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文:蒙土豆

今天是冬至,已經忘了該吃餃子還是湯圓,或許這兩樣都是應節食品,只是南北差異了。

一直存在“冬大過年”的說法,小時候不理解,現在隨著年齡增大,仍然是不明白。老祖宗們應該說過原因,可能那時候,被餐桌上的美食耽誤了智商。

小不點是最喜歡逢年過節的,因為這個時間節點“被管轄”的範圍,一般都會自動放寬。畢竟,大家長們在大節前後為了要應酬親朋好友,難免折騰一番,小孩子自然樂得清閒。外加上一桌子的美食,可想而知,小時候為什麼會特別喜歡過節了。

我們的家

父母在同一個單位上班,母親能做出很多好菜,歸功於我有一個做廚師的外公,而父親又是好客的人,我們家,長年不缺來客,過節就特別多了。

儘管我們家房子很小,餐桌不大,為迎八方賓客,愣是在陽臺上添置了一張外接的1.5米桌板,人多的時候,往餐桌上面一放,雖然撐滿了整個空間,但大家圍在一起,感覺擠擠更溫暖。

人實在太多的話,我們小孩子,會被另外安排開個小灶!這時候小夥子們反而變得更加雀躍,像一群脫韁野馬去放飛自我。一桌“老熟人”,打打鬧鬧是常態,不用管吃相,可以肆意大喝飲料,還能滿嘴跑火車,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為了是抓緊時間“聚眾”,我們還會提升吃飯速度,此時發現,食物已經不是頭號誘惑了。得趕緊把食物往嘴裡塞完,手背一抹,碗一擱,就不約而同地往我房間裡跑。

雖說有幾次會被大人們看穿我們不務正業,特意逮住我們,要用比賽寫寫畫畫,來“離間”我們的感情之外,更多時候我們會選擇關上門一起玩遊戲,反正有人一起鬧騰,那一方天地,就是天堂。

至於冬至的餘慶節目,就是做湯圓。

冬至湯圓

飯後,大老爺們會吹水,喝茶,吃花生米,而老媽子們呢,就會去準備湯圓做宵夜,我們這些娃也會聞風而動,鑽出來湊熱鬧。

母親是受外公的傳承,會煮那種外鹹內甜的湯圓。從揉好的麵糰裡捻出一小塊,在掌心裡搓成一個小圓球,繼而壓扁成片,中間放一塊事先已經切成小塊的片糖,再合攏成團,搓圓就做好一個湯圓。

由於不存在太多技術含量的東西,我們小孩子都當成一個樂子來對待。事前為了防止粉團粘手,會先在小手手上塗上米粉,再去揉搓成團。

你摸摸我,我碰碰你,邊做邊抽空逗樂,粉塵滿天飛,互相攀比一下自己的成品,以此為傲。那些毛衣啊,外套啊,肯定難免殃及魚池,儘管如此,看著我們如此歡快,老母親們都懶得打斷,任由我們一起胡鬧。

母親在這個當下,會為湯底做點配菜,把臘肉,臘腸,芹菜,淡菜,香菜等一同切成丁,炒香,加水進鍋,待水燒滾,就能準備下湯圓。

湯圓下到水裡,會不停地翻滾在高湯裡,此起彼伏,直至完全浮起,就表示它們已經熟了,可以出鍋。

經我們一群小孩子的努力製作,湯圓出來的效果也是五花八門,大小不一就不在話下,敢情有些就是一團癟了粉團,這都是由於製作的時候手工粗糙,糖外露了,導致煮熟後,裡面有糖心就不翼而飛。不過就著外面的菜一起吃,也是讓人回味無窮的!

此味回甘

偶然會跟其他朋友說起這種鹹甜混合的吃法,好多朋友都直呼不習慣,外加難以想象的彆扭。可是,在我心裡,這些就是屬於我的,關於“媽媽的味道”。

如今出來工作,離開了父母之後,在外面遇到的,都是表裡如一,裡甜外甜的味道的湯圓。不難想起,當初難以接受的小夥伴有這個反應,實屬正常不過,可惜他們沒有機會試試我小時候的味道,那才是真好味!

【作者簡介】我是土豆,土生土長在陽光明媚的廣東。喜歡美食,攝影,繪畫,運動……身邊有一群好朋友,我們肩並肩,手牽手,一直往前走!

12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魚的不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