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牛肉,牢記“3椒2料”不放的竅門,一加就變味,大廚教正確燉法
冬至到來,天氣越來越涼了,在寒冷的日子裡,很多人都比較喜歡吃一些熱乎的燉菜,牛肉營養極其豐富,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較低,燉一鍋牛肉可以補充一下能量,一家老人孩子都愛吃。
牛肉的烹調方法有很多,而要說起牛肉最軟爛可口的做法,那還得是做燉牛肉,很多人在做燉煮牛肉這類硬菜的時候,不會使用香料的搭配,導致燉煮出來的牛肉不鮮甜,吃不出牛肉味。
燉牛肉最忌放“3椒2料”,是哪“3椒2料”呢?到底為什麼呢?今天分享一道燉牛肉,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燉牛肉要不要焯水?
牛肉裡面是含有著大量血水的,牛肉首先要切塊後用清水浸泡一個小時,泡出牛肉的血水,在燉煮之前還必須要焯水的。入鍋後燉煮牛肉,就會導致牛肉中的血水停留在牛肉和湯汁裡面,但是牛肉焯水後還有一些殘留的味道。如果徹底去除牛肉的腥味,牛肉在焯水的時,放上幾片陳皮或十幾粒花椒,即可去除牛肉的血沫和腥味。
燉牛肉最忌放“3椒2料”,是哪“3椒2料”呢?到底為什麼呢?“3椒”指的是3種帶有辛辣味的香料,分別是:花椒、麻椒和胡椒。這“3椒”辛辣味特別濃烈,其氣味確是帶有特殊的香氣,如果放了花椒、胡椒、麻椒這3椒,牛肉的鮮味就會大打折扣,“3椒”本身的辛辣素不但會蓋住肉的鮮甜,燉煮出來的牛肉品嚐過後,可以說沒有任何牛肉味而帶有熱感,還會對脾胃不好的人造成傷害,滋補的效果也會大大減退。
“2料”指的是兩種味道重,量多苦的香料,分別是:丁香和草果。丁香和草果不適合放入牛肉中燉煮,丁香入口有麻舌感,引起麻舌的物質是丁香含有的主要成分丁香酚所致。草果辛香氣濃烈,其有較強的穿透力,有較重的異味和苦澀味,如果燉牛肉加入丁香和草果,兩者的香味掩蓋住牛肉鮮香味,燉出來的牛肉有一股香料味。
食譜:太子參清燉牛肉食材:牛腩500克,山藥50克,胡蘿蔔50克,太子參10克。
調料:蔥1段,姜1塊,鹽3克。
做法:1.牛肉加洗淨後,再加清水浸泡30分鐘。
2.山藥、胡蘿蔔去皮切塊。
3.鍋中倒入清水,放入牛肉焯水,撇去浮沫,撈出清洗乾淨。
4.鍋中加清水,放入牛肉、蔥、姜,大火燒開,轉小火燉1小時。
5.再放入山藥、胡蘿蔔、太子參燉煮30分鐘。
6.調入鹽,再燉煮10分鐘,關火出鍋。
烹飪tips:太子參味甘、微苦,性平,給小孩吃可益氣健脾、生津潤肺。太子參雖補力平和,但終為味甘之品,用量也不可過多,因為其味道有點微苦,每次食用太子參的量在10克,不宜超過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