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顆黃豆做成的豆腐,在中國人的餐桌上其實大有文章。
豆腐,也許是最具有中國哲學的食物了。作家林海音在《中國豆腐》一書中寫道中國人吃豆腐最簡單和最美妙之處:
“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豆腐。作菜作湯,配葷配素,無不適宜;酸甜苦辣,隨意所欲。”
憑著小小一塊豆腐,就能在中國人的餐桌上左右逢源。
嶺五村·豆腐宴在咱們金華,一說到豆腐,我想到的便是金東區嶺下鎮嶺五村坡陽古街的豆腐宴。
這裡的豆腐宴遠近聞名。普通人過日子,少不了豆腐,千年嶺下,製作、食用豆腐的歷史與鎮史一樣長。
現在的豆腐宴只有逢節假日才擺上一二次,不過以後規劃“豆腐宴”定點、常設,打造成一個文旅專案。讓市民“有所遊、食得歡、難相忘”。還是蠻令人期待的。
在嶺下,豆腐亦有豪華爽快吃法。嶺下媳婦會做菜,這個在金東坊間早有所耳聞。她們這一身家常菜廚藝,沿襲了中國數千年食文化傳統,煎、炸、燉、炒,一道豆腐或許不起眼,但當其與雞鴨魚肉相會,成為各色菜式被一同擺上長桌時,紅紅白白、蔥蔥白白搭配之間,是滿目的喜慶與富足感。
嶺下豆腐宴的來歷
有幸得嘗過的市民說,品嶺下豆腐宴,其實是品美好的傳承。這就與豆腐宴的來歷有關了。
嶺下區位好,人勤勞,自是富庶。可村史記載,二百多年前的清嘉慶年間,竟有好事者提起了一個“雅畈和嶺下朱誰更富裕”的話題。幾番發酵,這話題竟到要雙方被迫開“鬥富會”來一分“雌雄”的地步。
“鬥富會”的會場設在嶺下朱的前園。四鄰八鄉的人趕來欲睹難得一見的盛會。雅畈人抬著“珊瑚樹”,端著“翡翠盆”和許多金銀珠寶次第進場了。就在人們期盼嶺下朱會展示何種寶物時,發生了令人嘖嘖稱奇的一幕。
原來嶺下人不是“鬥富”,卻是“鬥福”,請出了八十多歲的老人家和她兒孫滿堂的一家人。經過解釋,眾人如夢方醒,連連頷首稱讚。
最後,原先“鬥富”雙方開懷大笑,一起到嶺下朱祠堂用餐。嶺下朱族長端起酒杯對大家說:“難得大家有緣幸會,‘鬥富’也好,‘鬥福’也罷,說到底只是圖個快活平安。在這裡我借剛才這位老人家家裡做的豆腐招待大家,希望我們都能像老人家一家人那樣樸樸實實地做人,和和睦睦地過日子。來,大家一起幹了這杯!”人們此時才發現,原來滿滿的一桌菜都是用豆腐做的:金黃誘人的煎豆腐、小巧玲瓏的豆腐包、柔軟可口的紅燒千張,還有豆腐乾炒臘肉、熱氣騰騰的菘菜滾豆腐等等,眾人一時不免讚歎良多。雅畈領頭的站起來說:“今天對我們來說真是教益匪淺,往後本人定當謙恭做人,三思行事。來,我先乾了這一杯以表示對嶺下朱的感謝!”全場起立,碰杯聲、歡笑聲融成一片……
此後,嶺下朱和雅畈歷史上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記憶。雙方商定不定期地幾年舉行一次“鬥福會”。只要一方有長壽老人提出來要“鬥福”,另一方就得響應,也得抬出己方的長壽老人參加。結果無論勝負大家都要一團和氣、快快樂樂。鬥福後必得吃“豆腐飯”。這吃豆腐飯也有規矩,要等“福氣老人”給每桌端上一碗“菘菜豆腐”(寓意送福)後才可以“開箸”。但這碗菜擺在桌子正中不能碰,要到最後吃飯的時候大家才可以吃它(寓意有後福)。
天南海北,橫亙千載,這條古街不知迎過多少人來人往,在這裡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尋一處美景,享一段時光,把日子過成詩。
坡陽古街坡陽街位於金東區嶺下鎮嶺五村
全長400餘米(現存老街250米)
路面以青石板鵝卵石鋪設
舊時是一條上通麗水、台州、溫州
下達金華、衢州、嚴州(現建德一帶)的陸上交通要道
非常繁華熱鬧
走進嶺五村
遠遠便可以看見老街街口高大的牌坊
坡陽古街是金華市級文保單位
是浙中地區歷史最久、里程最長的一條古街
被稱為“浙中第一古街”
向古街走去
一抬頭
目光便與水墨丹青撞了個滿懷
古街兩邊古民居以坡陽街為軸對稱建造
大多是徽派建築風格
白壁瓦馬頭牆,石徑古樹雕花窗
慢些,慢些走吧
慢慢地品味,慢慢地欣賞
空氣中寧靜的味道令人醉了心又醉了神
讓時間慢下來
調動所有的感官
融入到這美景中
走在街上
時不時能看見一位位老人
安詳自得地坐在家門口曬太陽
沿街有許多家店鋪
理髮、燒酒、茶館
大人們的談笑聲
孩子們的嬉笑聲
時不時從門板間傳來
為這老街增添了活力
時光正好
去坡陽古街走走
遠離城市的喧囂
靜享當下片刻的美好
遊玩攻略
地址:金華市金東區嶺下鎮嶺五村坡陽古街
自駕:金華市區——海棠東路——溫壽線——金義東連線線——坡陽古街
公交:市區乘坐525嶺下朱站下車
文章綜合整理自更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