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餃子的習俗源於醫聖張仲景,而冬至這天,更多的意義在於新生和團圓。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新年的開端充滿了陰霾,但在一年的末尾,希望陰霾散去,擁抱更好的明天。
是時候展示真正的技術了
大早起,媽便發來簡訊,“今天冬至,可別忘了吃餃子。”
“沒忘,今天公司還要包餃子呢,肯定有餃子吃。”
俗話說的好,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大如年,河南人特別看重這一天,每到冬至,各家各戶,除了餃子,幾乎沒有第二樣飯。
十點半左右,小夥伴便吆喝起來,包餃子嘍!
一時間,男男女女齊出動,就連平日對吃喝之事最沒要求的桐哥和從上海遠道而來的客人皇甫曉濤,也忍不住捋起袖子,加入到包餃子大軍。
為了滿足大家的不同口味,公司準備了豬肉薺菜、雞蛋韭菜、豬肉蘿蔔、豬肉大蔥四種餃子餡。
大家一邊包一邊謙虛“誒呀,我不會包……”,但手裡嫻熟的動作卻出賣了自己:元寶型餃子、麥穗型餃子、月牙型餃子,一個比一個好看。
其實,為了這次包餃子大會,公司籌劃已久。
在這樣一個陰至陽生、否極泰來的日子裡,再沒有比包餃子更能讓大家融為“一家人”的活動了。
臨近中午,桐哥喊人,“可以入座了,馬上開飯!”
餐桌上,除了餃子,還有民權的麻花、南陽的黃酒、道口的燒雞、登封的焦蓋燒餅和芥菜絲,儼然一個河南風味集會。
從河南走出去的復旦大學博士後皇甫曉濤,也很欣喜可以在這樣的日子裡,品嚐到這麼多家鄉味道。
除了包餃子,嘗美食,其實,皇甫曉濤是專程為下午的活動而來。
冬至吃餃子
要從醫聖張仲景說起
小時候以為,冬至吃餃子是因為怕凍掉耳朵,畢竟有俗語:“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相信河南長大的孩子都這樣被媽媽嚇唬過。
冬至吃餃子真的不凍耳朵嗎?
在小學的時候,我年年吃,年年凍,一到冬天耳朵就凍成水蘿蔔,見熱氣就癢癢,不久就凍成瘡,流著黃水,結成瘡疙疤,直到來年春天暖和了,瘡疙疤才一小塊一小塊掉下來,露出粉嘟嘟的嫩肉。
直到家裡通了暖氣,耳朵才不凍了。因此,我對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一直持懷疑態度。
後來,我才知道冬至吃餃子有個美麗的傳說,主要是為了紀念河南偉大的鄉賢——張仲景。
傳說在東漢時期,張仲景曾在長沙做官,他告老還鄉時,正是寒風刺骨的冬天,南陽大雪紛飛,白河邊上許多無家可歸的人衣不遮體,有不少人耳朵都凍爛了,心裡非常難過。
張仲景就命人在南陽東關架鍋、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一併放置鍋裡煮熟,撈出來切碎。再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施捨給乞藥的病人。
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凍耳朵慢慢就好了。
這就成了餃子的來歷,而開張施藥的那一天,恰好是冬至。
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久而久之,形成了冬至捏“凍耳朵”的習俗,這種凍耳朵,有的叫疙瘩,有的叫扁食,而多數地方叫餃子。
張仲景距今已1800多年了,但“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今天,我們用不著用嬌耳朵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早已成了人們最愛吃的美食。
每逢冬至,人們吃著餃子,一併吃進肚子裡的是對心繫民情的醫聖張仲景的恩情。
餃子居然還有
這麼羞羞的意思?
其實餃子的意義還不止於張仲景賦予他的開始。
民間素來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 說明冬至的重要性。為啥呢?
因為冬至在從周朝到夏朝的歷法中,冬至是一年的開始,相當於除舊迎新的元旦,在這天之後,日影一天比一天短,天氣也開始回暖了。
周公測定日影的日圭
直到漢武帝再次採用夏曆(農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
在古人看來,餛飩(餃子)就是“混沌”,外表光溜溜、沒鼻子沒眼,但是腹中自有乾坤,都象徵著混沌天地一團包的格局。
在冬至這一天,咬破餛飩便開闢一道新天地。在中國人的觀念中,它的食用重要性不在於果腹充飢,而是一種莊嚴神聖的添福添壽添吉祥的儀式。
而宋朝,餛飩被稱為“角子”和“角兒”,“角子”這個稱呼一直流傳到明代。
還有個尷尬的小故事,明清小說《醒世姻緣傳》、《聊齋志異》、《肉蒲團》等有色小說裡都記載了一種專供女性使用的玩具——角先生(類似按摩棒啥的)。它也簡稱角兒。
所以,雖然餃子幾經演變,但代表新生、團圓的儀式感一直都從未消失。
在知乎上,有個問題,中華傳統文化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你冬至吃的每一個餃子,都是傳統文化影響下的結果。
今年,新年的開端充滿了陰霾,但在今天,一年的末尾,我希望陰霾散去,而今年過去之後,我們即將告別10年代,跨入20年代。
我也不知道20年代,我們還有多少相聚分別,又會是幾番人生跌宕。
對每一個人來說,過去的2020年都是不可抹去的一部分,記住過去,我們才能更好的擁抱明天。
徵集:2020年的難忘瞬間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你有什麼難忘的瞬間?文字或者影片分享給我們,傳送至[email protected],註明“2020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