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無疑是一個奇葩之年,用財經和稅務指標來看,諸如:M1增速為零、GDP增長為負、CPI攀高、增值稅徵收率1%、財政增長-3.7%等,不斷地刷亮眼球,大開眼界。為了防控財經、金融風險,許多方面久而未決的法規,在2020紛紛釋出,涉及:市場反壟斷、數字貨幣試點、金三和金四工程、IPO退市等。
許多人認為,2020已是經濟探底之行,儘管還存爭議,可2021成為監管之年,卻是毫無爭議的。從經濟規律和風險管理分析,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止亂講法,規範經營,“偏錢”越來越難賺了,“髒錢”更不能摸。監管之下,個人與企業行為納入公平管理,讓所有市場競爭恢復秩序,讓技術交流回歸正軌,突出人才之重。
隨著數字化、智慧化的企業轉型打造,加速落後人員的職業淘汰,單一技能和不能成長的,已無工作可言。日子混到現在,的確到了不彷徨得有才的時候了,數落自己,幾樣領先?一無是處,彷徨變成焦慮。這時,如慾望不能下調,不說幸不幸福,吃不吃飽都未知,反思已是太遲。
過去,我們用“二八法則”去要求自己成長,成為20%的精英分子,10多年後,這20%的人長成什麼樣了?先看看世界的財富分佈,早已顛覆了“二八法則”,根據瑞士信貸研究所釋出的2019年全球財富報告中指出:頂部全球0.9%的人口擁有全球43.9%的財富,最底部56.6%的人口擁有全球1.8%的財富,頭部10.7%的人群掌握著全球82.8%的財富。
刺破教育,穿透證書,把脈財會行業20%的精英分子,來一場職業比賽重測一遍,你會發現這比例不及10%。意思是,可能只有5%甚至更少的人,真正掌握財經法規知識,並運用到實踐中去成為高階人才。絕大部分已被淘汰,無法沾邊技術產出,命運鎖定在混潛規則,混日子是便飯,難有大餐。
民以食為天,天天大餐的吃貨在民間,不拘一格,海量覓食,消化良好。那些自吹很牛的牛蛙,聲量再大,體形再大,也只生在井底,他們逃不過廚子的生剝,躲不過吃貨的品嚐。很多人講,“食在廣州”是一門絕活,講究烹飪方法和食材,新不新鮮,會不會做,並不在吹。
飲食業在廣州是最先復甦的,因為有茶樓文化,因為有一堆點心大師,因為有一群忠實粉絲,撐出一片天空。當然,也有做不起來的店面,扛不下去的品牌,並不是食材不行,並不是出品不行,是經營管理不行。2021監管之年的到來,祝各位胃口大開,安全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