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話說得好,叫做“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多有經驗的廚師、多會做飯的主婦,如果沒有非常不錯的大米加持也很難做出香飄四溢的一頓飯。中國人跟米飯的淵源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7000年前,那時候的河姆渡文化就已經有了食用稻米的習慣。食米文化源遠流長,南北方大米亦有差別,北方吃麵南方吃米。
世界上僅有的三塊黑土地之一,在黑龍江的三江平原,也就是佳木斯市,所以說,佳木斯產的大米,是比較好的。出了名的肥沃黑土地,地表河流融匯成的河水澆灌,一年一生的138天長生長期,都讓這裡能生產出高品質的大米。
廣西有象州紅米上林香米南丹巴平米,廣東有增城絲苗米馬壩油粘米羅浮山大米,雲南有八寶貢米梯田貢米遮放貢米墨江紫米,江西有萬年貢米宜春大米……江蘇射陽大米更是在家門口米鋪的眾多“東北大米”中佔有一席之地。
在北粳南秈的大格局下,祖國各地創造出千滋百味的飯,看似是菜成就了米,實則是各式各樣米的性格成全了菜。
為了追求粒粒分明的口感,廣式煲仔飯往往選用晶瑩潔白的絲苗米,米質油潤,煮熟後香氣濃郁。新疆抓飯用的多是新疆自產的大米,除了烏魯木齊的米泉,還有專出大米的伊犁查不查爾縣,全疆聞名,新疆的大米一年一季,積溫大,大米又香又甜又筋道。
氣候溫暖溼潤的南方適合水稻的生長,也養出了南方人的米飯胃。生活中,無論是請客還是家宴,各色菜品上完後,一道主食肯定少不了。北方多吃饅頭、大餅或麵條,南方則多吃米飯。
我作為一個在北方長大的南方人,雖然性格北方,但是沒有影響我愛吃米飯。米飯太平常了,現在已經可以一天三餐都選擇米飯了,但是誰知道在物質匱乏的時候能吃上大米已經是很幸運的一件事了。
我學會蒸米飯大概是在高中的時候,加水、淘米、蒸煮這個步驟。後來我看到一個紀錄片說,原料上最講究的是人,其次是淘、煮、蒸。原來蒸米飯也有這麼多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