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天氣越來越涼,沒有什麼比在寒冷的天氣裡吃上一頓火鍋更治癒人心,而中國的火鍋也可謂是五花八門,不同口味,不同派系,可以讓人吃上一週不重樣!

北京人管吃火鍋叫涮羊肉,光看字面上的意思就能看出幾分,北京人的火鍋吃的是涮肉,所以羊肉才是重頭戲!

鍋底是清湯的,稍加蔥、姜以及海米和香菇等食材提鮮,雖然看上去有些寡淡,但為的就是最大程度上能吃出羊肉的鮮!

老北京涮肉必點的菜品就是是手切鮮羊肉,像羊上腦、磨襠肉、羊瓜條等等。羊上腦看著厚厚的一片兒,但吃進嘴裡還是嫩的不行,一下子體會到了涮羊肉的精髓。羊瓜條是羊後腿的大腿內側,和磨襠肉相連,口感相當鮮嫩。

東北人離不開酸菜,而且也將酸菜的特點發揮到了極致,看著鍋裡肥肥的肉片讓人不忍下口,但其實酸菜非常的吸油,所以早已經把五花肉裡的油脂吸走。肉片吃起來是肥而不膩,一片入口,讓人停不下來~

東北酸菜白肉火鍋大部分用的是紫銅炭火鍋,熬好的豬骨湯裡放入切好的酸菜,等高湯沸騰後,放入白肉,接著就可以涮入其他菜品了~在東北零下幾十度的冬天裡,沒有什麼比吃一頓酸菜白肉火鍋更讓人滿足,畢竟吃上面的溫度和味道才能暖進人的心坎兒裡~

寒冷的冬天,圍著一鍋熱氣騰騰的羊蠍子火鍋真是再幸福不過的事兒。羊蠍子其實就是羊脊骨,將羊所有的精華都燉進了這鍋羊蠍子裡,鍋底的高湯別提有多鮮美!

羊蠍子火鍋的吃法類似老北京涮肉,除了吃鍋裡的噴香軟爛的羊蠍子,還可以涮羊肉片兒,豆腐,粉條,土豆,白菜等等,因為高湯本身已是很夠味兒,如果口味清淡的人吃可以不加蘸料喔,光用這高湯涮菜就已經香味十足!

說起重慶火鍋可能就像打開了話匣子,甚至鼻間就已經飄來了牛油香,口水也開始不受控制。都說鍋底是火鍋的靈魂,那重慶火鍋的鍋底則足以讓人一秒鐘就愛上它。

毛肚、鴨腸、黃喉,吃重慶火鍋時少點哪一樣,都會覺得不完整。當然了,還有腦花、酥肉、郡花、貢菜等一眾讓人垂涎欲滴。吃的嘴裡冒“火“,頭上冒汗的時候,來上一口冰粉兒,那才真的是爽得要上天~

還有,重慶人不說涮菜,都是燙毛肚、燙鴨腸,而且火鍋和唯怡豆奶才是絕配喔~

可能大多數人都會把川渝火鍋混為一談,其實和重慶的牛油鍋底截然不同的是,四川火鍋的鍋底大多是清油,也就是菜籽油,鍋底的香味是各種調味香料散發出的味道。所以成都火鍋不像重慶火鍋那麼重油重辣,但聞起來可以說是“百里飄香”了~

吃過廣東的砂鍋粥的你,有沒有吃過順德粥底火鍋呢?對於愛好紅油火鍋的朋友來說,以粥作為鍋底未免過於清淡,但其實以大米和豬棒骨熬成的米湯作為鍋底,實在是極其鮮美。

粥水濃稠,米香撲鼻,鍋底裡卻看不到米粒,放入豬肉丸、魚片、鮮牛肉等食材,濃濃的米香鍋底鎖住了食材最初的原汁原味,這就是順德美食的精髓吧~

盛一碗潮汕鍋底的骨湯撒上芹菜末,一碗美味的熱湯足以撫慰人心,但這才是潮汕牛肉火鍋的開始~

第一次吃潮汕牛肉火鍋的人,看到選單上“吊龍、嫩肉、肥胼、匙柄、匙仁”這些詞都會一臉懵。這也就是潮汕牛肉火鍋的一大特點,對於牛身上的部位劃分的極為精細,而這每一個部位的肉都有著其自身特點。

不止於此,最正宗的潮汕牛肉火鍋要求牛在屠宰後2-3小時上桌,以及牛的屠宰方式和切肉的刀工都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

在貴州有句民謠:“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貴州有眾多的苗寨,苗族人民幾乎家家都有酸壇,所以酸湯魚火鍋也帶著濃厚的民族風情,而《舌尖上的中國3》也是著實令貴州的酸湯魚火鍋火了一把。

現殺的活魚切成魚片,獨特的酸湯鍋底,鮮魚片吸收了酸湯汁,吃起來很是鮮美~酸湯魚火鍋的蘸料是貴州當地的辣醬再加上一勺酸湯,蘸著吃更加入味兒。

雲南菌菇火鍋不似紅油火鍋那麼鮮辣,也沒有粥底火鍋看著那麼清淡。有了各種菌類的加入,聞起來就讓人食慾大開,對於愛吃菌子的人來說,更是像迷失在“菌菇的天堂”。

味道鮮美,各種沒吃過的菌子應有盡有,高湯和菌子煮完後的精華,再加上一份米線,吸收了所有食材的精華,讓人回味無窮。

近幾年來,椰子雞火鍋也是在不少城市成了網紅火鍋,與傳統火鍋都不同,光是這清甜的椰子水鍋底就讓人打開了火鍋屆的新大門,畢竟甜甜的椰子水可是讓人無法拒絕~

嫩滑的文昌雞和其他菜品煮久了,都會融入香甜的椰子味兒,蘸料裡一定要擠入青金桔的汁兒,加上這一絲酸酸的金桔味兒,會讓整個椰子雞火鍋的味道更加升華!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8中早餐的做法,此等早餐,太過誘人,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