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導讀:
喝酒人一大嗜好:都有自己喜愛的香型。有的喜歡濃香,有的喜歡醬香,有的喜歡清香。可是您知道香型是怎麼來的?香型的背後有什麼貓膩?真的是優質白酒的標誌嗎?
本文要分享的,就是告訴您白酒的那麼多香型,為什麼過去800年都沒有,現在才有?誰給白酒確定的香型?香型真的“香”嗎?
酒香源自於酒的本質風味好酒不怕巷子深。這句老話的意思,好酒很香,酒香飄得遠,多遠能聞到。所以,酒香不香,代表著酒好不好。不僅白酒,過去的黃酒、米酒,包括甜酒釀,都以“酒香”標誌著優秀品質。單從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別》就可以看出: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詩裡唯一提到柳花香,實際突出是酒香。再如《客中行》,就直截了當: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香的反面是臭,在酒卻是酸。用酒的酸襯托出酒的香,才是正經的香。而用“臭”反襯“酒香”,卻是對酒的褻瀆。
那麼,酒的本來品質,就表現為香或酸。好酒才香,有酸味的是賴酒,所以有“好酒做成醋”的說法。古法釀酒,就如現在黃酒、甜酒釀,釀到正好是美酒。一不小心過了頭,就成了醋一樣,不香反酸了。
白酒的香味:好酒香味協調,賴酒是酒精味白酒是蒸餾酒。之前的釀造酒只有10幾度,衡量標準就是“香不香”。蒸餾酒是高度酒,易揮發物質更活躍,好酒的香飄更遠。只是好酒的酒香並不是酒精味,而是酒裡呈香物質的味道,被易揮發的酒精攜帶著飄出來。
酒精作為酒香的媒介,與它攜帶的呈香物質有密切關係,不是簡單的1+1=2。比如酒精酒,酒精+呈香物質(香精)勾兌而成。但是酒體裡的酒精和香精各是各,互相沒關係,只是為了矇住喝酒人的口感味覺。所以酒精酒的味道,是酒精和香精各自揮發,打頭陣的是刺鼻酒精味。
酒體裡的酒精和呈香物質就不這樣了。它們從穀物發酵開始,同生同長,猶如一母同袍,構成同一個生命體,整體協調動感,揮發出來的就是酒精和呈香物質綜合味道。這個味道才是酒香。
白酒的風味哪裡來由此得知,酒香核心是呈香物質,用現代概念解釋,是酒體裡的2%固化物。這點點物質卻非常複雜,譬如茅臺醬酒,已經搞清楚的就有2000多種,沒搞清楚的還不知道有多少。這些物質,都是在釀造過程中產生的,包括穀物、水、發酵微生物、發酵場地和裝置。
也就是說,白酒的味道,來自於釀酒過程中所有參與物。其中谷物,高粱大米玉米小麥等等,各地都一樣;發酵微生物,酵母菌、根黴菌,都是把澱粉分解成糖,再分解成酒精,然後生成的各類物質相互作用,構成酒香味;
唯一要單列的是發酵環境,不同香型白酒的發酵環境不一樣。我們知道的,醬香酒是石頭砌的發酵池,濃香酒是泥池,清香酒是陶缸。其中,石頭池和泥池為多年使用,不清洗;陶缸用一次清洗一次。那麼,發酵的穀物就不可避免的附著了池子的味道。這個味道,構成了酒體的核心味調。
白酒風味的根本區別白酒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味道,穀物和酒麴,基本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單從穀物和酒麴而言,各地的白酒不會有風味的區別,起碼沒有較大的差別,無非是酒質高低,酒越好味越香。
唯一區別在發窖池,不同的發窖池有不一樣的味道。我們還用三大香型舉例:
醬香酒是多年的石頭池子發酵,濃香酒是多年的泥池發酵。兒時有過捉魚摸蝦的朋友,是不是注意到這現象,在臭泥底的水塘來回趟幾小時,出來後,無論怎麼洗,能洗去腳腿上的爛泥,卻無法洗掉臭泥味道。水田也一樣,犁田半天收工回來,再怎麼洗腳,田泥味洗不掉。
老窖池就這個道理,多年使用,必定是老味道,確切的說是臭泥味。可是酒是香的啊,怎麼跟臭搭噶呢?即便是臭也不能說臭,說香。就像臭豆腐,怎麼說也是臭,不是香,但是偏要說是香,一樣的道理。所以,醬香酒的風味,是老窖池臭味,混合了穀物長時間高溫發酵的漚味而成;濃香酒的風味,是酒香裡帶著的臭泥味。唯有清香酒,沒沾染其他雜味,是糧食的味道,只帶著淡淡的曲味。
白酒香型的不同影響力正因為此,各地不同的釀酒方式和條件,產生著各自獨特的風味。總括起來,主調酒香味裡,主要以發酵條件為區別。也就是說,都是穀物發酵蒸餾,不一樣的酒香,在於發酵條件的不同。
確切的定義,比如濃香酒,酒香帶著臭泥味;醬香酒,酒香帶著漚味;清香酒,酒香帶著曲味。所以,外國不接受帶著漚臭味的酒,你說得再美再好喝,他們不喝。唯一能接受的是清香酒,從過去汾酒的輝煌就知道,我國唯一出口創匯的傳統白酒。
也是因為無法避免的異味,我國白酒史上,以汾酒為代表的清香酒,一直佔據主流市場,醬香酒和濃香酒,和其他各地土酒一樣屬小眾消費。歷史證據很多,只有汾酒走得出去山西,不見其他酒出得本地。清朝時期,北京的二鍋頭酒,茅臺的醬酒,都是汾酒的分支。宜賓的濃香酒和茅臺的醬香酒,沒聽說發展到過外地。
白酒風味的誕生定型白酒本來不存在香型定義,現在的香型,誕生於50年前。都知道我們的白酒舉辦過5次全國性的評比,以如此之力推薦一個商品,成為白酒行業迅猛發展的根源。其中1952年的第一次評比,實際上不是評比是內定,評比前就根據白酒知名度和酒廠規模,內定了四大名酒。即茅臺酒、瀘州大麴酒、汾酒、西鳳酒。1963年第二次評比時,國家各項經濟工作已經走上正軌,評酒也有了模式,組建了以周恆剛為組長的評酒專家小組,共計11人。
這次評比非常正規,規模也大,27個省市自治區共選送196個品種的美酒。因為香港大公報率先報道,在國際上也產生了較大影響,甚至驚動了正在外訪問的領導人。也因為這次評比把茅臺酒從老大拉到第6位,周恆剛被責成下到茅臺酒廠抓質量。1964年周恆剛奉命帶領百名成員組成的科技隊伍進駐茅臺酒廠,開始了系統化的白酒香型研究。終於在1965年獲得國家主管部門的認可,茅臺酒被正式命名為“醬香型”白酒。
1979年第三次全國評酒會,正式提出並確定白酒的幾大香型:
醬香型酒: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
濃香型酒: 窖香濃郁、綿甜甘冽、香味協調、尾淨香長。
清香型酒:清香純正、諸味協調、醇甜柔口、餘味爽淨。
米香型酒:米香清雅、入口綿柔、落口爽淨、回味怡暢。
在此基礎上,後來又陸續發展了多種香型。
好白酒只有酒香沒有香型從香型產生的根源,我們知道所謂的香型,本來就是無法避免的漚臭味,酒體裡不該有的。但是無法過濾,傳統的生產方式不可能去掉這個異味。時間長了就成了特色風味,被喝酒人習慣而接受。可是酒企不這麼說,他們一致咬定,老窖池菌群豐富,發酵效果好,出來的酒香。其實這說法不堪質疑,發酵的菌類,應該存在於酒麴,窖池環境不好存活。真菌有酒麴就夠了,又不是非洲肺魚,沒水還活著,在池子裡能生生世世繁衍。單看茅臺酒的穀物與酒麴1:1的量,就知道窖池壁附著的微生物很不成比例。或者說,如果依靠窖池附著的微生物發酵,穀物指定會腐爛,能釀出酒就怪了。
所以說,釀酒企業反覆宣傳的“老窖池才能出美酒”的故事,僅僅是個故事而已。我們的白酒香型,並不是根據本來的酒香定型,而是根據去不掉的異味決定其香型。再看當初定型的“醬香”、“窖香”、“清香”、“米香”,就知道醬香和窖香是什麼東西了。
那麼,真正的香型應該是什麼呢?那就是“酒香”,沒有雜味的酒香。雜味包括所有酒體不該有的臭泥味、麴黴味、漚味,至多帶有淡淡的穀物香。
這樣扒底的結果,美酒的定義就有了:乾淨、純潔、無雜味,醇香、順口、不上頭。這才是我們選擇白酒的標準,而不是香型、牌子、價格。
#360行,行行有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