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閃光時刻」主題徵文 二期#

明天冬至,冬至被稱為冬季的大節日,民間甚至有“冬至如大年”的說法。“冬至補一補,一年精氣足。”飲食上多吃些溫補助陽、養陰益氣的食物,以增加熱量,平安過冬。

一【餃子

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又名“交子”,民間有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餃子是一種古老的傳統麵食,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為東漢河南鄧州人張仲景首創。當時餃子是藥用,張仲景用麵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藥材(羊肉,胡椒等)用來治病,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後來餃子有了各種各樣的餡,韭菜雞蛋餡,豬肉香菇餡,胡蘿蔔羊肉餡,玉米蝦仁餡等等,又好吃又有營養,蘸點蒜泥醋,蘸點辣椒油,真是營養又美味!餃子當中的餡料能夠帶給人能量和熱量,食補就是最好的辦法。

二【餛飩】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所以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餛飩皮薄餡嫩,味道鮮美!有“水上漂”之美稱。

三【羊肉

冬至吃羊肉也是很多地區都有的飲食習慣,南北地區都有,羊肉性溫,它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最適宜於冬季食用,故被稱為冬令補品,冬季“滋補”成為當下最流行的進補方法,正如俗語說的"三九補一終,來年無病痛”。羊肉含有豐富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常伴隨胡蘿蔔大白菜一鍋燉,還可以燉羊肉煲吃,也可以燉羊肉湯喝,寒冷的冬天來上一碗羊湯,帶來的溫暖,足以抵擋一冬的嚴寒。吃的暖和和,營養又滋補!冬至吃羊肉還有一個美好的寓意: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四【紅豆糯米飯】

冬至這一天我國的長沙,在冬至之夜有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糯米性溫,能夠補養人體正氣,吃了後會全身暖和,起到禦寒、滋補的作用,最適合在冬天食用。紅豆提前泡發兩小時,和糯米按1:1的比例,一起放進電飯鍋中,按煮飯模式,煮出的紅豆糯米飯香噴噴,軟糯又彈牙,非常好吃!

五【湯圓】

冬至吃湯圓的傳統習俗,在江南一帶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象徵一家人團團圓圓,家庭和諧。冬至湯圓又叫“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湯圓口味有甜有鹹,有芝麻餡,豆沙餡,有肉餡,有菜餡,湯圓宜水煮,一般吃湯圓的時候喝少量的湯圓湯,有“原湯化原食”的功效。消化能力較弱的老人、孩子和其他人群來說,湯圓好吃要適量。

七【冬至麵條】

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冬至這天部分地區的人有吃冬至面的習慣。安徽冬至吃冬至面已經是一種習慣了。以往吃冬至面就是煮一碗熱騰騰的雞蛋掛麵,大冷天吃了熱騰騰的雞蛋掛麵,才算是過了一個冬至。現在的冬至面隨意搭配,吃上一碗也算是應了個節氣了。

小貼士:

冬至後,除了飲食上要吃溫熱食物,生活作息的規律宜遵循“早睡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則,以養精蓄銳平安過冬。

祝您生活愉快!

8
最新評論
  • 1 #
    餃子,餛飩,麵條,湯圓,羊肉,糯米飯,夠吃一週了,我得想想先吃啥
  • 2 #
    齊活了,正愁明天吃點啥
  • 3 #
    每一樣都很有地方特色。
  • 4 #
    冬至進九,在我們南京,冬至就喝吃老母雞湯了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土人參的簡單新做法,葷素搭配有營養,拿來給孩子當早餐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