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子面
隴東人對於臊子面的鐘愛,與生俱來。孩子出生滿月吃上一碗臊子面,叫長生面;老人過壽吃上一碗臊子面,叫長壽麵;新婚燕爾,洞房花燭吃上一面臊子面,叫和氣面;貴客臨門,主人主餐少不了臊子面,叫迎客面;紅白喜事,喪葬嫁娶要吃臊子面,叫席面;逢年過節,闔家團聚要吃臊子面,叫團圓面…
臊子面兼具了色、香、味美的特點,葷素的搭配,面與湯的相容,滿足不同口味的需求。
臊子面做法很講究。首先要做好臊子,臊子肉選用優質農家飼養的豬五花肉,太肥太瘦均不宜。肉切成丁,狀如指尖大小,溫油下鍋,小火烹飪,使肉內水分完全揮發,再加入八角粉,桂皮粉,生薑粉等翻炒,起鍋時加入食鹽和大量的辣椒粉,這樣香噴噴的臊子就做成了。
臊子面的面有個說法:"下在鍋裡蓮花轉,撈在碗裡像絲線"。做成這樣才算地道。臊子面俗稱鹼面,和麵時加入適量的鹼,和我們日常食用的鹽水面略有不同。加工臊子面的面要硬(控制用水量),合好後的面通常要經過4—5小時的焗,使麵粉的網架結構發生變化,麵條口感會更加柔韌,勁道。麵糰焗好時進行多次反覆揉壓,麵糰光滑,柔軟適當時用幹麵杖反覆幹壓,幹壓至厚度約2—3mm時脫幹摺疊置於案板之上,接下來切面是技術活,要求刀起刀落,乾淨利索,一張麵餅,一氣呵成,切成的麵條要求寬窄一致,無粘連扯帶,以便下一步打把起團。
臊子湯調製,食材多以就地取材。傳統的多以紅白蘿蔔,豆腐,黃花菜,木耳,土豆等為輔料,所用食材淨洗之後切丁備用。熱油開鍋,蔥薑蒜爆鍋,加入食材翻炒,適時加入五香粉,料酒,味精,醬油等,食時七分熟時加入臊子翻炒,香氣翻滾,火候足夠時加入老湯或白開水,食用時加入食鹽,蔥花,蒜苗,香菜和蛋餅。
臊子面的面入鍋前水要開、翻滾,根據水的多少下入適量的麵條,麵條煮熟起鍋後迅速放入涼水中漿冰,於碗中盛約1/3麵條,盛入臊子湯,加放輔料,這樣一碗香噴噴的臊子面就算做成了…
臊子面的吃法很講究,生日滿月,先敬長者,生日者;婚娶當事者先;迎賓先敬客;闔家團聚先敬祖先…席間依次落座,各人一碗。"哧溜"吸面喝湯,香!美!嘹嚓了!吃完一碗再來一碗…
我對於臊子面的熱愛,除卻生活在這方沃土,更多源於家人的愛,奶奶和母親都是做臊子面的行家內手。迎來送往,賓朋聚散,無人不誇吃了一頓美味臊子面。改革開放初期,土地承包到戶,從市、縣到鄉鎮村各路工作組紛至沓來,我們家便承擔了所有人的"管飯"工作,白白的饅頭,時令小菜,每頓午飯主餐少不了臊子面。曾有一工作組工作人員笑談,早上吃少些,留些肚子中午吃臊子面。幾十個人的吃喝場面,又如行軍打仗。做為晚輩後生的我們便擔當起"小二"的角色,端茶送水,端饃,端面。餐桌容不下太多的人,擠不進去的人便各自找個地,或坐或蹲,端一碗熱騰騰的臊子面扯長脖子"哧溜”。每每這個時候也是最忙的,客人的面還未端齊,最先開吃的客人又喊著再來一碗,大盤子端,小盤子送,半道還有客人截了去,有的客人乾脆跑到廚房,給我來一碗熱鍋乾麵,澆點臊子,一碗頂三碗。
後生們和主人是在客人吃完飯後才吃的。我是經不住誘惑,趁著空閒間隙用我的小碗盛一碗臊子面。抽空吃上兩口,飯端完客人吃罷收拾了,我也吃飽了。大人也不甚理會,間或說一句小鬼精。往往這個時候剩下殘羹剩湯,斷節面頭,色,味都不如開席的湯麵!
現在也常常吃臊子面,機械代替了傳統的手工。總不能吃出那個味,不知是時代變了還是口味變了,再也找不到吃麵的氛圍和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