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民間有句諺語:「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在我國北方更是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但冬至為什麼吃餃子你知道嗎?

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

東漢末年,名醫張仲景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於是發明了「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

下鍋煮熟後分給病人,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

張仲景施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成食物,並稱之為「餃耳」、「餃子」。

此後,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餃子,心裡仍記掛著張仲景的恩情。所以,現在又有「冬至吃餃子一冬不會凍耳朵」的說法。

大約從宋朝開始,中國人在元宵節吃湯圓。明清以後,江南人也有在冬至以湯圓祭祖、祭灶的。這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的湯圓又叫「冬至團」

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湯圓又分「粉團」和「粉圓」兩種,《清嘉錄》曰:「有餡而大者為粉團,冬至夜祭先品也;無餡而小者為粉圓,冬至朝供神品也。」

冬至這天,大多數廣東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風俗。其中,燒臘就是廣東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傳統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餘,準備一些臘肉臘腸吃一頓,以祈求來年能鴻運當頭。

臘味已經再也不僅僅只有臘腸,臘魚、臘肉、臘鴨、臘雞等也被搬上了餐桌,那一煲煲油汪汪、香噴噴的臘味煲仔飯更是輕易地俘虜人們那顆不斷追求美味食物的心。

潮汕有「冬至丸,一食就過年」的民諺,冬至這天一早,家中大人小孩往往圍坐在竹葫或大盤子四周,各自提取事前用糯米粉和水攪搓成的粉團,以兩隻手搓成彈珠一樣的丸子,叫「冬至丸」

「冬至丸」象徵著歲暮之際全家人圓圓滿滿。有的「冬至丸」還加以橙糕、瓜冊糖、豆砂等作餡料,俗稱「鴨母氽」。(眼熟嗎?眼熟就對了,這還是湯圓

按照江浙一帶的傳統,冬至會舂餈粑,參與的人非常多,很隆重。在雲南,冬至也有吃餈粑的習俗。

而每逢祭祖或重大節日,或紅白喜事,都要做餈粑,因此,在老家把餈粑叫「大餈」,如今常見的湯圓就有些不屑的被稱做「小餈」

(插個嘴,感覺紅糖餈粑都好好吃哦!)

廣西地區冬至吃豆腐包,把豆腐炸成一個空心的,把肉放進去,蒸熟。在常州,一直流傳著冬至前夜吃胡蔥燉豆腐的習俗。並有「吃了熱一冬、不吃凍一冬」的諺語。

每逢冬至,南京家家戶戶吃小蔥燒豆腐。有一種「逗富」、「長旺」的寓意。與南京類似,泰州、揚州、南通等地的冬至日習俗大抵如此。

在我國的江南水鄉,在冬至之夜有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不過,這個疫鬼最怕紅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紅豆糯米飯來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最有特色的冬至食品,當屬閩臺一帶的薑母鴨,當地人會在這一天用正番鴨佐以薑汁,燉一鍋滋補鴨湯。

它在氣血雙補的同時,搭配鴨肉的滋陰降火功效,使得此菜滋而不膩,溫而不燥。在寒冷的冬季裡,吃過薑母鴨以後,驅走了一身的寒氣,整個身體也就立刻溫暖起來。

年糕年糕,年高年高。吃年糕,就是討一個「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彩頭。從清末民初起,杭州人到了冬至這一天,都要吃年糕。

聽過最極致的吃法,是一天三頓,一頓不落,年糕變著法兒地吃出花樣: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蒸年糕,中午是油冬兒菜、冬筍、肉絲炒年糕;晚餐是雪裡蕻、肉絲、筍絲湯年糕。

海南各種特殊日子都會吃白斬雞,因為凡是逢年過節,他們都會舉辦相應的祭祖活動,而活動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雞,在祭祖完之後,人們就可以將其切了享用,即就是白斬雞。

白斬雞,始於清代的民間酒店,因烹雞時不加調味白煮而成,食用時隨吃隨斬,故稱白斬雞。

一碗滋補的羊肉湯是四川人過冬至的標配,在四川有「冬至喝羊肉湯,一冬都不生凍瘡」、「吃了羊腸不穿衣裳」的說法。

乳白色的湯底帶著濃濃的鮮味,鮮嫩的羊肉羊雜配上紅彤彤的小米椒,再放一撮小蔥香菜,色香味俱全!

寒冷的冬天,最適合來一碗熱乎乎的羊肉湯了!既能滿足吃貨的食慾,還能達到滋補、驅散寒意的作用。

不過,這喝羊肉湯並不僅僅只是四川人過冬至必吃的食物,在雲南、貴州、山東有部分地區的朋友也有冬至喝羊肉湯的習慣。

10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冬季必吃的8種應季水果,內附多種花式吃法,走過路過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