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這兩位知情人士表示,一旦新一輪融資敲定,SpaceX的估值將有希望從當前的460億美元翻倍至高達920億美元。

相較於SpaceX此前每輪融資估值抬升10到20%的增長幅度,此次其在短短六個月內就做到了估值翻倍,不僅繼續領跑全球商業航天賽道,更是將對手再甩下一個身位。

其中一位人士表示,談判仍處於早期階段,並希望在明年1月中下旬完成交易。但由於談判是私下進行的,所以本輪募資的具體定價尚未確定。該人士補充說,條款仍有可能發生變化,可能需要幾周時間來決定並確定配額。

多個專案並行,資金需求巨大

作為全球“超級獨角獸”中的佼佼者,SpaceX雖然在業務上表現得“特立獨行”,但它在融資的表現上可一點都不含糊,今年表現尤為突出。

今年8月份,SpaceX籌集了19億美元的新資金,使得公司的估值達到了460億美元。在那之前,SpaceX在5月份籌集了3.46億美元的資金,估值為355億美元。

根據PitchBook的資料,自2002年公司成立以來,SpaceX總共從投資者那裡籌集了58.7億美元。該公司的投資者包括谷歌、Founders Fund、DFJ、Fidelity、Baillie Gifford和Valor Equity Partners,皆屬投資領域的業內翹楚。

但相較於SpaceX正在開展的業務,幾十億資金仍顯得捉襟見肘。因為,目前SpaceX公司正在進行兩個大膽且現金流消耗巨大的專案——“星艦”“星鏈”。而這還不包括已經爐火純青的獵鷹9號商業發射和初見成效的“載人龍”飛船

星艦系統(Starship)是一個兩級運輸系統,全箭高近120米,約40層樓,由“星艦”(Starship)和“超重”(Super Heavy)兩級組成。得益於SpaceX在獵鷹系列上的技術積累,星艦系統兩部分都可以做到完全重複使用。

按照馬斯克的設想,星艦最多可搭載100名乘客100噸的有效載荷至近地軌道,待完全投入運輸後,人類的近地太空發射成本有望降至1/1000。而這款工具也將擔起馬斯克征服月球、火星乃至更遠深空的雄心。

根據最新進展,SpaceX在德克薩斯州的Boca Chica已經聚集了數百名工人開發、建造和測試星艦。當地時間12月9日,SpaceX完成了原型機SN8的試飛,雖然飛行過程中SN8的氣動表現十分驚豔,但遺憾的是在著陸時發生了爆炸。

與此同時,SpaceX還在同步推進另一個宏大的專案——星鏈(Starlink)。目前,SpaceX保持著每隔幾周就發射一組60顆Starlink衛星的頻率。預估到到2021年初,整個星座的規模將超過1,000顆在軌衛星

星鏈系統旨在能提供比傳統衛星網際網路更低的延遲和更多的頻寬。馬斯克預計,階段性部署完成之後,星鏈的在軌執行衛星數量會近1.2萬顆,這項業務每年可以收穫300億至500億美元的收入。

今年秋天,SpaceX已經啟動了該服務的公開測試。另外,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上週還向180家寬頻提供商發放了92億美元的資金,為全美農村地區520萬戶“無服務”的家庭和企業帶來網際網路接入,SpaceX就獲得了其中的約8.85億美元,成為最大受益者之一。

根據此前提到的知情人士訊息,新一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研發,特別是投向星艦和星鏈兩個專案,而這兩個專案的成敗與否將直接決定著SpaceX的未來走向。

根據摩根士丹利今年10月份的一份報告,如果星艦和星鏈都都在商業上獲得成功,那麼SpaceX的估值可能再翻一番,成為一家價值2,000億美元的巨頭。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巨大的研發壓力和資金壓力下,SpaceX顯然還遠遠沒到可以躺贏的資格。

對於Starlink,馬斯克一再抱怨使用者終端的成本,而使用者需要購買這些裝置才能連線到星鏈服務。在其測試版中,SpaceX對包括使用者終端在內的套件收取500美元,外加每月100美元的服務費。

但一位瞭解製造交易的知情人士此前透露,SpaceX每個使用者終端的製造成本約為2,400美元。這表明SpaceX每賣出一臺終端裝置要補貼1,900到2,000美元。這還不包括獵鷹9號火箭製造和發射的成本。

SpaceX的總裁兼營運長Gwynne Shotwell在2018年估計,僅僅是建造和發射前批4,400顆衛星的資金可能就需要100億美元。難怪馬斯克也在今年初談到星鏈時說,“我們正專注於讓它不破產!”

分析師表示,SpaceX可能需要300萬用戶和數年時間才能開始實現收支平衡,而在這段時間,該公司要做的除了繼續融資之外就是不斷擴大衛星和終端的量產規模,以實現成本的繼續下探。

這裡需要提到的是,硬體成本的下降除了為SpaceX的星鏈專案留足利潤空間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作用是爭取更多的客戶

在上文提到的農村數字機會基金(Rural Digital Opportunity Fund)專案中,FCC規定全部92億美元必須只用於資助那些達不到“25Mbps下載和3Mbps上傳速度”紅線的地區。

而SpaceX公司在10年內獲得約8.851億美元,任務是為美國35個州的642,925個家庭和企業提供Starlink寬頻服務。據估計,在授予SpaceX的資金中,有近13%(1.11億美元)是用來為城市地區提供服務的。

這一方面反映美國部分城市地區寬頻接入水平較低,另一方面也意味著SpaceX有足夠的壓力去拓展鄉村使用者。

而在星艦方面,該專案目前仍處於早期的亞軌道(或上下)飛行試驗,SN8的飛行高度是12.5千米。兩個早期的原型機SN5和SN6分別在8月和9月進行了滯空時間約1分鐘的150米高度“起跳”。

乍看下來,這一迭代速度無論是相比NASA這種政府機構還是其與商業航天同行都算得上是“神速”,但問題就在於馬斯克做出的一些承諾在外界看起來總是過於激進

比如,馬斯克在去年9月給出的時間表是星艦Mark 1驗證機要在“大約一兩個月後飛到20公里並完成降落”。但實際上,Mark 1在測試中被炸掉了,SpaceX花了14個月的時間才實現了第一次高空飛行。

另外,馬斯克在去年的活動中還補充說道要在“6個月內實現入軌”,而這一目標最近又被修正為2021年。

到了今年,馬斯克的時間表仍然越做越大膽。比如在12月1日柏林的一次活動上,他被問到SpaceX會在什麼時候把人類送上火星。“我想如果你說六年後,我非常有信心。如果我們運氣好的話,也許是四年,”他說,“在兩年內的下一個發射視窗,我們可能首先會發射一次無人任務。”

但實際情況是,Starship只是整個星艦系統的一部分,另一個重要元件“超重”的開發仍處於早期階段。

此外,要實現入軌發射,SpaceX還必須與美國聯邦航空局合作,更新Boca Chica發射場的環境評估,以支援星艦/超重的發射,這個過程在最好的情況下需要幾個月,在最壞的情況下需要幾年。

參考此前SpaceX認為“獵鷹重型”最早可以在2013年發射但是首飛於2018年初的經驗,星艦的時間表估計會只晚不早

為了讓星艦與星鏈這兩個專案按部就班地進行,SpaceX可能要繼續每年籌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同時避免出現嚴重的失誤導致時間表推後。

疫情擋不住航天的步伐

雖然兩個專案並行導致SpaceX壓力倍增,但上述的一位訊息人士表示,鑑於SpaceX公司18年的亮眼表現,該公司接下來成功融資的問題不大,“大型投資機構對投資那些有著良好業績記錄的後期專案興趣濃厚。”他說。

管中窺豹,SpaceX飛速增長也是2020航天大年的一個縮影。今年,當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各個行業都因疫情放慢腳步時,航天工業卻以火箭般的速度向前發展。

除了SpaceX完成了全球首次民營載人航天發射;中國、美國和阿聯酋的三個火星探測器也已經先後駛向火星;NASA的OSIRIS-Rex小行星探測器從小行星“本努”表面成功抓取到樣本,遠遠超過原本計劃的60克,也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一次;更不要說嫦娥5號即將於17號攜帶2公斤月壤返回地球,彌補了人類44年的月球樣本“空窗期”。

根據追蹤資料,今年全球發射了1,200多顆衛星,比過去任何一年都多。雖然這些衛星中的許多要麼是小型衛星,要麼是來自SpaceX的星鏈衛星,但這些數字表明瞭前幾年太空經濟的孕育已卓有成效。

“世界各國政府都更加重視太空,將其作為優先事項,”太空分析和工程公司Bryce Space and Technology的創始人兼CEO Carissa Christensen說。

回顧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使得這個年份略顯黯淡,太空反而是一個相對的亮點。在政府和一些私營機構的推動下,人類航天事業在今年的窘況中推陳出新。與此同時,太空探索任務也在爭先恐後地按照嚴格的時間表進行。

這些發生在疫情期間的重大成就除了證明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之外,還象徵著人類文明的新高度——雖然地球上的人類正處於足不出戶的隔離狀態,但我們仍然在向宇宙進發,即使在最艱難的逆境中,我們也不會停止探索。

參考資料:

[1]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spacex-fundraising-double-valuation-january-2021-starship-rockets-starlink-satellites-2020-12

[2] https://arstechnica.com/tech-policy/2020/12/spacex-won-rural-fcc-funding-in-surprising-places-like-major-airports/

[3] https://www.thespacereview.com/article/4090/1

[4] https://www.theverge.com/21648951/space-industry-2020-spacex-satellites-covid-pandemic-investment

[5]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why-us-states-dont-collect-income-tax-2020-12

16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鏗鏘玫瑰之(一):碰到女性基金經理,基民心裡會“咯噔”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