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不知不覺就到了冬至了,不知道大家可有吃上熱騰騰的餃子呢。美食的魅力不僅在於精緻的美味能為人們帶來口腹的滿足感,還在於品嚐的過程中,在酸、甜、苦、辣中一同感受人生中的不同滋味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正所謂食不我待,食事為大,下面就為大家送上一份冬至吃貨劇單吧。

1. 《南極料理人》

南極,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人員定居的大陸。整個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平均海拔為23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陸。

由於海拔高,空氣稀薄,年平均氣溫低達-53℃,不僅如此,那裡平均每年8級以上的大風有300天。寒冷,風大,空氣稀薄,物質匱乏。

你能想象在如此惡劣的生活條件下還能夠享受到美味和喜悅嗎?還真有。

這部電影就是改編自曾任日本南極觀測隊廚師的西村淳根據自身經歷創作的散文集《有趣的南極料理人》。

故事主要講述了八位日本南極考察隊成員,在富士圓頂基地的生活故事,八個男人在逐漸適應南極環境的過程中,嘗試著自娛自樂也不乏一些喜感的日常。

我們的男主角西村淳,原本是海上保安官的廚師,代替本該被派遣到南極,卻因為一次小車禍和自己的夢想失之交臂的料理長來到這裡。

專門負責八個男人的一日三餐,他喜歡在飯桌上觀察每個人吃飯的習慣和神態,每天精心安排著各種料理。

想盡辦法烹飪各種各樣的美味料理,而圍繞著吃,八個寂寞的男人也演繹出無數令人忍俊不禁的生活趣事。

印象深刻的是在冰天雪地裡撒上果汁製作冰沙吃和煮拉麵的畫面,即使南極不分晝夜,他們也保持著對於節日的儀式感。本先生過生日時,西村特地為他烤了蛋糕,大家圍坐在一起吃起了最原始的牛排。而當其他七個男人為生病的西村做了炸雞時,西村家人的思念之情蔓延開來。

影片的最後,八個人終於結束了為期一年的考察,回到了祖國,回到了家人的身邊,迴歸了平常的生活,西村偶爾會恍惚自己是否去過南極。

西村感激南極之旅那段非同尋常的旅程,對於他來說,那是一種很好的磨礪。與此同時,他也學會了珍惜同家人的時光。

這就是那句像魔法一般的話,和所愛的人一起吃的料理會變得更加美味。

而從美食中衍生出的四個具有獨立思想的女人之間的交流則是讓人們對這部劇回味悠長的原因。

基子、由加、絆子和教授四人都沒有強迫彼此走進自己的認知世界。她們各自尊重並允許他人與自己觀念的格格不入,卻都在彼此的差異性中找到了自己得以成長和對某些人事釋懷的促動點。當群居不只是一種生活狀態,而成為了身在其中的人 生活轉折的一次次契機,群居交往便擁有了脫胎於生活本身的意義。

這4個不同年齡、不同閱歷的女人互相碰撞著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既是彼此變化的推動力,也在彼此的影響下自我覺醒。

身在其中的每個人都看著彼此被生活的溪流漫過腳踝,吃著一根接著一根的冰棒體味欣喜與焦慮,以及如何在蟬鳴聲中待人處事。有人更是評價,"一到夏天就要看這部劇,生活能變得像生活。"

《西瓜》所展現出來的源於生活卻也高於生活的群居交往,是理想中的大人們的夏天。看著看著就會覺得自己也坐到了Happiness三茶的餐桌前,老舊風扇呼呼地吹著,裝著烏龍茶的玻璃杯也沁出汗來,河裡泡著西瓜和啤酒,下班晚了就去泥舟喝一杯,下雨天一邊剝毛豆一邊看著屋簷上嘩啦啦落下來的雨水,讓人心動的不只是美食,更是其中的人生哲理。

3.《人生一串》

作為一部現象級的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在滋滋作響的烤串之間,又給人帶來了一些硬核又溫柔的江湖氣,這些最原始的人間煙火,也許是它能夠被人喜愛的原因。

對觀眾們來說,b站之於《人生一串》,就像烤串上的那一把孜然。各種腦洞大開的彈幕,正好和穩中帶皮的節目風格完美契合,一起構成了完整的觀看體驗。

導演後來在採訪中提到,其實拍攝《人生一串》的靈感,就誕生在燒烤餐桌上。吃夜宵的幸福感讓人動容,而最富於放鬆自如的瀟灑氛圍的,莫過於露天燒烤攤。

與《舌尖上的中國》不同,《人生一串》關注的是平民美食、市井百態、草根英雄。用紀錄片的手段展示真實,用電影的畫面呈現美食。

據說他們吃了五百多家燒烤店,才最後選出了三十家。入選的先決條件,是要有特色烤品和獨家絕活。

在此基礎上,會更傾向於老店。"和劇組去吃的那麼一次兩次相比,食客們多年積累下來的口碑顯然合邏輯得多"。

而更重要的是,"時間久了,容易沉澱出故事和人的情感,這是我們想拍的東西。"

只是導演的手法比較剋制,再傳奇的故事,也只放到食物中來穿針引線。但我們都知道,那些埋藏起來的情緒,往往才最為動人。

說著不同方言的食客們,用不同的方式評價真好吃。一杯酒灌下去,下一個故事又開始了,最後再來個導演自寫的靈魂文案把幾個人物串起來——觀眾們的口水和淚水,就這樣一次一次被激發出來,週而復始。

想拍出這樣接地氣的真實感,也是要下功夫的。每次拍攝之前,劇組會和食客們喝上兩杯,聊聊工作拉拉家常。伴著孜然和啤酒沫,氣氛很容易就放鬆下來。

片中那些說笑間五味雜陳的人生百態,絕大多數都是真實的抓拍。

後來導演接受採訪,說他凌晨三四點鐘還在刷彈幕,根本停不下來。尤其是每集最後滿屏的"多謝款待",總能把人看到淚目。

在最後一集的片尾謝幕時,他專門寫了這樣一段臺詞,向b站的觀眾們致敬:這個夏天,我們因為燒烤相遇相識,招待不周,但願交情不淺;江湖路遠,有緣來年再見。

這部紀錄片的文案以及旁白皆出自導演。正所謂"能吃到一起的 都是難得的緣分 敢一起嘗試的 都是過命的交情""也許你記不得曾經吃過的燒烤攤兒 也許你所在的城市也在發生鉅變 但多年以後 你仍記得還是那份熟悉的味道 和陪你吃燒烤的那個人"滿屏的"多謝款待",是我們,熱愛這些煙火氣的證明。

3. 《料理仙姬》

一升庵無比用心的料理精神,有種不隨波逐流的豁達人生態度。而蒼井優自然脫俗,沁人心脾的笑容能讓人感到發自內心的溫暖。重要的是,透過這樣的劇,能夠讓人一定程度上了解到傳統的匠人精神。

關於傳統和傳承,以及他們在這個時代洪流中的存留,也是每個民族都會面臨的問題。也許是這部劇帶給人的一種別樣思考。

4. 《深夜食堂》

人生還很長,無論是一客拉麵,一碗茶泡飯還是一疊章魚香腸,都如同一抹抹俳句,參透世間生活百態。

25分鐘內故事穩穩預設、鋪陳,開啟,高潮,結局……語速和情節緩慢,但豐富的含量吊得人全神貫注,別無他想。充盈的感情在一個從未料到的時刻不請自來,牛油在米飯上緩緩化開,最後倒上一點點,就一點點醬油,螢幕前面的胃和大腦搶供血,最後勝出的卻是淚腺。

深夜食堂最適合在靜夜裡獨自觀看,25分鐘的小故事之後,關機睡覺,黑暗中躺在床上,也許會想起記憶中的哪道餐點:媽媽的餃子裡有到處都吃不到的鮮蝦仁,雪後是哪裡的一串關東煮給你暖手,第二天肚子瀉得一塌糊塗的紅油冷鍋魚,又是誰匆匆的踐行酒?深夜悄悄離開,待醒來時,又是餘下人生的新開始。

5. 《孤獨的美食家》

人生漫漫,每一餐都獨一無二。

配著輕快的BGM,一路找尋心儀餐廳的五郎大叔的樣子,已經成為了記憶中抹不去的場景了。

6. 《人生果實》

有趣的活著,體面的告別。愛其實很小,它可以穿過針眼。這是一部讓人可以從中收穫到許多的紀錄片。

紀錄片中修一和英子這對老夫婦,爺爺90歲奶奶87歲,身為建築家居住在二層木結構的老屋裡,每日在自家庭院裡鋤地拔草、撿落葉、挖土豆、摘櫻桃梅子、採核桃柿子、做木工、熬果醬、烤蛋糕、釀酸奶、打年糕…還要給筆友寫十封信,親自騎車去郵局寄,兩位老人家雖然年紀已大,但從他們身上卻能看到十足的精氣神。不僅身體硬朗,而且精神矍鑠。

從他們身上散發出的樸實與美麗,讓人不由自主地為之動容。不僅是晚年生活榜樣,對於年輕人的生活也是人生榜樣。生活技能也是考量人生是否完滿的標準之一。有一位百般武藝的伴侶非常幸福,當然,能有一位把家變成生活百寶箱的妻子也很厲害,裡面的美食同樣讓人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滋味,草莓蛋糕、燉土豆、布丁、蜜餞、櫻桃酸奶,似乎沒有英子女士不會做的料理,實在太讓人驚歎了。

風吹枯葉落,落葉生肥土,肥土豐香果,孜孜不倦,不緊不慢。這樣符合自然規律的生活要花幾十年的時間去準備,才能收穫成熟的果實。一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沒有浪費,這種從"始"至"終"的生命力平凡又偉大。

看這部片子的時候突然想到,生命的長度也許不該從出生計算到臨終,而應該由自己覺得開心值得的一刻一秒累加而成,這才是"人"生。

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可複製,即使可以複製也未必合適。但是裝星星的口袋每個人都有,

有星星的路每個人都會走。他們有他們的人生,我們可以繼續努力我們的果實。

10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椒鹽蘑菇,小姨的拿手菜,偷師學藝!酥脆可口,外酥裡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