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深水埗跟往常沒有太大區別。
嘈雜的街道,成衣批發接踵著藥材五金。皮革街、布料街,每條都星點著幾家開了幾十年的湯煲鋪。這裡沒有什麼身著高階定製的網紅臉,每個人都平凡樸實,認真的忙碌著自己的工作。
*痞客幫
只有吃飯點的時候,你才會注意到秋的來臨。尤其是降溫最嚴重的幾天,人們會自覺放棄平日最愛的燒鴨叉燒飯,走進最熟悉的蛇行,來一碗蛇羹和糯米飯。
熬製了好幾個小時的雞骨蛇骨湯底,冬菇絲筍絲蛇肉絲雞絲在薄芡中懸浮。按自己的需求加一勺炸薄脆,一撮檸檬葉絲,攪拌均勻後舀一大口下肚,熱燙順著喉嚨壁滑下,身體有種說不出的暖和。
心情好的男士有時候還會來一杯五蛇膽酒,一口吞下,渾身上下都發熱。雖說比燒鴨飯要貴那麼一些,香港人從很久以前就養成了這個習慣:秋季,是一定要吃蛇的。
1“秋風起矣,三蛇肥矣,食指動矣”。
每到入秋,這十二個字就會出現在廣粵的大街小巷,普遍程度不亞於包郵區”秋風起,蟹腳癢“的宣傳力度,時時刻刻都在提醒人們:要吃蛇了。不是無道理。作為冬眠動物,蛇在入秋之後,會竭盡全力的為自己捕食各色美味作為冬眠的能量儲備,所以此時的蛇,肉質格外鮮美。
1974年的一則蛇宴廣告*Facebook
不過蛇可不是去趟菜場買個活體回來,自己宰一宰就可以吃的玩意兒。即便在嗜蛇如命的廣粵,也沒什麼普通人有辨別蛇,處理蛇的能力。
捕蛇和劏蛇,尤其是毒蛇,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個高技術高危險職業,不僅要幾十年的經驗,還一不小心就會截肢喪命。
所以最早的捕蛇者都是“兼職個體戶”,一邊在家耕地做農民,一邊在田裡看見蛇就逮。裡面熟練的人,會逐漸擴大賣蛇膽的比例,畢竟賣蛇膽可比種地來錢快得多。
比如清末的吳滿。從小在田裡捕蛇的他,還有一點商業頭腦。隨著經驗的累計,他從捕蛇者變成了收賣蛇膽的中間商,並在廣州開辦了第一家蛇行,取名“蛇王滿”。
*新浪微博
他廣收不同捕蛇者從廣西大山裡捕來的活蛇,把藥房退回的蛇膽釀成蛇膽酒或蛇膽陳皮。剩下的蛇肉蛇皮則剝開:蛇皮賣給皮具公司,蛇骨則和雞骨熬成濃湯,配上切成細絲的雞肉和蛇肉,加點筍絲火腿絲熬濃勾芡,美其名曰龍鳳鬥(龍就是蛇,鳳就是雞)。老百姓深諳蛇的滋補療效,雖說吃不起蛇膽,蛇羹還是可以偶爾拉上一碗的。
“蛇王滿”的火爆,讓蛇行這個模式遍地開花。到上世紀60年代。光深水埗一帶就有幾十家蛇行。
2那是個蛇行的黃金歲月。
“蛇王業”的張成今天還記得,當年決定繼承老爸的手藝,做個蛇王經營蛇行,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蛇在當時,簡直和今天的大閘蟹一樣,完全不愁賣。
而且那時他們家還有一單大生意:把每天收到的,最頂級的活蛇處理乾淨,送去一個名叫博愛堂的地方。
這是一家在恆生銀行大廈的頂樓的私人會所,除了頂級達官權貴,沒人有機會窺視這裡的真面目。張成和爸爸處理的活蛇,在這裡主廚的手中,會變成一道幾近失傳的蛇宴名菜:太史五蛇羹。
今天的廣粵,知道江孔殷的可能不多;但對於江太史這個名字,卻幾乎無人不曉。
江孔殷是清末進士,商賈后代,年輕時曾入駐翰林院,於是有了江太史的名號。江孔殷在吃上的造詣和名氣,與今天的蔡瀾有過之無不及。當時的官商政界,很多人為了可以吃到他家廚房做出的蛇宴,甚至願意放下公私恩怨,在蛇羹中舉碗言和,達成共識。
蛇羹常有,太史五蛇羹卻是人生難得幾回聞。
江太史家前後三任家廚,只有他們知曉江太史蛇羹真正的祕密。與普通蛇羹用蛇骨蛇肉熬湯剔肉做羹不同。太史五蛇羹,分別要用過樹榕(榕蛇),飯鏟頭(眼鏡蛇),金腳帶(環蛇),三索線(錦蛇)和水律蛇五種蛇,其中飯鏟頭和金腳帶都屬於劇毒蛇。
在那個講究以形補形的年代,廣粵老百姓認為眼鏡蛇厲害在蛇頭,金環蛇厲害在蛇腰,過樹榕則厲害在蛇尾,把三者結合,用一條身體以黃線貫穿的三索線蛇,把這三個厲害之處貫穿起來,便可以達到心肺脾胃腎的祛溼排毒效果。所以五蛇羹的湯底,必須要用這四種蛇的蛇骨。
雖說在今天的醫學看來,這個概念心理安撫作用遠大於其療效。但如此做出的湯,至少其鮮美是普通蛇羹所遠不可及的。
四蛇蛇骨配上竹蔗陳皮,先熬出精華,再兌入老雞火腿精肉熬成的雞高湯。比例要做到保持雞湯的鮮,卻不蓋過蛇骨湯的醇,這一步是至今無外人可仿製太史五蛇羹的重要原因。
燉湯所用蛇骨肉全部丟棄,用新混合的高湯再燙熟新鮮的水律蛇肉。這時的蛇肉,鮮嫩彈牙,同煲好的鮑魚,雞肉,冬菇,花膠,冬筍一起切成髮絲般的細絲,加入高湯中勾薄芡。最後撒上髮絲細的檸檬綠葉,白菊花瓣兒和炸薄脆,就是一碗人間難得的太史五蛇羹了。
今天博愛堂的太史五蛇羹已是改良版本,江太史家廚嫡系徒弟已於幾年前離職*Facebook
恆生銀行大廈裡的博愛堂,正是正統太史五蛇羹最後出現在福斯視線的地方。那裡的主廚李煜霖,作為江太史最後一任家廚的徒弟,曾經在一個又一個深秋季節,把張成家處理的五大活蛇製作成那道名叫“太史五蛇羹”的絕世美味。
3在天香樓帶火大閘蟹之前,香港金融中產階級入秋後見面打招呼,基本都是以“食咗蛇未?”開始。
那時的蛇行現在天的大閘蟹一般如日中天。一碗叉燒飯三毫錢,一碗蛇羹要七毫;普通老百姓一天賺5塊,一個蛇膽最便宜也要10塊。
蛇行不怕沒得賺,一年裡只營業半年,秋季開始,冬季過年後就結束。另半年各種休息玩樂。
然而世上總有新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大閘蟹的興起,帶走了一半蛇行的高檔客源;進出口活物越來越嚴格的限制,和越多蛇類晉升保護動物,讓活蛇價格飆升;最後果子狸和SARS的致命一擊,讓這個曾經不可一日的行業,進入即將淘汰的邊緣。
蛇行光輝年代,廣東市市長宴客的地方都是蛇行*蔡忠植 | 攝
已經60多歲的張成很難過,自己學了一輩子的劏蛇手藝,可能終究是要失傳了。
“其實現在繼續做蛇,已經沒什麼賺錢的機會了。入秋一般一天能賣個200多碗,夏天就連房租都賺不出來。我老婆都勸我可以不做了,但還是捨不得。”
“畢竟這裡面,有我的一輩子啊。”張成說。
頭圖來自:米其林指南
本期聊天
你吃過最勇敢的食物是什麼?為什麼會提起勇氣去嘗試?跟風味君嘮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