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飲食文化亦是華夏文明符號,古代將山野珍饈與海洋美味合稱“山珍海味”,但漫長曆史程序中“海鮮”只是“山珍”陪襯,至清朝中期仍是底層民眾果腹之物,為何現代餐桌高檔食材“海鮮”遭遇冷落?本文將帶您從飲食習慣與科技運輸,剖析古代“海鮮”受冷落之謎。
民以食為天
中原政權主導,穀物與肉類飲食習慣!華夏悠久的農耕傳統創造財富,遂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統治核心改變國民飲食習慣,以戰國時期為例,秦國乾旱以稷(小米)為主食;燕國多山以棗慄為食;趙國農耕落後種植黍(黃小米);齊國氣候溫潤盛產菽(大豆);魏韓地處中原多食用麥;楚國南疆水量充沛食用稻(大米)。
《孟子·滕文公上》載"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 東漢趙歧註釋“五穀”即稻、黍、稷、麥、菽。
秦始皇滅六國至唐朝千餘年間,都城始終在長安與洛陽間徘徊,北宋東京汴梁也在相同緯度,漢族政權能得到充足肉食供應;後晉石敬瑭起割讓“燕雲十六州”,燕地漢族與契丹及女真民族融合,元明清三朝六百餘年以燕京為都,蒙古草原近在咫尺又得富饒農耕;北方主導以穀物與肉類主食習慣,水果及魚類退居至輔助補充角色。
古都變遷
周朝準確定義是“青銅奴隸制時代”,熔鍊技術限制鐵器規模化生產,濱海齊國稱“漁鹽杞梓之利”,後世隨唐代稱“鹽鐵之利”不夠準確;秉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傳統,齊國對海鮮接受程度最高,鮑魚形似人耳帶有堅殼最初被稱為“盾魚”,據說齊桓公師傅鮑叔牙愛其肉質鮮美,漁夫見鮑府侍從便知買盾魚索性稱“鮑魚”。
秦始皇巡視東海病逝沙丘,《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上轀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此“鮑魚”經證實其是海產鹹魚,風乾用海鹽包裹稱“鹽包魚”,口音差異被誤稱為“鮑魚”,鹹腥“鮑魚”能補充鹽分和體能,是始皇帝隨行官兵重要食材,習慣穀物與肉食的秦國士兵,卻要食用與屍臭相近的鹹魚極度牴觸。
蘇軾
北宋著名文豪蘇軾兼職美食品鑑,青年時期推崇鮮嫩味美的羊肉,被貶嶺南薪俸低微吃不起肉,卻意外品嚐到瑤柱味美無毒,將此事以家書形勢告知胞弟蘇轍,囑託切勿外傳免得朝臣爭去嶺南,毫無疑問蘇軾在安慰親屬免得擔心,畢竟嶺南荒蠻屬發配流離之地,蘇軾苦中作樂精神值得嘉許,敢於嘗試新鮮事物令後世欽佩。
古代捕魚
捕魚器具落後,長途運輸儲存成難題!近海捕漁船和漁網是兩大支出,船隻造價高昂需長期養護,漁網用植物纖維麻繩編制,海水浸泡斷裂變脆頻繁更換,所幸東漢捕魚廢棄的漁網沒浪費,中常侍蔡倫嘗試提升造紙術,降低紙張價格削減皇宮用度,用樹皮與廢舊漁網等做原材料,透過煮篩等簡單工藝,成就“四大發明”之造紙術,推動文化與科技的進步。
唐朝達官顯貴追求“鮮”味,李白《擬古十二首》“吹簫舞綵鳳,酌醴鱠神魚”,海魚確實比淡水魚更鮮美,然而進貢海產通常在秋冬季節,逆水行舟數日才能抵達都城長安;普通漁船簡陋半途就損耗殆盡,漁民製作鹹魚穩妥卻價格低廉,窮苦百姓因鹹魚鹽多才買魚,隨著“海上絲綢之路”貿易興盛,近海捕漁愈發淪為雞肋產業。
漢代造紙流程
明朝鄭和引入鯊魚翅做法,最早鯊魚被稱為“鮫”,傳聞秦始皇陵用鮫魚油做“長明燈”,古代信奉鬼神之說避忌食用鯊魚,《本草綱目》提到鯊魚翅“味並肥美,南人珍之”,可以推斷李時珍沒吃過鯊魚翅,鯊魚翅無味全靠底湯料味道,營養價值極低並非優良食材,但“物以稀為貴”鯊魚數量減少,曾棄之荒野的鯊魚翅逆襲為海鮮佳品。
清朝康熙帝創辦“滿漢全席”,最高等級蒙古親潘宴,準備白玉奶茶、奶汁角、奶汁魚片三道奶製品菜餚,且鳳尾魚翅、炒墨魚絲、繡球乾貝、干連福海參四道海鮮,原材料腥味很淡再經過精心烹製,極少品嚐海鮮的蒙古王公對此很滿意,廷臣宴與萬壽宴豐富卻是尋常菜系,清朝康熙心目中“親”與“臣”待遇懸殊。
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對海鮮極為抗拒,《御茶膳房》未記載乾隆帝食用鮑魚等海鮮,通常有三種觀點:第一種幼時被海物所傷留下陰影;第二種藏傳佛教裡禁吃腐死之物;第三種海鮮腥臭使皇家威儀受損;從乾隆帝選單中能找到第四種可能,乾隆帝長期食用鹿肉與鹿血,海鮮會削弱藥效甚至引發過敏,健康也許是乾隆帝考量重點。
清朝後期浙商與粵商,因對外貿易積累鉅額財富,海鮮宴請並饋贈外國商團,加上慈禧太后操辦滿漢全席,將部分菜品更換成海鮮佳餚,拉攏江南士紳維護清朝統治,當戰爭導致清朝宮廷菜譜外傳,鐵路與公路運輸變得快捷效率,內陸地區能吃到新鮮海產品,但昂貴運費已非尋常家庭能承受,海鮮逐漸成為高檔食材。
慈禧太后
綜述:清朝人口增加與科技進步,改變飲食習慣與海鮮地位!清朝之前人口通常只有數千萬,荒地可開墾湖泊魚類待捕捉,清中期人口增長至四億,海產品支撐糧食缺口,海鮮產量銳減價格攀升;清朝之前新鮮海產無法運輸,海鮮乾貨內陸省份難以接受,清末鐵路與船務運輸,鮮活海產迅速抵達內陸省份,即便鹹魚也逐漸獲得民眾認可。
清朝面臨前所未有之變革,有人口、有科技、有制度、也有飲食習慣,推動海鮮食材在飲食文化地位。
文獻參考:《史記》、《清史稿》、《御茶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