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美式快餐,日本料理是中國人接受最廣的外來菜系。幾乎所有的大城市都會有幾家很“地道”的日料館子,大部分商業區也都會有一個“吉野家”;甚至在偏遠的縣城也會有“關東煮”、“章魚小丸子”、“壽司”這類日式快餐出售。而在國際上,和食——也就是日本料理的雅稱,則在2013AD被認定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繼法國料理、地中海料理、墨西哥料理和土耳其傳統菜(Keşkek,Kashkak)之後第五個申請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的料理。
但是,就像中國菜系中的川、魯、粵、揚四大菜系一樣,日本料理作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菜系形成的歷史並不算十分悠久。大部分大家耳熟能詳的菜式,如天婦羅、鰻魚飯、壽司、蕎麥麵這些被認為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料理,至少在江戶幕府之前都不是能夠經常吃到的食物。在桃山時代,也就是相當於中國的大明萬曆年間,曾經到過日本的中國人不斷的吐槽日本的“飲食至為粗劣”;而江戶幕府成立之後,北韓通訊使發現,北韓人的飯量幾乎是日本人的三倍······而且,由於江戶幕府存在了漫長的二百六十年,所以在不同時期也就有著不同的飲食文化,比如很多在江戶中期習以為常的食物或是飲食方式在江戶初期和後期就不見蹤跡。
最明顯的就是:現在人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一日三餐在江戶初期是不存在的。在當時上至徵夷大將天下人下至長屋裡的三郎、權助,普遍的都是一日吃兩餐。而這種生活習慣基本上在元祿年間(1688AD——1703AD)的江戶就完全消失了。
那麼一日三餐的習慣始於何時?最可靠的一種說法是在明歷大火之後。當時為了讓參加重建大江戶的民夫、工匠們保持體力,所以每到中午就給大家加一餐。由於重建工作持續了數年,所以就逐漸形成了一種生活習慣。
我們對日料的印象大致如此:精美,量小。
在當時居住在長屋斗室中的尋常百姓之家,通常是由主婦在清晨(江戶人普遍早起)就做一大鍋米飯,其中包括著中午、晚上吃冷飯。根據江戶後期由風俗學者喜多川守貞在嘉永六年(1853AD)出版的《守貞漫稿》記載,幕末江戶百姓一日三餐的主要內容是:
早餐,熱米飯加味增湯;
午餐,冷飯加一道菜,或是魚,或是菜;
晚餐,茶泡飯加鹹菜。
根據當時留下的菜譜可知,這裡的味增湯主要是由蔬菜(比如說蘿蔔)和豆腐熬製;而所謂的“菜”最多的是熬菜——以蛤子、或水發的魚乾、乾貝之類的水產品燉豆類或芋頭;而講究飲食的體面人家則會吃揚出豆腐(配著醬汁、柴魚片、蘿蔔泥的煎豆腐)、玉子燒(雞蛋、高湯、 鹽 、 味淋、日本柴魚醬油組成)之類的——由於當時雞蛋價格奇貴,所以被當做食療的滋補品,稱為“藥食”,也就是“病號飯”。
當時江戶的庶民家庭一日三餐基本如此,京都、大阪等地的生活水平也和江戶差不多。但是關西地區通常的習慣是中午燒飯,配上一道菜和熱乎乎的味增湯;早晚都以茶泡飯加鹹菜來解決——到了冬天為了驅寒,就以剩飯煮粥吃。
估計很多人會感到失望了——這種日料也太寒酸了。但是,更可怕的一個事實是:因為江戶和京都、大阪這些大都會皆是由幕府或朝廷將全國各地收上的大米當做儲備,所以居住在這裡的百姓才能夠吃上大米。而在鄉下,農民們是要以大米為地租稅賦上交衙門的,所以大多數人根本吃不起大米,每日只能以雜糧餬口。直到二戰結束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日本的農民仍舊在大米中摻雜糧而食。
在當時由於沒有冷藏技術,所以普通的主婦們都是現買現做。每天早上破曉之時,賣味增、蛤仔、納豆、豆腐的商販就挑著擔子沿街叫賣;到了傍晚,賣菜、賣醃漬品、賣佐料的小販就吆喝著出現。
但是,和現在的一線城市一樣,當時的江戶也有著數以萬計的單身漢,讓他們每日做飯是不現實的。對於這些人來講,一日三餐的解決方法就是路邊攤。
由於蕎麥一年兩收,所以價格上就比大米或小麥要便宜不少。因為市面上一碗蕎麥麵的價格通常為十六文錢,而蕎麥麵的配方也因為大多是兩成麵粉加上八成蕎麥粉,所以就被稱之為“二八蕎麥麵”,蕎麥麵的配料一直是:味增湯、蘿蔔泥、山葵醬、柴魚片、蔥花,一些口味重的食客還會加些芥末。這個配方基本上從寬永二十年(1643AD)到今日都沒有什麼變化。
比之於蕎麥麵,天婦羅的來源就有些“神祕”。這種食品首次出現於文獻是在桃山時代,據說是葡萄牙語“受難日”temporras的意思,因為據《新約》記載,基督耶穌在猶太曆尼散月十四日,也就是儒略曆33AD的四月二日、格里曆33AD三月三十一日被釘上十字樁,並於六個小時後死去,所以信奉羅馬公教的國家基本上在這一天不吃魚蝦之外的肉製品。而南蠻人到來之後,將裹著麵粉的炸魚、炸蝦等食品也帶到了日本,所以日本人便以“受難日”temporras諧音命名這類食品。在當時天婦羅主要原料就是魚蝦或貝類,在像今日的炸薯塊、炸茼蒿之類的油炸素食在那時是不存在的。在日本天婦羅的正規漢字寫法是“天麩羅”,據說是由江戶中期著名的通俗文學家山東京傳定下的。還是由《守貞漫稿》記載,當時有一個名叫利助的少年和自己當藝伎的女朋友從老家大阪私奔到江戶,並得到了山東京傳的仗義相幫。利助發現,大阪有一種把水產品用麵粉包裹之後下油炸熟的食物,整個江戶都不曾聽說。而江戶前一代水產品豐富且廉價,所以他想做這個生意來養家餬口。山東京傳是一位風流好事之人,於是就說:
“小哥你是個‘天竺浪人’——當時對黑戶、盲流雅稱——如風一般呼的一下(日語讀音為hurarito)突然出現於此地,不如就取名為‘天麩羅’吧!”
由此一種日後風靡世界,並在大正朝成為高階料理的美食就出現在江戶的街頭巷尾。
總之,比之於今日不僅種類繁多,而且還令人賞心悅目的日本料理,在江戶時代還遠沒有形成規模。而對於尋常百姓來說,那些藝術化的料理更是可望不可即的存在。和世界上其他的菜系一樣,真正使日本料理臻於化境的幕後推手並非來自於但求溫飽的貧民窟,而是來自於宮廷、官府和高檔的料理亭。
這種天婦羅要等到二戰前後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