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撰稿:閆光明

北方漢族與南方漢族,過春節的習俗不太相同。北方漢族更多受滿族、蒙古族的影響,在文化風俗尤其是飲食方面,有著不同於唐宋漢族的習慣。而南方漢族則更多保留了漢族真正意義上的傳統。

春節習俗方面,南北方漢族人很不相同。北方漢族,必須要吃餃子,而南方漢族講究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

漢族有類似於餃子的食品,起源於三國及南北朝時期,那時主要類似於餃子的食品叫餛飩。到了宋朝,有一種叫角的食品,元代有一種叫扁食的食品,就是類似於餃子的樣子。而明朝宮廷,春節期間要吃水點心,這種水點心可以理解為餃子的一種,也可以理解為湯圓。

而到了清代,才出現了我們現在樣式的餃子,以及廣泛使用餃子這個名稱。清代宮廷認為,正月初一吃餃子有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象徵意義,這是清代滿族統治階級的理解,隨後推廣至整個滿族及北方漢族。徐珂編的《清稗類鈔》中說:“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

滿族人按照漢語的特點和民俗習慣,稱正月初一子時吃的這種食品為“餃子”,而滿族人同時按照滿族習俗,稱這種食品為“煮餑餑”或“子孫餑餑”。老北京喜歡說“子孫餑餑長壽麵”,這“子孫餑餑”實際就是滿族語言對餃子的稱呼。而明代宮廷沒有餃子的稱呼,吃的水點心也更近於湯圓。

清代滿族統治階級很快把宮廷禮俗推廣到了民間,於是北方漢族到了正月初一及各種大型節日,都要仿效宮廷貴族吃餃子。而南方漢族,距離北方政治中心較遠,因而,還保留著春節吃湯圓的習慣,也就是明朝宮廷中的“水點心”。

我們可以毫無疑問的說,餃子,是清代滿族統治階級推廣起來的春節食品,所以直到今天,滿族聚居地和北方漢族春節年夜飯必須吃餃子,這是滿族人對春節的一大貢獻。

濱海滿族

25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冬至,不一定吃羊肉,全家人6菜一湯,溫暖美味,看看吃的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