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喜歡吃麵食,一日三餐中都少不了會吃到麵食,北方地區的麵食種類也比較多,麵條、包子、餅子、饅頭等等,但最常見的還是饅頭。饅頭是我國的一種傳統麵食,至今也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在以前很多人家都會使用“老麵肥”來發面,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這種發麵方式已經逐漸被酵母粉所取代。用酵母粉來發面,確實可以為我們節省不少的時間,而且口感和味道也不差。
用酵母粉發麵,對於溫度的要求也比較高,如果室溫比較高的話,發麵速度還是比較快的;但如果室溫比較低,尤其是在冬天這個季節,發麵速度就會比較慢了。在冷天蒸饅頭,想要快速發麵,除了酵母粉還要多加兩樣食材,另外還需要掌握幾個小技巧。
---【蒸饅頭】---
準備食材:麵粉1000克、酵母粉10克、小蘇打5克、白糖5克、溫水適量。
做法步驟:
1、把10克酵母粉和5克白糖放在碗中,加入500克30-40度左右的溫水,用筷子攪拌,把酵母粉和白糖完全化開。
2、準備一個大一點的面盆,把1000克麵粉放在面盆中,加入5克小蘇打,用筷子攪拌均勻,然後分幾次把化開的酵母粉水倒入麵粉中,用筷子攪拌,把麵粉攪拌成面絮後下手去揉麵,揉成光滑的麵糰。
3、蒸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把水燒至50度然後關火,把面盆蓋上蓋子,放入蒸鍋中進行發麵,溫暖的環境可以加快麵糰的發酵速度,大概半小時左右就能發滿盆。但發麵時一定要注意,蒸鍋中的水溫不能過高,溫度過高的話會導致酵母被燙死,發麵就很難發起來了。
4、在案板上撒一些乾麵粉,把發好的麵糰放在案板上揉麵排氣,把麵糰揉至光滑。
5、接著把麵糰分成若干個大小相同的面劑子,把每個面劑子繼續進行揉麵,把每個面劑子揉光揉滑後放在案板上靜置5分鐘,使面劑子自然醒發鬆弛一下,醒發後的面劑子表皮會微微發硬,屬於正常現象。
6、蒸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把揉好的饅頭冷水上鍋,蓋上蓋子,蒸鍋上汽後開始計時,大火蒸15分鐘左右。
7、15分鐘後即可關火,燜2分鐘再開啟鍋蓋,一鍋暄軟好吃的饅頭就做好了。
小貼士:
1、發麵時,除了加酵母粉,還需新增小蘇打和白糖兩樣食材,小蘇打和白糖可以促進酵母的發酵。
2、麵糰發酵需要溫暖的環境,如果室溫比較低,可以放在溫暖的蒸鍋上進行發麵。
3、麵糰揉成饅頭劑子後,要放在常溫下靜置5分鐘,使麵糰鬆弛醒發,蒸出來的饅頭會更加暄軟。
4、蒸饅頭要涼水上鍋,熱水上鍋的話容易把酵母燙死,蒸出來的饅頭鬆軟度就不會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