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紀錄片,我覺得從來都不缺少觀眾。
像之前的《舌尖上的中國》,那真的是火遍大江南北,讓我對任何美食真的是垂涎欲滴。
可以說,我們曾經跟著鏡頭,吃遍了中國的角角落落。從早上,吃到中午,,再吃到晚上。
而如今,有一部專門針對宵夜的紀錄片橫空出世了,那就是:
《向著宵夜的方向》
話說,在山東濟南。
在人們心中,有一道不可替代的美食扛把子:那就是“把子肉”。
在濟南大明湖附近的五嶽廟裡,就隱藏著這麼一家專門賣把子肉的名不見經傳的老店。
這家店每晚9點半才開門,可還是人山人海、大排長龍,你來晚了可能就吃不到了。
把子肉肥瘦相間,油潤紅亮,入口就伴著油花的鹹香。
肉那是咬在舌尖是酥軟柔嫩,嘴角流淌。
這一刻,就是眾多人們在寒冷的深夜苦等幾個小時之後,迎來的本晚的最大滿足。
吃把子肉呢,那是一定要配上米飯吃,那才是絕配和美味。
懂得怎麼吃好吃的人,一定會再加一顆老闆自制的油炸溏心蛋,戳開炸得焦黃的蛋白,那金色的蛋黃噗嗤地一下就流出來了,看著都饞的不得了了。
一勺挖下去,然後再把米飯、蛋黃都摻在一起,最後,再在上面放一塊肥瘦相間的把子肉,然後一口整個地給吞進嘴裡。
我覺得這就是當今世界上最頂級的滿足之一了。
吉林,延邊。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也是我國朝鮮族自治州,生活著全國將近一半的朝鮮族人。
所以,這裡多少都透著一些韓國風情,食物也是如此。
烤肉、拌飯、海鮮湯麵、紫菜包飯…
而當地的吃客們的心頭好,則是神秘的:湯火雞爪。
湯火雞爪由一對80後夫妻來共同操持的。
老闆娘則在韓國學了十幾年關於這個技藝,終於從韓國帶回了這道風味獨特的宵夜美味。
她家的雞爪格外的入味、軟糯、香濃。
雞爪在下鍋前,一定是要用足夠多的配料來醃製的。
白糖、辣椒粉、生薑粉、牛肉粉,最後再加入一大勺的蒜泥。
調料的甜、辣、鮮、香,一一都浸入到雞爪的皮肉中,只有這樣才算是一個合格的醃製。
當地的延邊人吃雞爪,最講究的就是一句東北話:嗦囉。
意思就是嘴裡咬著雞爪時,用力一吸,雞爪和唇齒之間發出的所謂的口水聲。
邊吃邊嗦囉,盡情享受這鍋雞爪的甜辣軟糯可口,這就是一種至高無上的享受。
陝西,三原。
這裡的宵夜貌似永遠也不能少了燒烤的角色。
碳火燒旺,爐子燒紅,一把把肉串放置在爐上,然後反覆地翻滾。
在火力的巨大動力下,羊肉逐漸地分泌出油脂,外層開始變得焦脆,傳出陣陣香氣
,讓你欲罷不能。
焦亮燒烤,在三原這一代那簡直是聞名遐邇。就衝著這響噹噹的名號,來自全國各地的吃貨們不約而同地奔赴來。
幾十年下來,烤肉幾乎已經成為了吃貨們的肌肉記憶。
在幾分鐘之內,焦亮就能烤熟兩、三斤肉。
如果說早餐是剛需的話,那宵夜則更像生活。
有的人吃宵夜,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食慾。
比如,當你在夜深人靜時,不小心點開了這部片子時,被其中各種各樣的美食引誘的飢腸轆轆,直咽口水,這時如果不趕緊吃上些東西,很可能你這一整夜都睡不好覺的。
有人吃宵夜呢,則是和幾個好友一起把酒言歡。
點幾瓶啤酒,一桌好菜,在此時此刻,似乎就成了彼此心和心之間溝通的橋樑。
有人吃宵夜,則是自己的無奈之選。
白天裡忙著賺錢,沒得時間。
而到了深夜,才發現自己還沒吃過準時的晚飯。這時,來上一碗熱騰騰的面,就能瞬間撫慰疲憊的身體,也能溫暖人心。
而位於深圳華強北的奇味雞煲,也是有自己神奇獨特的地方。
這裡是全亞洲最大的電子產品集散地,有很多奔波在生活第一線的打工仔大部分都聚集在這裡。
這裡有一家開了將近二十年的奇味雞煲,被他們稱作是:平民雞煲中的米其林。
人們則都聚集在這裡,分享著這一鍋鍋的美味雞煲,同時也交換著彼此這一天的疲憊和辛苦。
忙了一天了,吃點喝點,用宵夜的美味撫去一身的疲倦,無論什麼困難都能撐的過去的。
在肉串烤熟時,在雞煲翻滾時,在一口吞掉一大勺米飯時,吃貨們都能獲得深夜裡最大的溫暖和鼓勵。
而這,也是宵夜所擁有的無法替代的魅力和獨到之處。
這是其他時間段的美食所比擬不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