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到冬天,愈是心心念念著“家鄉的味道”。
從記憶而言,“家鄉”與“味道”,可謂絕配。家鄉,自然是每個人心底最持久的牽掛;而味覺記憶的頑強程度,也遠遠超乎我們的理解。有時候,腦海中已經消失了的東西,到了味覺上,依舊深刻。
對很多人來說,在有關家鄉的味覺記憶裡,“臘味”是最耐人咀嚼的一道。尤其在南方,每年冬臘月時節,一串串色澤深沉、油光泛亮的臘肉,就掛在了家家戶戶的灶頭上,濃郁的鹹鮮和甘醇,透著風乾日曬的香氣、慢慢燻烤的煙火味,那種色味俱全的誘惑、回味無窮的,至今難以抵擋。
臘味,留下冬日陽光的吻痕,充盈著一年豐收的喜悅,演繹人們在蕭寒日子裡的活色生香。現今的食物選擇多種多樣,然而時間和煙火薰陶的味覺記憶,卻代代相傳。臘味飄來的時候,格外令人頓生舉箸推杯之想,憶起一家人團團圍坐的歡樂時光。
臘味,是遠行遊子的情懷。無論餐桌上多麼豐富,只要有一盤鮮豔油亮的臘肉在那裡,溫馨和懷舊的感覺就回來了。一道臘味,滿足著我們的舌頭和心尖,其味也綿綿,其情也長長。
無論什麼世道,人們都愛吃些不太新鮮的食物。
臘肉,要經過醃製、暴曬、風乾、烘烤等工序的加工,鮮肉的嫩滑細膩已經喪失殆盡,卻有了更加醇厚鮮美的獨特味道,而令人慾罷不能。
作為一種原生態的食俗,臘肉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當年孔子辦學,不收取學費,但要收十條臘肉作為見面禮。可見,從那時候起,臘肉就已是既普通家常,又不失人情禮節的東西了。
平時你所能想到的肉類,差不多都能製成臘味:臘肉、臘腸、臘雞、臘鴨、臘魚、臘肝、臘肚……隆冬時節,家家戶戶的屋簷下、陽臺上,掛起一串串臘味,帶來惹人垂涎的幹香和薰香,濃濃的人間煙火氣,莫過如此了。
北方雖然也有臘製品,比如哈爾濱的風乾腸,但還是不及南方的普遍和隆重。
做臘肉,在南方各地是祖傳下來的習俗。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年代,人們自己種莊稼、養牲畜,等到冬天,卯足勁要過一個豐收年,便開始忙活著宰豬殺雞,好不熱鬧。
因為沒有冰箱,肉品不易儲存,加上交通不便捷,很難把當地的肉賣出去,所以大量吃不完的肉,就用鹽細細醃過,用繩子系起來,吊掛在戶外吹乾。在低溫環境下發酵,臘肉的肉質緊實,且香氣最好。
如此做成的臘肉,不僅可以有效防腐保質,而且還有了一番新生,產生另一種鮮香的風味。臘肉一般能一直吃到來年冬天。曾經在新聞上看過有的臘肉可以存放超過十年,聽起來有點可怕,但據說味道好極了。
或許,時間是食物的死敵。但是人們也有智慧,讓時間成為食物的摯友。
製作臘味,是許多南方小城備冬過年的重要環節,也是儀式般的存在。
以前人們講究“辦年貨”,“辦”和“買”不一樣,更有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意味。在親力親為的置辦年貨中,享受慶祝豐收、期盼新年的樂趣。
各地製作臘味的時間,會有所不同。嶺南人有“秋風起、食臘味”的俗語,湖南人到立冬才開始忙活,而四川、湖北和江西,習慣在冬至進九之後開始做臘味。不過隨著人們生活和消費習慣的改變,現在的時間點也越來越往前移了。
各地製作臘味的方法也不盡相同。在湘西、湘北,還有巴蜀地區,做臘味的關鍵一步,是在醃製之後用煙燻。梁實秋去湖南見朋友時,特地到廚房參觀,發現:“原來臘味之製作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煙燻。微溫的煙熏火燎,日久便把肉類燻得焦黑,但是煙燻的特殊的味道都進去了。”
煙燻時,先將柏枝燃旺,覆以米糠、穀殼和木屑,還要在燻料裡摻些陳皮、橘子皮等等。一直要有人守在旁邊,保證不讓明火生,也不能讓闇火滅。在高溫缺氧的燻灶中,燻料的香味和植物油散發出來,煙順著醃肉時血水流出的紋路往裡飄,煙的細小顆粒慢慢附著在肉上。燻好的臘肉不僅香氣濃郁,而且肉色深沉透亮,手感細膩柔滑。
煙燻是一個急不得的過程,是時間和味道慢慢滲入的過程,也是人們投入情感和心智的過程。
臘肉有很多種吃法,倒也不必太複雜,因為臘肉本身已經具備了足夠的滋味。有時候拿來和辣椒、青蒜一起翻炒,色澤亮麗,香辣四溢。有時候和米飯一起蒸,臘肉的香氣化進米飯裡,油淋淋地浸潤著米粒,令人食慾大增,熱氣騰騰中,一大碗飯就下肚了。
要說搭配,新鮮的冬筍加上臘肉薄片,應是許多家庭的經典私房菜。一鮮一陳,臘肉滋滋泛著油光,有清爽的筍子做底子,也並不覺油膩,口味均衡,濃郁鹹香,觸動著味蕾,令人念念不忘。
臘味濃了,年味也近了。在最好的冬日日常,生活裡的瑣屑幸福感,就這麼來了。
人總說,月是故鄉明。臘味也一樣。人總會覺得,家鄉的臘味最好吃。
不同的地區,對臘味的認知不太一樣,醃製、風乾等方法也各不相同。還有的地方,比如江西、湖南南部地區,一般不用煙燻。而且,每家每戶根據自家人的口味製作臘味,微妙的把控都是其他人無法比及的。種種因素都決定了,家鄉的臘味、家裡的臘味,對每個人來說肯定是最特殊的。
不同地方,不同喜好,不同工藝,不同風味,也使得人們對臘味也都有自己的記憶。這些都再正常不過。然而,我們現在生活的時代有些奇怪,據說在某些地方,連泡菜、煎餅果子都出臺行業標準了。或許,食材可以有標準,但是情感和記憶,豈能有“標準”?
臘味作為一種風物,本來就誕生在相對封閉的環境裡。因為關係到最珍貴的食物,所以當地人要在製作、儲存和烹飪上,找到最合適的辦法。每一個微小的細節,都是一道紮實的工序。因而,臘肉看上去很糙、很原生態,做起來卻是極講究的。
正如人追求個性、事物貴在特色,文化裡的不同,往往才是最有魅力的。在工業流水線攻城掠地的時代,許多食物失去了靈魂。然而,在我們的內心和記憶裡,仍有一種強大的力量挽留著傳統,讓我們信仰手工的質感和原滋原味,當然,還有我們的鄉愁。
臘味不僅僅屬於南方人。有些北方人,年少時很少見到這類食物,但是到南方久了,漸漸入鄉隨俗,如果冬天沒有了臘味,便覺得少了些什麼。熟悉的味道,可以令人想起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臘味,是我們久遠的記憶,也是我們時刻在意的生活。
中國人對食物予取予求,花樣迭出,哪怕只是一道臘味,也是精深細緻、難以道盡。
現在的人提起筷子前,可能已經在腦子裡,把食物的營養成分表迅速估量了一遍。臘肉的味道獨特,含有磷、鉀、鈉,以及蛋白質等營養成分,但是煙燻產生的亞硝酸鹽、肥肉中的膽固醇等問題,也可能令人遲疑,眼看著美味,鼻子聞著香氣,嘴巴卻不敢享用。
其實,做菜和做人一樣,都講究恰到好處。只要科學烹飪、正確食用,也可以消解臘肉的許多壞處。畢竟,這一道臘味,紮根在割捨不掉的記憶裡,瀰漫著生活溫馨的煙火氣,誰又真的忍心抗拒?
有臘味了,我們都離家鄉不遠了,所有的思念也都要得到滿足了。冬至,冬已深,年終有所歸宿,願君盡皆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