,安井食品公告稱,公司擬以6億元投資建設廈門三廠及總部大樓建設專案。

廈門是安井食品的大本營,該專案基於公司“銷地產”戰略佈局,有利於提升公司產品在東南市場的佔有率,節省物流費用,提高公司規模效應和市場反應速度。

在安井食品大舉擴張期間,三全食品也沒閒著,而是將業務佈局瞄準鮮食市場,公司獲得了7-ELEVEN便利店業務在河南的獨家特許經營權

今年10月23日,河南首家7-ELEVEN便利店營業,首日銷售額超過65萬元,店中所售的便當、調理面、飯糰、壽司、三明治等鮮食均由三全食品供應。

三全食品表示,7-Eleven經營體系非常健全,可以從門店開發、門店運營、商品管理、鮮食研發及物流配送等方面與公司相互協同,雙方也將不斷深化在全國供應鏈的合作。

此外,三全食品還與盒馬鮮生、蘇寧小店、巴奴等生鮮電商建立了合作關係,透過渠道持續下沉,三全食品不斷鞏固自身護城河,為公司業績保駕護航。

從當前速凍食品行業的競爭格局來看,三全食品與安井食品未來必有一戰。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誰能在相同的時間內積聚更多的力量,未來便多了一份勝出的把握。

展望未來,誰能拔得頭籌,恐怕還要打個問號。最後問一句:三全食品與安井食品,你更看好誰呢?

8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張燕玲:“雙迴圈”要良性互動,推動產業鏈升級與金融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