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比薩 棘輪
在傳銷幣、模式幣之外,幣圈的資金盤還有哪些玩法?
一個答案,是“雲算力”。
將礦機、礦場運營的成本以算力形式打包出售,供投資者認購,是雲算力最原始的模式。然而,以幣本位計算,雲算力很難賺錢,甚至不能回本。資金盤操盤手卻打著雲算力的幌子,做出了高額回報的“承諾”。
劣幣驅逐良幣,在幣圈,雲算力已經成為了資金盤的重災區。
現在,一群P2P大佬的加入,又讓雲算力騙局再次升級。
01 資金盤
2019年,幣圈資金盤專案層出不窮。盤圈大佬、資金大舉殺入幣圈,錢包、交易所、專案方紛紛嫁接資金盤模式,無數投資者深受其害。
與此同時,比特幣價格的復甦,也讓資本再度湧入挖礦領域。資金盤也盯上了挖礦這塊大蛋糕。
蹭“雲算力”熱點,便是他們的突破口。
雲算力是什麼?在礦圈,礦場主、礦工們買入一批礦機,安裝上架;投資者可以認購這些礦機的算力,獲得礦機在認購期間的挖礦收益。這便是雲算力。
而打著雲算力旗號的資金盤,往往沒有真實的實體礦機作為支撐——這是不折不扣的騙局。
近期,最知名的雲算力資金盤,莫過於“位元礦場”。
位元礦場宣稱,投資者不需要購買實體礦機,不需要計算比特幣價格變化,只需要認購“虛擬礦機”,就可以獲得固定收益。
在位元礦場APP上,大多數虛擬礦機的回本週期都非常短,利潤卻非常高。
以位元礦場APP上的“核心礦工-ETH礦機”為例,一臺礦機的執行週期僅為4天,收益為10066元。
回報如此之高,門檻卻十分之低——只需手機號、驗證碼即可註冊。
“註冊完位元礦場APP後,新使用者就可以購買體驗礦機。”李勇表示,“第一次我只投資了49元,第二天就收到了80元,還真能提現。”
被小利誘惑,李勇放下了戒心。第二次投資,他就購買了賬面收益最高的一款礦機——售價2萬,執行週期僅1天,收益2.4萬,日收益率高達20%。
李勇因此淨賺4000元,然而,在一次次復投之後,位元礦場以跑路收場,他最終血本無歸。
值得一提的是,位元礦場還加入了推廣佣金模式,以吸引投資者。
位元礦場推廣制度共分為7級,使用者邀請的人越多,佣金越多。此外,平臺還宣稱,佣金可以直接提現。
然而,10月12日,有位元礦場投資者發現,APP上的資金已無法提現,位元礦場疑似跑路。
位元礦場官方給出的理由,是當前提現人數過多,系統正升級大額提現通道,當晚8點半前便可恢復提現。
最終,投資者等到的,是位元礦場APP的下架。
諷刺的是,為了收割更多的投資者,位元礦場在跑路的前一天,還推出了“24小時福利活動”:礦機全部24小時制,投入3000元可得3836元,投入8000元可得10668元,投入18000可得25004元。
在位元礦場貼吧,有投資者發帖稱,他剛把從網貸借出來的3萬元投進去,沒想到,平臺第二天就跑路了。
有受害者統計,位元礦場的受害者有近萬人,涉及金額上億。
很快,有受害者發現,位元礦場跑路之後,同一操盤手又迅速建立了新盤——“AMA深藍引擎”。
這個盤子的玩法與位元礦場類似,使用者需要先購買一種名為AMA的數字貨幣,再用它購買礦機。
“操盤手甚至連簡訊通道都沒換,註冊AMA和位元礦場的驗證碼,都是由同一個號碼傳送的。”李勇表示。
事實上,除了已經跑路的位元礦場,現在仍有多個類似的雲算力騙局尚在運轉中。吉位元推出的共享租賃挖礦便是其中之一。
吉位元官方資料顯示,它是一家專業的挖礦公司,在吉爾吉斯斯坦擁有10個礦場,在四川擁有2個礦場,註冊會員2萬人。
然而,它的共享租賃挖礦模式,卻流露出濃濃的傳銷氣息。
儘管自稱是共享挖礦專案,但吉位元的收益卻是固定的:每月8%-14%,與幣價、挖礦難度完全無關。
除此之外,這一平臺也引入了動態收益:礦工可以拉人入夥,獲得下線收益的10%-100%。
顯然,吉位元經營的並非雲算力挖礦,而是赤裸裸的資金盤。
02 虧本買賣
在幣圈,一些打著雲算力旗號的資金盤,其實根本沒有用於挖礦的實體礦機。對於這些專案,投資者自然唯恐避之不及。
然而,即便是真正經營挖礦業務的雲算力平臺,仍然很難為投資者帶來收益。這也是雲算力行業的最大痛點。
今年年初,一個名為位元小鹿的雲算力平臺橫空出世。很快,外界就發現,這一平臺與位元大陸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背靠全球最大的礦機企業,位元小鹿雲算力產品的真實性有一定保證。然而,它能給投資者帶來多少收益,卻是一個謎。
以位元小鹿上門檻最低的BTC/BCH雲算力產品為例,這款產品算力為50 TH/s,期限為360天 ,售價為1531.5美元。此外,投資者每天還需另付電費4.85美元。
而位元大陸的主力礦機S17 Pro的典型算力,同樣是50 TH/s,其功耗為1975W,售價則為20000元人民幣。
這意味著,礦工在位元小鹿上購買360天的50 TH/s雲算力合約,可以被近似視作是認購了一臺S17 Pro礦機一年的收益。
那麼,S17 Pro礦機一年的收益,究竟有多少?
如果按照BTC.com挖礦收益計算器的預設引數,即比特幣每14天提升2%挖礦難度,且電費為0.3元每度計算,S17 Pro礦機將會在2021年2月出現虧損,即每日收益小於電費成本。
實際上,在2021年2月之前,S17 Pro產出的總利潤僅有8100元,遠不能回本。而S17 Pro礦機自即日起開始挖礦一年的利潤,則是7900元,遠遠無法覆蓋雲算力的算力及電費成本。
當然,這一切計算的前提,是比特幣長期保持在8000美元的價格不變。
同理,以幣本位計,雲算力投資者同樣難以回本。
他表示,在幣圈,挖礦是一項“實體產業”,建礦場、交電費,僱工人,都是以法幣結算,儘管礦機價格會隨幣價波動,但礦工的挖礦週期長,受到礦機價格波動的影響也較小。
但云算力則不然。雲算力平臺大多以金融合約的模式運作,算力價格隨著幣價波動而大幅波動。此外,投資人購買雲算力產品時,大多也必須使用數字貨幣支付。而投資者的收益,也是數字貨幣。
“所以,就算有的雲算力投資者賺了錢,也是以法幣本位賺的。如果按照幣本位,他們大概率還是賠的。”吳迪說,“如果只有幣漲了才能賺錢,他們(雲算力投資者)為什麼不直接去炒幣呢?”
在礦圈,另一個圈外鮮有人知的事實是,礦工在退出礦圈時,手中的礦機殘值,仍然是一個不容小覷的數字。
“現在的7nm礦機還處於產能爬坡期,保值能力還很強。”吳迪說,“花1萬多買S17 Pro一年的算力,很可能還不如花2萬買一臺機器,挖一年再賣掉。”
然而,大多數雲算力投資者,都是資金有限的散戶,往往達不到礦機託管的門檻。對於他們而言,雲算力成為了進入挖礦行業的唯一方式。儘管這條路,可能根本走不通。
03 不同騙局
雲算力挖礦,緣何成為幣圈騙局橫生的重災區?
在產品模式上,雲算力需要投資者先出錢,後賺錢,本身便很容易被包裝成資金盤、龐氏騙局。
比特幣數次暴漲帶來的財富效應,讓許多散戶對挖礦躍躍欲試。但實體挖礦門檻高,正規雲算力平臺收益低,許多人這才選擇了打著雲算力旗號的資金盤。
在他們看來,雲算力的邏輯與一些P2P騙局類似——平臺靠雲算力的幌子吸納資金,再把資金慢慢還給投資者。
當然,只要平臺賺夠了,隨時都可以跑路。
但同樣是以雲算力為幌子經營資金盤,傳統盤圈與P2P圈從業者的邏輯,完全不同。
盤圈的邏輯,是靠高額收益,特別是拉下線等動態收益,迅速吸引投資人加入。這類模式給出的收益遠甚於正常挖礦,常常宣稱1-3個月回本。
而P2P圈的邏輯,則是將專案包裝成常規的雲算力專案。他們給出的收益與正規雲算力平臺無異,也不追求快速獲客。
這些平臺往往會在官網上放出許多礦場照片,並宣稱允許投資者實地考察。但事實上,考察是自費,很少有人會真的親赴現場。
因為投資者無力識別,相比赤裸裸的資金盤騙局,這些“細水長流”、擇機跑路的假平臺,往往更加可怕。
“鑑別一家雲算力平臺是否靠譜,最重要的是看它支不支援自定義礦池。”吳迪說,“如果連自定義礦池都不支援,投資人的錢可能根本沒有被用於挖礦。”
但他仍然不建議礦工投資雲算力。
“最近幣價不景氣,許多礦場主機位都空著,也開始接收只有三五臺礦機的小礦工了。現在入場挖礦,門檻並不高。”他說。
在魚龍混雜、真假難辨的雲算力行業,真實可靠的平臺往往賺不到錢,而打著雲算力旗號的資金盤,卻在大肆收割。
相較於傳銷幣、模式幣,運營一個雲算力資金盤十分簡單粗暴。一個網站、一個APP,再配合幾張礦場和礦機照片,就可輕鬆收割上億資金。
“礦圈水深,而云算力的水更深。”一位資深礦工表示。
*文中受訪者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