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冬至如大年",我國不少地方有賀冬至的習俗。民間也會以鑼鼓喧天,歡歌笑語的方式,來迎接"冬至節"的來到。俗話說:"冬至餛飩夏至面",在過去,有很多地方都是以飲食的方式來迎接冬至,"餛飩"自然就成為了民間獻給冬至節最好的禮物。
我國地大物博,"餛飩"名號繁多。在廣東,人們稱餛飩不叫餛飩,而叫做"雲吞麵",屬粵菜類,是由北方餛飩演化而來。粵菜講究選材珍奇,配料精細,烹飪技巧要求過高,所以,每一道菜餚都會滑嫩爽口,雲吞麵也是如此,雖來自民間,但畢竟已是久傳於市的經典小吃美食,包好的餛飩配上鮮美的骨湯,即是美食,每到冬至,廣東人都要吃一碗"雲吞麵",熱身暖胃。
到了美食的天地—四川,餛飩的吃法和叫法則又有區別,享譽四川的各地的小吃美食"龍抄手",就是模仿北方餛飩而改進的。四川人吃餛飩別具一格,雖是一道小小的餛飩,在配料和湯料的製作,要求極為苛刻,一般都會採用上好的雞、鴨、豬肉相配猛燉慢煨做"抄手"的配湯。在面張的做法有別與餛飩,講究"薄如紙,細如綢"的半透明狀態,細嫩滑爽,香醇可口。
新疆人吃"餛飩"區別於其他地區,鮮香的羊肉湯配之,羊尾、香菜佐之,鮮香美味別有一番民族特色。但是,新疆人將餛飩叫"曲曲",而不叫餛飩,所以,地域不同,美食的做法和吃法也會有所差異,還別有地方特色,過幾天就是"冬至節"了,傳承了幾千年的小吃美食"餛飩",一定要吃一次,寓意:龍騰虎躍之勢,龍鳳呈祥之喜。所以,冬至包餛飩,還是這種味的好吃,鮮香又滑嫩,一口一個香,真過癮。
【冬至美味—雞絲餛飩】
主要食材:
豬肉500克、麵粉適量、雞腿兩個。
輔助食材:
植物油、食鹽、糯米粉、料酒、花椒粒、生抽、十三香、蛋清、大蔥、生薑、胡椒粉、紫菜、蝦米、香菜。
做法:
第一步:熬雞湯。將洗淨後的雞腿下入鍋中,大火燒開撈去浮沫,再加入食鹽、料酒、蔥段、生薑和胡椒粒小火熬製一個小時。
第二步:拌餡料。將準備好的豬肉切塊,放入絞肉機裡,攪成肉餡,放入盆中加入食鹽、料酒、生抽、十三香、糯米粉順著一個方向攪拌,然後再加入蛋清攪拌均勻時加少許水攪拌均勻即可。
第三步:做麵皮。500克的麵粉加3克鹽,打成面絮,揉成團醒發,多揉幾次讓面光滑勁道,然後擀成薄入紙的面張,撒上面芡切成大小一致的小方塊。
第四步:包餛飩。用勺子將餡料,放於麵皮中,斜角將餡料卷在面張中,折回捏在一起,餛飩即成。
第五步:調湯料。碗中加入食鹽、胡椒粉、生抽、紫菜、蝦米、蔥油、香菜、雞肉撈出鍋撕成雞絲,再調入雞湯,攪勻即成。
第六步:做餛飩。鍋中加水燒開,將包好的餛飩下入鍋中,煮開煮熟後打撈至雞湯中美味即成。
結語:
冬至包餛飩,還是這種餡料好吃,鮮香又滑嫩,一口一個香,真過癮。冬至到了,北方有吃餛飩的習俗,餛飩不僅好吃,而且還是我國數千年以來的傳承飲食文化,雖各地吃法,叫法都會有所不同,但是這些美食不管出於何地,都源於餛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