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關鍵詞:泡泡瑪特 獨特基因

全文約7400字。

本文是一個回顧,講述我在和王寧及泡泡瑪特多年的交往中,印象最深的六七個故事……我有意不在泡泡瑪特上市那幾天發出,覺得沒必要去趕趟蹭流量,今天是上市的第六天,大部分喧囂都已過去,圍觀者漸散,有心者可以看看。

上週泡泡瑪特IPO,衝破千億港元的市值引發了巨大的關注,也造成不少爭議,其實都很正常,對王寧和泡泡瑪特來說,專心做好自己的事、不斷為中國的IP大產業創造新的價值,就是功在千秋。

正如某文章所說,泡泡瑪特是一個非典型的、和大部分商業成功案例不一樣的商業故事,而泡泡瑪特的獨特基因,就藏在這些早期的努力、和創始人的執著與定念之中……

01

初識

7年前,我因為自己的IP專案尋找融資,見到了投資人麥剛,麥剛並沒有看上我的IP專案,當時說了一句我不太明白話:“你的專案不夠利他。”然後,麥剛很熱心的提起,他剛剛投資了一個年輕團隊,既懂藝術又懂銷售,推薦我和他們認識,覺得可以互相幫助。

麥剛的確看好泡泡瑪特,

對他來說也是非常罕有的事。

在麥剛的撮合下,我見到了非常年輕的王寧及其團隊,那時他們才六七個人,都非常年輕,沒有一個有大背景大資歷。我然後發現,早在幾個月前,王寧就給我打過電話想談IP合作,但因為那時我每天都會接到各種合作電話,又從未聽說過他們,沒搭理。

我和王寧一見如故,有些相見恨晚,興許是彼此都有一種野氣吧,王寧並沒有在大公司呆過,這和我出身廣告卻沒有在4A公司呆過很相似,而且王寧讀書時念的是廣告系,所以我和他很聊得來。

王寧和我第一次見面,就聊起了他在大學賣光碟,這是他的得意之作,應該也是他人生第一次的商業成功,在我們認識的多年裡,這個故事他至少還提起過三次。

我發現,他後來做的所有商業的事,基本邏輯和賣光碟是一樣的:能敏銳捕捉到人們的情感所向,然後這種情感,轉化為有創造性的商品,再賣給這些想留住情感的人。

去年我曾對他說,懂藝術和喜歡藝術的人我見過很多,而你是我見過的懂藝術的人當中最會賣貨的人,懂藝術的人容易自嗨,而你更懂得讓別人嗨起來。

最近有一張截圖在網上傳得很廣,說很多投資人都沒看上早期的王寧,覺得他“學歷平平,沒正經上過班,說起話來表情平靜,沒感染力也團隊也沒精英”,直到泡泡瑪特上市,投資人才態度大逆轉。

其實這一點真有偏頗,據我自己7年前和一些投資人聊天,其實只要見過的,基本上都挺看好王寧的,他們沒看上的是泡泡瑪特的商業模式。

順便說一句,王寧其實很健談,不是現在流傳所說的“話不多”,最近他在香港IPO時穿著正裝一本正經的樣子,不是他的本來面目,日常生活中的他,始終是一種樂觀和俏皮的狀態,無論多麼困難時都是。

但的確,王寧和他的初始團隊沒有任何背景,也沒有任何高資歷,就是一群熱情的年輕人想幹事,我記得,當時他帶我去看在北京太陽宮的泡泡瑪特小店,裡面擺滿了各種非常有趣的、讓人愛不釋手的潮流產品,很多都是其他地方見不到的,從一開始,他們就是很出色的潮品買手,對潮流文化很有判斷力。

我們當時很快談成了合作,在泡泡瑪特賣我這邊的IP產品,包括手機殼、毛絨公仔、以及後來的拉桿箱。這也就是當年泡泡瑪特的商業模式:潮品超市,參照的物件包括國外的LOG-ON,國內可見的屈臣氏。

早期沒有ALL IN盲盒的泡泡瑪特

潮流超市,擺滿各種有趣的東西

這是早期泡泡瑪特的內景

我的IP產品也在其中

02

困境

這一章節的標題,我原本想用“困擾”,但想想還是用“困境”,因為當時泡泡瑪特雖然頗為受困,但王寧其實一直沒有什麼內心的困擾,他一直相信自己做的事是對的。

現在的人可能很難理解,在6、7年前,線下零售和文化IP是極其不受投資方待見的,當時電商+豪華團隊+燒錢殺價搶流量搶市場,是絕對的主流,各種投資基金似乎完全只看、只談、只投電商或平臺專案,而對線下零售和有文化價值的IP不屑一顧。投資者當時不斷給創業者的觀點是:一定要做剛需的產品,同時線下零售是要被電商淘汰的,而文化IP產品因為不滿足消費者的剛需,是做不大的。

當時的很多投資人都在勸創業者拋棄過去的價值觀念和銷售做法,我記得當時一個投資人對我說:“你要想成功,就要把過去相信的一切全部扔掉,包括做文化。”而說這些話的人,往往都是受過高等文化教育、有良好文化素質的名校高材生,他們似乎以否定自己的過去、再否定別人的過去為理所當然。

面對這樣的時代大潮,很少人能夠保持獨立的信念,絕大多數人面對VC們的說法,要麼是徹底轉變和膜拜,要麼是內心不滿卻無所適從,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些立場搖擺的人或投機電商的人,基本上都沒有做成的。

王寧確實不是這樣,他對自己的零售模式非常堅定,雖然當時泡泡瑪特也融資困難,尤其很多大VC本來說投,拖了幾個月最後又不投,給他們的發展原因造成不少困難,據說,他們主要就是覺得泡泡瑪特的業務沒有足夠大錢途,因為一是線下零售,二是產品非剛需。

那段時間王寧對VC特別生氣,他幾次和我說:“很多VC其實不懂商業的本質,提的建議都是歪門邪道,是胡來。”王寧始終有一種定念,相信不可能只有電商有價值,而線下零售就沒有價值,他也認為很多投資的對剛需的理解是錯的。

多年以後,就在去年,我和王寧提起他當年對電商的不屑時,他略略愣了一下,然後說到:“其實我們現在已經在做電商,而且在天貓京東都是排第一,因為我們,平臺專門開闢了潮玩這個品類。”

實際上,王寧反對的不是電商,而是按大平臺電商規則的玩法,因為按照那種玩法,尤其在四五年前,滿足情感軟需求的新產品和新品牌很難出頭。泡泡瑪特追求的,是不依賴於大平臺的、自己能茁壯長大的模式,而線下零售能夠直面消費者,讓消費者自由選擇,最終,當做得足夠大時,電商反而會向新的標準靠攏,自然就能轉向電商並且做起來。

03

ALL IN盲盒

大約在5、6年前,王寧開始經常和我侃侃而談Sonny Angel,但是,對這個經常光著身子的女娃娃在女生中引起的狂熱,我當時真的是很不理解。

作為一個出身營銷傳播的人,我非常不理解的是,一個不做任何內容,也不做任何主動營銷和主動傳播的IP是怎麼成功的?!Sonny Angel既沒有社交帳號,也不釋出新聞,也不開新品釋出會,卻在網上有大量的主動傳播和分享。我問王寧,那她是怎麼傳播開的呢?王寧說就是一有新品,買家就主動奔走相告啊,然後又總是買不全,於是玩家和玩家之間就自發交換了。

我後來才明白,年輕人形成了自己的、故意避開中老年人的小生態,這個小生態需要社交元素,或者說社交貨幣,而且,年輕人會故意找一些非主流、中老年人不知道的、讓人喜愛的東西來擔任社交貨幣的角色,而這正是盲盒和小眾IP在早期能崛起的關鍵。

然後,王寧決定ALL IN潮玩盲盒,但由於Sonny Angel的日本公司無法給到獨家經營權,他必須找到新的IP。

最早期的MOLLY,一個撅嘴的小藝術家

香港藝術家王信明創作

當時沒人想到她能有巨大的價值

我最初見到Molly這個IP,是遠在認識王寧之前,在一個喜歡收集潮玩的男玩家那裡見到的,他說這個撅著嘴的女孩子公仔是一個香港設計師設計的,是一個比現在的公仔大很多倍的藝術家作品,要賣好幾千元,而且產量極少。

早期的潮玩市場,只有少數人在玩,大眾媒體毫無關注,我還特意參加過一些潮玩玩家的聚會,來了十幾個人,只有一個是女生。

然後,王寧獲得了Molly,畢奇和拉布布,ALL IN盲盒的戰略也得到了關鍵的幾個IP引擎,餘下的事情,就是去攻城掠地,成功將潮玩人群的主力,從少數男性玩家變成了大眾化女性玩家。

王寧和我講過一個故事:上世紀6、70年代,日本推出了一款新的球鞋,現在叫鬼冢虎,當時有一個美國的經銷商,特別喜歡這款球鞋,主動去到日本求代理權,然後用一己之力,在美國將這款鞋熱賣起來,但日本人後來卻不想將這款鞋的獨家美國經營權給他,這個美國人只得自起爐灶,研發出了完全屬於自己的新潮球鞋品牌,獲得了更大的成功,這個球鞋品牌就是NIKE。

王寧在說NIKE誕生的故事時,兩眼明顯閃耀著光芒,顯然,他覺得自己就是在走NIKE當年的路。我後來細想過,其實NIKE和泡泡瑪特,雖然一個是產品品牌,一個是零售品牌,但產品模式真的非常相近,比如,NIKE和各種體育明星合作,推出不同名字系列產品的模式,與泡泡瑪特和各種IP藝術形象合作,推出不同潮玩特輯的模式是一樣的。

我見過很多中國做產品品牌的人,雖然表面上口頭上會說要學習NIKE,但實際上內心並不真的覺得自己能做成,所以在實際操作上,還是會走低價、傾銷來搶走市場。而王寧的確是真正理解和相信文化價值和情感力量的人,也真的想做成一個不靠低價、不靠降價,靠IP和文化藝術來成功的品牌。

很多人都對Molly的盲盒為何如此成功感到不可理喻,其實我也是,為此特意進行了一番研究,下面說說三個非常重要的產品系列:

這是Molly星座系列,最早期的Molly盲盒系列之一,也是最早形成爆款的系列之一,星座本來就是女生最熱衷的話題,星座是天然的社交貨幣,與Molly IP的結合,能在盲盒的初期極大激發女生們的熱情,非常容易吸引她們對12星座進行全套收藏。

這是Molly花童系列,也是在二手市場上被炒賣的最高的潮玩之一,花童的背後,滿足了女生對婚禮的期待和夢想,又不是那麼直接成為新娘,形成某種旁觀感和窺視感,有如腐女對耽美的旁觀。而我還有一點看法是,新娘角色,這是對芭比娃娃和迪士尼公主系列的一種學習和再創造,而命名為花童,能讓Molly潮玩佔據一個還沒有被大品牌心理佔有的空位。

這是Molly西遊系列,也是Molly和中國傳統大IP文化的第一次深度結合,設計得也非常驚豔,我覺得這是Molly盲盒的一次重要出圈,讓很多男生、以及外圍文化愛好者也關注到了盲盒文化。

現在網上很多不懂盲盒的人,以為其背後是賭性,其實,盲盒和賭博不是同一種心理造成的,盲盒背後的心理快感,來自於收集、交換和炫耀,這的確是一種多巴胺效應,但和賭博心理是兩回事,盲盒和賭博的唯一共同之處是不確定性,但人性對不確定性的偏好有很多表現,包括去陌生的地方旅行,追逐不確定的愛情等等,這些都和賭博無關,和買盲盒更接近。

盲盒成功的另一大心理驅動力是童真,一種返歸童年的渴望,和童年收集各種洋娃娃、收集水滸傳108將的卡牌的心理是一樣的。這也是為什麼最受歡迎的盲盒IP,會是MOLLY、PUCKY、LABUBU這些,因為都和童真感覺緊密相關。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裝載童年的小角落,而潮玩公仔就是開啟這個小角落的鑰匙,而盲盒的不確定性、交換性、分享炫耀性,能更加驅動童心的開啟,增加童年的嬉戲感。

的確,有少數人買盲盒是為了炒高轉賣,但其道理更接近藝術品市場而不是賭場,沒有絕大多數玩家純粹的喜愛參與,炒高價是無法成立的。

那些指責潮玩盲盒靠賭性的人,往往是自己不買盲盒的人,因為不肯開啟童心,所以無法理解其樂趣的真諦,他們已經忘記了自己小時候收集水滸108將的初心,只能憑自己對賭博的渴求去理解。其實試問一下,能讓那些沉迷的賭徒,透過買盲盒來戒賭嗎?

04

潮玩展與MBA

2017年9月8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泡泡瑪特在這裡舉辦了第一屆“國際潮流玩具展”,這是一件極具里程碑的大事。

開幕前,王寧給我送了幾張票,同時非常鄭重地對我說,一定要到現場來看看,言語中透露出少見的不掩飾的喜悅和自豪。

說實話,我到現場真的被鎮住:一大群少男少女在門口排著數百人的隊伍,我只能靠關係、以工作人員身份才直接進入,然後,場館之大,氣氛之熱烈、參展的藝術家之多,都完全出乎了我的預料,大多數展位前都排著長長的人群,很多人都專程從各地趕來。

第一屆BFS潮玩展外的排隊人群

我和MOLLY主創者的合影

這種場面和氛圍,我之前只在china joy展能看到,而china joy是遊戲展,我當時才第一次意識到,潮流玩具有可能在中國成為像遊戲一樣的巨大產業。

王寧後來對我說,他覺得,泡泡瑪特團隊真的是憑一己之力,將潮玩從小眾變成了大眾化消費,尤其在早期。從尋找IP、生產、設計,到渠道、推廣、線上社群、潮玩展,整個潮玩的大生態,就這樣在幾年間建立了起來,而所有的大電商平臺,也都為此開闢了專門的品類類目。

這種赤手空拳建立一個世界的感覺,真的是非常酷炫。

之後,王寧和我說他去北大讀MBA,我說很想去蹭課,因為正如許多人一樣,能在北京大學上課是一個人生的願望。

於是,我就跟著他在北大光華蹭了兩天課,然後在北大拍了幾張照片,滿足了人生小夢想後就撤了。

我以為王寧也就是去上上課、給自己的文憑鍍個金而已,但是幾年後,他告訴我,已經把很多和他一同上課的同學都挖到泡泡瑪特公司了,解決了高管團隊的問題

順便再說一個江湖魔咒,就是望京,尤其是望京SOHO的風水不好,而泡泡瑪特快速成長的關鍵期,就是在望京SOHO完成的。

當然他們還是遭遇過一件倒黴的事:王寧曾經因為覺得便宜,搬入了一個朋友在融資後財大氣粗租下的整層望京SOHO辦公室,結果這個朋友由於融資燒光錢造成的巨大窟窿,殃及了辦公室要提前解約,害得泡泡瑪特也被趕出,一度流離失所,尋找新地。由此,我對望京SOHO的風水結論是,確實會出些事,但只要你做得事足夠好就能克服。

05

對IP的理解

對於IP,王寧和我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並且時不時會爭論。

對於內容與IP的關係,王寧認為故事內容不一定重要,至少在潮玩領域。

他有一個“接觸頻率”的觀點,就是在現在的媒體時間大量碎片化後,年輕人不一定有那麼完整的時間,去認知和接受一個新的、有宏大世界觀的IP,因為這非常需要時間,而且還需要非常完整的接收才行。“也許有一個故事IP,它的故事確實很好,但問題是,大部分人只能接觸到這個IP故事一兩次,不足以形成足夠強的印象,而過去的那種可以慢慢長時間接受一個IP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所以,能不斷頻密和消費者形成接觸點,就往往比故事更為重要,而且這種接觸也不一定需要故事。

我其實不是完全認同王寧的IP觀點,在我看來,泡泡瑪特之所以覺得小IP更好,歸根結底是因為泡泡瑪特有強大的渠道能力將IP放大,而且潮玩盲盒本身就是一個從小眾到大眾的發展過程,所以在早期,小IP的能量、特質確實是正好能匹配。

而對於故事內容,其實潮玩IP其實也有內容,各種豐富的Cosplay換裝本身就是豐富的IP內容,這充分彌補了這些IP沒有故事的短板。而且,仍然是有故事的,就是買家自己的生活故事和潮玩之間的結合,形成了人-物之間的故事,這種內容模型已經在芭比娃娃和Hello Kitty上跑通的了。

對於IP的衍生髮展,王寧覺得最重要是剋制,不要急於給一個好IP做過多的衍生,要非常剋制來發展,這一點和很多IP的做法非常不一樣。

比如Molly,泡泡瑪特雖然是全控,但多年來一直做的就只是潮玩,不斷進行精心研發潮玩產品。而除此之外的一些授權合作,更多是與一線或頂級品牌的聯名,以擴大影響力和提升文化價值為主,而不是在擴充套件產品。

不過,隨著泡泡瑪特的發展,最明顯的改變是,除了完全自營的IP,外界合作IP基本上都是大IP,甚至頂級IP,比如迪士尼、小黃人、火影,以及最近剛剛推出的周同學(周杰倫)。最近泡泡瑪特也參與投資了追光版的《哪吒重生》,併成立了影業公司,向內容領域有進一步的拓展。

我收藏的MOLLY-巴斯光年大型紀念版

我去年問王寧,泡泡瑪特最終會成為什麼,王寧回答說,以迪士尼為對標,他補充了一句,很多人會不相信,憑什麼一個賣潮流玩具的能成為迪士尼這樣的公司,但他對迪士尼的理解和別人不一樣,也相信是有可能的。

06

上市之前

隨著潮玩盲盒市場的快速成長,原本對這種模式不屑一顧的資本市場開始密切關注,到了去年,一個我曾在本文開頭說過,認為“你要想成功,就要把過去相信的一切全部扔掉,包括做文化”、曾經只相信流量和剛需的投資者,開始轉而尋找潮玩專案投資,並認為只有懂文化的人才能做得好。

當然也有堅持看法不改的,比如一位投資者對我說,他認為泡泡瑪特的模式很難下沉,進入三四線市場,還有一位投資人對我坦言,對泡泡瑪特是一直沒看懂。

關於下沉市場,我個人覺得,至少不應該為了迎合三四線市場而刻意為之,因為,我認為泡泡瑪特真正要做的,是成為引領潮流的超級品牌。

中國從來不缺乏迎合的品牌,但就是太缺少超級品牌了。真正的超級品牌是要像NIKE、樂高一樣的,有自己的文化主張和信念,有自己的價值溢價的,到了今天,中國也該出現這樣的品牌和平臺了。所以,是否下沉並不是最急迫的事,泡泡瑪特要做的應該是強化文化潮流的引領力,然後以引領潮流的姿態自然下沉就可以了,成為潮流文化的迪士尼。

去年,我又見到麥剛一次,他非常為王寧而自豪,認為是自己平生最好的早期投資之一,然後,他又和我說起,創業專案一定要利他,就是到底為使用者創造了什麼價值,這個使用者價值的大小,決定這個專案最終會有多成功。

相比於7年前,我確實更加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利他,同時,只有將自我的堅持和利他主義非常好的結合起來,才是真正強的創業。

最後,引述兩段去年《深度訪談泡泡瑪特王寧》文章,他對盲盒為何火爆的話——

“很多人開啟盲盒,本來想買的是個物質,但拆開那一刻,你會發現她要麼驚喜,要麼沮喪,要麼開心要麼失落,你會發現她買的是一種心情。你知道嗎?這是一個除了物質層面以外的、另一個有情感的屬性的東西,我們其實就是想要從銷售商品到銷售情感,而盲盒只不過是一種方式,我們現在還在探索各種各樣的邏輯。”

BACK TO PLAY,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孩子

“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家長不想我們像個孩子,當你長大了,你就更不能可能像個孩子一樣,對吧?然後到現在的時候他就想,那我還是想回到簡單的,我覺得我還是個孩子嘛,我們叫back to play,我覺得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孩子其實所有人內心都有那麼一些渴望,去保留內心純真,保留內心那種簡單,去追求那個小確幸的那個點,像個孩子一樣去尋找一種簡單的快樂。

《超級IP孵化原理》作者,IP孵化人

相關文章:《深度訪談泡泡瑪特王寧》

聚焦IP孵化與IP化品牌的成長

尋求合作:

商業與文創融合的IP化培訓

14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東華科技關注綠氫工程和技術,日久光電暫未發展氫燃料電池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