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時刻」主題徵文+二期#
麵條是北方人的最愛,雖然街上的鮮麵店有賣麵條的,也有成品的掛麵,但是都沒有自己做的手擀麵好吃。一來是麵條製作工藝不同,二來是添加了一定的輔材。
在家裡做麵條,還是會想著法子添加了輔材,煮熟的麵條才味鮮、勁道、多吃也不膩。做麵條最常見的是新增雞蛋和食鹽,其實,還是因為這兩種輔材在麵條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加雞蛋是為了讓麵條更勁道,吃著味鮮還營養雞蛋,又名雞卵、雞子。是母雞所產的卵,其外有一層硬殼,內有氣室、卵白及卵黃,富含膽固醇。一雞蛋重約50克,含蛋白質7克。雞蛋中的蛋白質水分是88%,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蛋白質。蛋白從55℃粘度開始增加,60℃左右開始凝固,70——80℃完全凝固。蛋黃中的蛋白質是15%左右,蛋黃是在65℃左右開始凝固,70℃以上會完全凝固,也就是說雞蛋有熱凝固性;雞蛋本身呈鹼性(pH值8.2——9.6);蛋黃中卵磷脂是天然的乳化劑,卵磷脂作為水和油的中介,使麵糰內部的水分和油脂乳化。雞蛋加入麵粉,在麵糰中起到的作用:使麵糰組織舒緩柔軟,改善麵糰的延展性;卵磷脂的乳化性可防止水分流失;雞蛋的熱凝固性,可使成品(如麵條)有光澤。雞蛋麵口感爽滑,韌性實足,比普通的麵條更好吃,更營養。
加食鹽做出的面耐煮不斷,吃起來非常有嚼頭麵糰中的麵筋主要物質是麥膠蛋白和麥谷蛋白。和麵加食鹽時,是要先將食鹽溶化於水。食鹽並不是以分子狀態而存在。它在水中溶解時完全分解為鈉離子和氯離子。離子即帶有電荷的,在離子的周圍有水分子與之結合,少量的水合離子分散地嵌在分子之間,增加了這些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當面團中的麥膠蛋白和麥谷蛋白質遇到了食鹽溶液,會與食鹽溶液中的氯離子和鈉離子形成了電解質溶液。這樣會發生凝結而促進了麵粉與水更快的結合成蛋白質,便起到了加強麵糰的筋力和延展性。同時,由於鹽有鹹性,使麵條還有了一定的風味。
500克的麵粉加3克食鹽,做出來的麵條口感筋道,韌性強不易煮斷。
其實,做麵條何止是加雞蛋和食鹽,有人和麵時還加純鹼呢!加純鹼作麵條和加食鹽作用是一樣的,口味筋道,韌性足煮。特別是做麵條打個雞蛋,再加一點鹼,做出的麵條呈淡黃色,還有絲絲鹼香味,能增加人的食慾。只是純鹼的加入,會破壞麵粉中的營養成分。做麵條最好加食鹽,別加純鹼。不要被“鹽是筋,鹼是骨”而迷惑,那是針對蒸制老面饅頭說的,並不適用於做麵條。即使做麵條要用鹼,也要和食鹽搭配使用,一般用量是鹽3克、鹼1克。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