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歲末年終的季節,正是將回憶收錄,畫未來藍圖的季節。

每到最後一個月,各種年終總結、述職、測評、反思、覆盤、展望等都會接踵而至,就像新種一片莊稼之前,要把上一輪的收割、翻地、除茬、鬆土再平整之後,才能播種新的希望。

搞經濟、做投資、“錢生錢”,也是如此。

對很多人而言,金融和投資的江湖,不僅僅是資本的較量,更是人與人之間認知、智慧、思維方式的較量。今天要介紹六大金融思維中的三種底層思維,是成功投資家的思維基石,也是普通人脫穎而出的必修課。

一起來圍觀吧~

預期思維:關於想象、機率、信念與判斷

要理解預期思維,首先就要理解,到底什麼是預期?

顧名思義,“預”就是未來,未來總是充滿不確定性。而“期”指的就是判斷和估計,關於未來情況的估計和判斷就是“預期”。

照應到投資生活中,可以理解成:一個資產的價格是否會上漲,取決於大家對這個資產的預期。

預期思維是金融最重要的底層思維,也是金融市場的底層邏輯。資金能夠在社會上實現流動,其本質就是融通的雙方關於未來形成了某種共同的預期。

預期越樂觀,資金流動的規模就越大,速度就越快,資金市場就越發達。反之,預期越悲觀,資金流動的規模就萎縮,速度就下降,資金市場就崩塌。

世界上強大的國家、市場、企業主體等,最終比拼的都是經濟實力,而經濟實力的最終支撐,還是落腳在資金上,而資金資源的撬動,必須先要讓市場相信你的未來和價值,你才能獲得別人更多的幫助和支援。

將預期思維運用到生活中,就是努力做到:以未來的想象和預判,塑造你今天的樣子。眼光要放長遠,要活在未來,按照未來的標準行事,用行動慢慢改變現狀,別被暫時的眼前利益所迷惑。

複利思維:自帶加速度的成長效應

愛因斯坦說:“複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蹟。”

只有勤快的錢,能讓源源不斷的財富流進你的口袋,並聚沙成塔,終使你富可敵國。而這,正是複利的力量。

複利思維,本質是做事情A會導致結果B,而結果B又會反過來加強A,如履不斷迴圈。正如一張紙的對摺,每一次都把之前的結果翻倍!最終的高度將會不可想象。

實際上,複利思維,是一種關注長期和增長的加速度思維。隨著時間的推移,複利導致的絕對增長就會呈現出加速的趨勢。當時間足夠長,即便很少的資金,也會經過不斷重複的利滾利,累積成一筆很大的資金。

比如,北大的香帥老師,曾舉過一個例子:1626年的24美元,如果按照年化9%的投資收益持續複利計算,那麼374年之後,這就會變成2368萬億,相當於2000多個微軟公司,100多個美國的財富。

複利計算示意圖

在投資界,股神巴菲特就深諳複利的力量,並真正踐行了複利思維。這位極度聰明的老頭,其一生當中99%的財富都是他50歲之後才獲得的。他曾說:“人生就像滾雪球,關鍵是要找到足夠深的雪和足夠長的坡!”

他曾在2006年《致股東信》中,舉了一個例子:

從1900年的1月1日到1999年的12月31日,道瓊斯指數從65.73漲到了11497.12點,增長了176倍,是不是非常可觀?但它的年複合增長率僅為5.3%,這意味著你有1萬塊錢每年才增加530元。

不用巴菲特,每個普通人都能做到這個增長,但這個世界只有一個巴菲特,因為只有他能夠持續數十年的堅持。

複利思維告訴我我們:現在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對未來造成影響,只要堅持做正確的事,人生就會越來越好。當時間足夠長,成長和積累突破閾值後,將會進入加速程序,實現爆發式增長。

風險思維:守住底線、大膽突破

在投資世界裡,有一個詞:最大回撤,即控制最大回撤,意在控制風險的下限。

在對抗風險的過程中,我們並不是要消除向上的波動,而是希望下行的那個底部能夠被控制住。

風險思維的本質是一種底線思維,因為決定投資結果的不是贏,而是輸,輸得少的,能夠熬過最難時刻,活得久的才是贏家。

就像2020年3月底,面對當時全球疫情蔓延,金融市場大幅震盪,國際油價下挫,美股暴跌四次熔斷,美元深陷流動性危機等諸多困境,很多人被嚇得驚慌失措,盲目割肉,不計損失的逃跑……

而事後的幾個月內,投資市場否極泰來,A股、美股、黃金等,都有過一波可觀的上漲,而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好的投資者,也是風險思維的踐行者。

另外,風險思維還是一種突破思維。絕大部分普通人是“不確定性(風險)”的接受者,理所當然地將“現在的不確定性”當做一個靜態的概念,但實際上,人類面臨的“不確定性(風險)”是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你如果不能突破“當下”,就無法去接觸未來。

總而言之,風險思維是一種二元對立的思維,一方面要守住安全下線,一方面要大膽突破當下框架的約束,具有這種思維模式的人通常都更容易成功。

結語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選擇或行動,都是其認知水平、思維能力的理解、判斷和運用的投射,進而造就了人與人之間不同的現實生活境遇水平。

就像同在投資市場,面對同一個事件或同一種現象,每個人看到的風險和機會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對同一投資機會的認知也分不同的維度,而不同維度的認知意味著各自完全不同的勝率選擇,並最終獲取不同的結果。

那些只會單一配置股票或某種基金的人們,如果他們的認知和思維裡,壓根不知道黃金是資產組合必備的穩定器,那他們只能錯失黃金在亂世中的收益和功能。

馬雲曾說:“任何一次機會的到來,都必將經歷四個階段: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

埃隆·馬斯克,現任SpaceX公司的CEO兼CTO、特斯拉公司CEO、太陽城公司董事會主席

特斯拉和SpaceX的CEO馬斯克,被比爾蓋茨稱為“第二個喬布斯”,他也說了一句:“我現在不跟人爭論了,如果有人告訴我說,2+2=10,我會說你是對的。”

誠如是。

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境遇是好是壞,是高是低,除去那些客觀的不可改變的因素外,最為關鍵、最為重要、最為本質的,就是個人的認知和思維能力。

限於篇幅原因,今天只簡述六種金融思維中的三種,剩下的貼現思維、槓桿思維、信用思維,敬聽下回分解!

本文參考資料:《金錢永不眠——資本世界的暗流湧動和金融邏輯》,《香帥的北大金融學課》,《錢從哪裡來?》。

17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IPO收割機"!你以為雷軍只賣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