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堂弟打來電話,約我前去參加他兒子的升學宴。閒暇之餘,我走近了堂弟家的耳房窗前,發現房裡,安裝了一臺臺加工粉條的現代化裝置,勾起了我記憶中那些陳年往事。
在我小時候,東北的冬天似乎比現在要冷,平常日子根本吃不到新鮮的蔬菜。土豆和白菜,卻是那個時候每一個家庭裡,必不可少的過冬主菜。
白菜可以淹成酸菜,土豆可以加工成粉條。這是土豆與白菜唯一能變出來的花樣。那時候,我家的日子並不寬裕,常年開銷,只有靠賣點兒雞蛋,賣一頭豬來維持生計。
粉條,雖然就幾毛錢一斤,但是一年頂多買個十斤二十斤的,只能是吃一個稀罕。
有一次,我母親做飯,我幫忙燒火,鍋幫貼的是玉米麵大餅子,鍋底熬的是,白菜片土豆塊兒加粉條,我說:“媽,咋就擱這麼幾根兒粉條啊,都不夠塞牙縫的。”
母親說,“兒子啊,我也想多放點兒,咱家不是窮嗎,想多買點粉條又買不起,總不能就靠吃粉條活著吧? 吃粉條啊,就像吃葷油,得省著點吃,才能留得長遠,萬一家裡來了客人怎麼辦?”的確,父母考慮的全面。那個時候,我家的吃吃喝喝,真是很差。每當掀開飯鍋時,我發現鍋裡熬粉條,那可是我們兄妹幾人最開心的時刻,高興得就像過年一樣。
媽媽剛把菜盆端上飯桌,我們幾個眼睛瞪溜圓,一隻手把著飯碗,一隻手用筷子搶著挑粉條。我是老大手快,挑到的粉條又長又多,小妹手慢,搶少了不樂意,就躺炕上腳蹬手刨,哭著要粉,我害怕被媽媽罵,就得從飯碗裡撥給她一點兒,她才能消停下來。
吃粉條,比搶粉條更暢快,用筷子夾起粉條的一頭,小嘴一噘,就開始往嘴裡哧溜哧溜地吸著,有時都來不及細嚼,就進肚了。
冬天裡,我家的火炕上,放著一隻用泥土參碎麻打製的火盆。火盆裡的火,除了能取暖,還能當煙火、燒土豆、爆苞米花和燒粉條。
用火盆燒粉條,就像是拉風匣的動作,用手指捏著粉條的一頭,在火上來回移動。粉條遇熱膨脹起來,由兩三毫米粗,變成了五六毫米,顏色也由青白,變成了白黃色,同時被燒好的部分,像一條小蛇,彎彎曲曲的,看著都要流口水。
粉條膨脹時發出哧哧的氣流,把火盆裡的灰,吹得亂飛。我母親是一名很講究乾淨的人,討厭我領著妹妹們燒粉條。燒過的粉條它又酥又脆,嚼在嘴裡,還能發出那種嘠吱嘠吱的聲響,就像是現在人們愛吃的康樂果動靜一樣。
家裡來了客人,熬一道有粉條的菜,是首選。如果趕上殺年豬,再加入一點豬肉片,更是好吃及了。就連鄉鄰辦個紅白喜事,也離不開粉條這道菜。
去年冬天,我小外孫女來我家時,我老伴尋思著給孩子熬點兒粉條吧,吃飯時,我用筷子給她夾了幾根,誰知我這好意,卻惹怒了她,竟然嘰嘰歪歪地說:“不愛吃粉條!” 這時的小孩子,和我那個時代太不一樣了。在她的心裡,好吃的食品,粉條已經排不上號了。
粉條是一種綜合性的食品,不論冬儲菜、還是夏天的青菜,都能與粉條搭配,成為佳餚。
土豆粉條,是由土豆澱粉製作出來的。土豆澱粉,我們本地人,都叫它粉面子。澱粉它不但可以漏成圓條粉,還可以漏成扁形的帶子粉和馬蓮粉;還可用來烙餅,燒粉耗子,更特有味道。它的筋道勁兒,更是無誰可比。熬菜時用土豆澱粉來勾芡,也是一個很好的調料。
土豆粉條,吃著滑溜下肚快,經常被人們所喜愛,可它的製作工藝流程並不簡單。不但勞動強度大,而且還需要有一定的技術和經驗。
生產隊的時候,我家鄉這裡,沒有安電,澱粉加工和漏粉時的各個環節,都要靠人工來操作完成。有人說:“開粉坊,就是從水裡撈財,不容易。” 其實真是這樣。
在漏粉之前,先要儲備一定數量的澱粉。把洗乾淨的土豆,填入土豆輪子裡,進行粉碎,再把碎塊新增到大石磨上,磨成澱粉漿水,再進行過濾,沉澱、捯缸、吊包利水,最後成砣,形成固體澱粉。
漏粉時,不但需要人手多,並且是一項很辛苦的工作,各自分工明確,報好角色,粉坊屋裡熱氣騰騰,人人忙活得腳不粘地。
先把粉砣放在熱炕上,用專用的礤板子,將粉砣礤成碎面,預熱後再放入缸盆內(搋粉面子的專用盆),按適當的比例,新增明礬和熱水。由4到5名年輕力壯的人,擼著袖子,圍著缸盆,兩隻手插在澱粉裡,就像打夯一樣有節奏,一邊搋麵子,一邊轉著圈地移動腳步。將搋好的澱粉,揪成小劑量,放入漏瓢內,由專人蹲在灶臺上,一隻手端著漏瓢,一隻手拍打瓢內的澱粉,瓢底部漏出來的數十根生粉條,直接進入開水鍋內,數秒鐘後,被燙熟浮出水面,再由撥鍋人將粉條撥出鍋直接流入涼水缸內,進行冷卻,再由導粉的人,從缸內撈出來,按一定長度掐斷,搭在粉竿兒上,便由端竿的人端出屋外上架,晾曬三至四天,就可以下架打捆,準備出售。
改革開放以後,粉坊落戶到了農戶家,隨著國家的興旺發達,粉坊裡漏粉的傳統工藝,也隨著裝置的變化,跟著不斷更新。結束了驢拉磨,日夜連軸轉的的歷史。尤其是近些年,粉坊裡的機器化,取代了繁重的人工操作。生活好了,人們想吃粉條,再也不需要考慮錢的問題,想怎麼吃就怎麼吃,吃沒了就花錢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