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好聽的歌詞將我們帶到了安徽,對安徽有了很深的印象。這句歌詞是這樣寫的,“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在安徽除了有這麼好聽的歌詞,還有美食供大家品嚐。
安徽的美食,通俗來講就是徽菜,在徽菜的美食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臭鱖魚。
徽州臭鱖魚安徽地道的臭桂魚,聞起來很臭,吃起來卻很香,臭鱖魚在食材上選擇很苛刻。用的是當地的桃花鱖,也就是“桃花流水鱖魚肥”裡面的鱖魚。
肥美的桃花鱖,是安徽的特產,主要產地是黃山。安徽的桃花鱖,魚鰓鮮紅,魚鱗整齊劃一,魚的全身都是銅綠色的,像這種桃花鱖用的是濃油赤醬的烹製方法,吃到嘴裡味道非常的鮮美。
桃花鱖在安徽的菜館是必點的一道菜,當店家端出一盤臭鱖魚,大約在兩斤左右,臭鱖魚一般都沒有小魚,一個盤子完全裝不下,用筷子輕輕將魚皮戳破,鮮紅的魚肉透出雪白,用筷子夾一塊魚肉,帶一點蒜瓣,再蘸一點濃稠的醬汁,吃到嘴裡根本就停不下來。
臭鱖魚很多人聽名字都覺得,這個食物有一股臭味讓人可望而不可及,很少去吃這種食物。其實臭鱖魚並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那種難聞的臭味,徽菜獨特的味道品嚐起來,魚肉肥美鮮嫩,味道好得很。
徽州火腿在安徽除了臭鱖魚之外,還有安徽的火腿,一說到火腿,很多人都會想到浙江金華的火腿,其實浙江金華的火腿就是徽商帶過去了,俗話說得好,“金華火腿在東陽,東陽火腿在徽州”。
每年到過年的時候,徽州人都會殺豬宰羊,得到豬肉的之後,人們都會將豬後腿醃製成臘肉,等到過年的時候來款待貴賓,徽州的火腿就是用豬後腿和鹽混合在一起醃製而成的,肥嫩的後腿讓人看起來就特別有食慾。
徽州人根據老師傅們傳承下來的技藝,將豬後腿兩面都抹上粗鹽,然後再用一大塊石頭將醃製後的豬後腿壓起來,大約等到三十天左右,讓豬後腿肉充分的和粗鹽融合在一起,再拿出來晾曬。
做這種火腿肉,其實還是需要很好的天氣,陽光必須充足,這樣豬後腿肉才能夠充分地曬均勻。
豬後腿肉變成臘肉大約需要幾個月時間才能變成油光閃亮,色澤紅潤的上等火腿。徽州人喜歡吃熱菜,當地人切菜用的菜板都透著一股火腿的臘香味。
冬筍其實並沒有春筍纖維粗糙,吃起來非常的脆嫩,當冬筍和火腿經過幾個小時的慢燉之後,湯汁變成濃白色,筍片吃起來特別脆嫩,火腿吃起來也很鮮香,再喝一口湯汁,鮮甜可口,讓人品嚐過後很長時間無法忘記冬筍燉火腿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