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下小麥麵粉筋度大,慈禧吃後賜龍鳳旗一面,別的小吃你知多少?
(中國特色小吃百佳縣之23——陝西省岐山縣)
岐山縣以境內有“岐山”而得名,始建於隋開皇十六年(596年),隸屬於陝西省寶雞市,地處關中西部,寶雞市境東北部。總面積 856.45 平方公里,總耕地 53.3 萬畝。
一、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岐山縣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發祥地,是《黃帝內經》、《周易》誕生之地。歷史悠久,享有“青銅器之鄉”、“甲骨文之鄉”、“中國千年古縣”、“民間藝術之鄉”和“陝菜之鄉”、“轉鼓之鄉”的美譽,文化旅遊資源豐富,獲“第20屆亞洲旅遊業金旅獎·最具特色魅力旅遊目的地”、“中國最具魅力文化休閒旅遊縣”等榮譽。
岐山是一座美食之城,是全國500個糧棉大縣和陝西省商品糧油基地縣,被譽為“陝菜之鄉”“中國臊子面之鄉”。岐山地處“八百里秦川”臺原之處,土層深厚,小麥收穫期少雨而不易變質,小麥麵粉筋度大,不易斷條,是空心掛麵等麵食效能獨特的主要原因。"神來之食"臊子面列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寶雞入選全國最美食城市,被《鳳凰衛視》、《舌尖上的中國》等國家級媒體專題推介。
西周形成的飲食文化禮儀,大都被歷朝歷代所因襲傳承,岐地乃淵源之地,得風氣之先,受各種飲食禮儀的浸潤,形成了獨特的名吃佳餚及深厚的飲食民俗禮儀文化積澱,使濫觴於本土的食禮在社會實踐中不斷得到完善。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人們創制出以臊子面為代表的百餘種風味飲食菜點,不斷傳承和發展周禮中飲食禮儀習俗,逐漸形成整套豐富細膩的飲食禮儀,蘊涵著深厚的孝、德、仁、和、義等理念。細數種種飲食禮儀,滲透於岐人的飲食生活習慣中。
二、飲食文化饗宴飲食禮儀,這一禮儀在岐山名吃臊子面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岐山人吃麵之前,有一項神聖的程式,那就是潑湯。第一碗臊子面做好後,端到大門口,依次在門墩石邊、土地神靈堂前、財神靈堂前、灶神靈堂前潑湯,意味著天地祖先已經吃過了,這時候人們才能動筷子。這種吃法源於中國古代的“餕餘之禮”,“餕餘之禮”就是“吃剩之禮”。由小字輩端出門外潑兩次湯,象徵祭祀天神地神,剩下的湯成為“福把子”,潑向正堂的祖靈牌位以示懷念,然後才上席,並按輩數和身份依次上飯。“竣餘”的“餘”字之意為湯要回鍋。因此,只吃面,不喝湯,是當地人約定俗成的飲食規矩。
節日飲食禮儀。特定的節日吃特定的食物,已成為一種飲食禮儀。重要節日早餐必是臊子面無疑,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節吃冷飯,五月端午吃粽子,中秋食月餅,臘八喝臘八粥,辭歲吃餃子等習俗,家家如此,形成了頗具特色的節日飲食禮儀。
待客之禮。宴請客人之時,岐人在飯菜種類、質量檔次等方面會進行精心選擇,不怠慢客人。開宴前主人要將重要賓客介紹給大家,並致簡明熱情的祝詞;開宴時主人要親自斟酒,按順序向長輩和客人敬酒;向賓客敬菜時,注意客人的飲食愛好,避免讓客人尷尬;主人不能先於客人放下碗筷;不能把自己已抓取的飯再放回食器中去,不能吃得嘖嘖作聲等。
入席之禮。不管賓客之宴還是家宴,講究尊重長輩和盡孝道。宴席的排座是以長為先、師為先、遠為先的原則,即按輩分排座,家庭教師要優先入座,遠道而來的親戚朋友要優先入座;對待家境貧窮的親戚和朋友更要格外照顧,主人在席間與其交流的時間要長於他人,敬酒次數要頻於他人,並有意識地向客人介紹他們的“絕活”,如棋藝、書法、唱功等,以獲得眾人的讚賞和尊重。
飲酒之禮,岐山民間飲酒習俗歷代傳承著西周的禮儀風俗。首先作為祭祀之飲,凡逢重大節日,先用酒祭天、祭地、祭祖先;再者作為宴請之飲、凡家中喜慶及喪葬之事,要設酒款待賓客;作為節日之飲,如逢春節期間大年三十晚上,同族人歡聚一堂共同飲酒,長輩遞酒給晚輩時,晚輩要起身向長輩致拜禮,之後方可接酒,長輩則要對晚輩的拜禮表示不敢當,這樣晚輩才能返回席上喝酒。長輩如果向晚輩遞食物,後者不可推辭。
飲茶之禮。岐山民間把沖泡茶水叫“潑茶”,把飲茶叫“喝茶”。家中來客,壺杯必先用水沖洗一遍,以示潔淨。每逢喜慶、喪葬大事,主家大門口必置茶爐,設幾擺凳,由年長者專門以茶水招待賓客。
岐地在食俗中,還有許多禁忌,如忌用筷子敲空碗;忌把飯菜掉到地上,用腳踩踏;忌一支筷子吃飯;忌吃饃剝皮;忌臥姿吃飯;忌紅白喜事宴席上打碎餐具等。這些禁忌,有的寓含著禮儀之舉,有的則蘊藏著對糧食的珍惜。
三、著名人物周文王
周文王姬昌是西周的奠定者。在商紂王時為西伯,是三公之一,姓姬,名昌,又稱周侯、西伯、伯昌、姬伯,文王為其死後追尊之號。他生卒年不詳,傳說活了97歲,任周族首領5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孔子稱文王為“三代之英”。武則天稱制時自稱武家為姬昌後代,追尊周文王為始祖文皇帝。
周武王
周武王姬發是周文王姬昌與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陝西岐山)人。姬發繼承父親遺志,於前1046年消滅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能,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
周公
周公姬旦,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周公為後世為政者的典範。孔子的儒家學派,把他的人格典範作為最高典範,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終生倡導的是周公的禮樂制度。
李淳風(602—670年)
唐代傑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岐州雍人(今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唐初曾任太史令,是中國古代科學家和歷史文化名人。李淳風自幼聰慧好學,博覽群書,尤其精通天文、曆法、數學、陰陽學等。李淳風是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科學家。他在世界最早的氣象學專著《乙已佔》中,把風分為8級。1000年後,英國學者才在《乙已佔》的基礎上,把風力劃分為零到12級。
四、岐山特色小吃岐山擀麵皮
岐山擀麵皮是陝西省岐山縣附近特產,在周邊地區亦有產出,可味道最地道應還是在岐山縣。其形似寬面,幾乎透明,津而耐嚼,再同潑油辣椒,鹽水,香醋等調料加以調和,口感極佳。當地人在夏日經常將其當為主食,就是在寒風泠冽的冬天也是桌上佳品。
岐山鍋盔
陝西鍋盔的製作可追溯到商周時期,相傳周文王伐紂時鍋盔就被用做兵士的軍糧。鍋盔最初不叫鍋盔,因其外形酷似樹墩的橫截面,因而被叫做墩餅。當時秦軍的攜帶方式也很獨特,兩個墩餅為一組,在每個墩餅上鑽兩個眼兒,用牛皮繩繫好,前胸、後胸各搭一個。這一特殊的攜帶方式在突遇作戰時,墩餅竟成了單兵護具,起到了盔甲的作用。更難得的是,敵軍射過來的箭,紮在墩餅上,被秦軍士兵拔出來後,又可用來射殺敵軍。墩餅能“吃箭”,也成了秦軍獲勝的一大法寶。而後士兵們便把墩餅喚做“鍋盔”,即用鍋烙出來的硬麵盔甲。“鍋盔”也由此而名聲大振。
岐山鍋盔(烙饃)歷史悠久,製作工藝精細,素以“幹、酥、白、香”著稱西府。
唐、宋以來,岐山城多驛店,客商東來西往,北上南下,岐山鍋盔作為客商的攜帶乾糧已遠走他鄉。
岐山油酥鍋盔是在傳統鍋盔的基礎上,經反覆試驗,用現代電烤箱適溫調整下,使調料充分隨溫而散發出來的,質感硬食之酥口味香醇存放持久等特點.而深受岐山人對外饋贈送禮外出旅遊之佳品.
本品採用傳統槓壓工藝.調味品選用傳統配方調和而成.不含任何食品新增劑選用岐山傳統小麥上好精麵粉大油作料調和而成食之放心安全是純真綠色食品。
岐山掛麵
岐山地區,過去凡逢年過節,走親訪友,人們都喜歡用掛麵作為禮品。岐山掛麵在三十年代曾參加過美國舊金山舉辦的“萬國博覽會”並獲獎。清朝光緒二十六年七月,慈禧逃亡西安後,岐山地方官員為了獻媚取寵,將掛麵作為貢品,敬獻給慈禧太后,慈禧品嚐後,讚不絕口,隨賜龍鳳旗一面,懸掛在岐山縣衙。看來,岐山人把掛麵作為一種珍貴的禮品,有著一定的講究和來源,是周部族禮儀的延續和發展。
岐山掛麵用當地優質小麥為原料精加工而成。製作工藝獨特,麵條中空、白細、耐煮、味香、食用方便,是民間交往的禮品和招待食物,也是耐放常備之泡麵食。岐山掛麵以岐山小營村的產品為代表。
2001年1月7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溫家寶來到小營村考察,現場觀看了掛麵加工的製作過程後,溫家寶稱讚說:“這是一項能夠使群眾脫貧致富的好產業”。如今,當地農村已形成手工掛麵加工基地,產品包裝考究,便攜耐存,行銷省內外。岐山空心掛麵不但銷售到黑龍江、新疆、寧夏等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還出口俄羅斯、越南等國家。
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為陝西面食和西府麵食一絕。這種面用手工擀制,料精味美,名噪三秦,譽滿西北,聲播神州。
岐山臊子面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九字令:“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薄、筋、光”指麵條之質;“煎、稀、汪”指湯水溫度要高,面少湯多,油、肉要多;“酸、辣、香”指調味之美。
岐山臊子面與一般麵條不同,薄如蟬翼,細如絲線,滾水下鍋,蓮花般轉,撈入碗中一窩絲,澆上臊子湯,只吃麵條不喝湯。關中西府人,村裡唱戲,或婚、喪、嫁、壽等紅白喜事,或逢年過節,或走親訪友,都用臊子面款待賓客。臺灣師範大學教授趙寧博士,在《趙寧留美記》一書中讚揚“岐山臊子面”“精彩無比”,並奉勸“讀者諸君,沒有嘗過的,趕緊拜訪陝西鄉黨,討來吃吃。天下美味,不過如此”!
肉夾饃
2016年1月,肉夾饃入選陝西省第5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肉夾饃”是典型的古漢語,是賓語前置,意為"肉夾於饃中","肉"前置是起強調作用。另一種說法是,一開始人們是叫"饃夾肉"的,但陝西方言"饃"與"沒"同音,所以"饃夾肉"聽起來像"沒夾肉",於是就只能叫"肉夾饃"了!陝西地區有使用白吉饃的"臘汁肉夾饃"、寶雞西府的肉臊子夾饃、潼關的潼關肉夾饃。其中的臘汁肉,相傳戰國時已有製作,相沿成習,流傳至今。在《周禮》一書中提到的"周代八珍"中的"漬"就是它。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的"臘肉"製法,與現代臘汁肉的製法基本相同。
蜂蜜涼粽
主要原料:糯米、蜂蜜、紅棗。
色味:形似菱角,白瑩如玉,筋軟涼甜,芳香可口,沁人肺腑。
食補價值:溫補脾胃、補血安神等。
製作方法:用竹葉、葦葉將糯米包成三角錐體上鍋蒸熟。
牛羊肉泡饃
據史料記載,牛羊肉泡饃是在古代牛羊羹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的,西周時曾將牛羊肉羹列為國王、諸侯的禮饌。到了隋朝,出現了“細供沒忽羊羹”(謝諷《食經》)。此當為最初牛羊肉羹和麵食混作的烹調形式。據傳,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唐朝軍隊與借來的“大食”軍隊從涼鄯平息了“安史之亂”,“大食”兵行軍打仗時常攜帶一種叫“飥爾木”的類似“饢”的食品,行軍打仗曠日持久,士兵攜帶的“飥爾木”常變幹變硬難以下嚥,他們就拌以羊肉和羊肉湯食用,這就是“泡饃”的雛形
biangbiang面
面“biang——biang——面”,即面與案板碰撞發出的聲音。biangbiang面之名也由此而來。
傳說,古時有個窮困潦倒的秀才要進都城咸陽考試,飢腸轆轆之時他剛好看到前面有一家麵館,裡面“biang——biang——”之聲不絕於耳,秀才不由得踱步進去。他與店小二商量:“小二,你家這面何名?”答曰:“biangbiang面。”秀才問:“biangbiang字咋寫?”見店小二答不上來,秀才頓時有了主意,他說:“小二,你與老闆商量過,本人今天沒錢,可否寫出‘biangbiang’二字,換這碗麵吃?”店小二頃刻間回來,說:“對。”
秀才筆走龍蛇,一邊寫一而歌道:“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邊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加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掛麻糖;推了車車走咸陽。”一個字,寫盡了山川地理,世態炎涼。秀才寫罷擲筆,滿堂喝彩。從此,“biangbiang面”名震關中。
攪團
據說是諸葛亮屯兵西祁(今寶雞岐山一帶)發明的。攪團作為一種粗食,在耕作方式落後、作物產量不高的歲月,豐富了秦人飲食,調節了秦人生活,滋潤了秦人口舌,還助秦人節約了食糧,保證有限的口糧,能讓青黃相接。所謂攪團,在關中,是把玉米或高粱精粉,細細勻勻地撒進滾水中,邊撒邊攪邊加熱至熟、黏、稠、軟、筋、光的糊狀,兌上調和,以飽口福,以裹飢腸的吃食。陝北多用蕎麵,陝南多用洋芋。
岐山醋粉
醋粉是淋完醋後的醋糟沉澱物,主要成分為玉米、大麥、小麥、高梁、麩皮、豌豆。這種沉澱物當地人稱為醋渣。因為透過發酵,又由各種糧食混合而成,所以更符合現代人們粗細搭配,糧豆結合的健康飲食標準。
岐山酸辣醋粉是天然的食療保健食品,能促進食物消化、增進食慾,具有殺菌防腐、降血壓,預防動脈硬化、等作用。將蒸好的醋粉切成條狀,加入鹽水、醋、蒜泥,氽水後的菠菜、豆牙和幹辣椒麵,用熱油熗出香味,攪拌均勻,便是久負盛名的陝西名吃——酸辣醋粉。辣而不燥、酸而不烈,蒜香濃郁、酸辣適口,營養豐富,被喻為神來之食。
陝西岐山縣的美食小吃就介紹到這裡。由於這個地方的美食小吃太多,不能一一介紹。這裡只是挑選了一些個人認為比較好吃的美食小吃,就算是先給大家報個簡單的美食資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