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家常版蘋果派,不需要特別的手法與技巧,也用不到任何模具和壓派石。你甚至還可以根據自己手邊的材料,將食材清單中的一些材料省掉不用,同樣可以做出酥軟好的蘋果派。
比如檸檬是用來中和白糖過甜的,如果你是一位比較喜甜的朋友,可以減少檸檬汁的用量,或是完全不用也可以。而肉桂粉的使用是比較傳統的美式甜點的用法,它可以讓你的派餡更好加看,如果你不喜歡這種味道,也完全可以省略不用。
晨光這款蘋果派的餡料炒制比較簡單,最主要的是派皮的製作,主要能控制好製作房間的溫度,讓派皮中的黃油不會在你的手中出現融化的情況,那麼這款蘋果派幾乎是一個不會失敗的甜點。
食材清單中筋麵粉 × 215克食鹽 × 4克無鹽黃油 × 153克冰水 × 80克蘋果丁 × 1個(300-350克)檸檬 × 1個白糖 ×85克無鹽黃油 × 50克肉桂粉 × 10克玉米澱粉 × 20克詳細烹飪步驟-= Step 01 =–
將蘋果洗淨、削皮後,切成2釐米左右的小丁備用;將檸檬榨出汁後,濾掉果核和果肉纖維後備用。
-= Step 02 =–
將蘋果丁、檸檬汁、白糖、肉桂粉、50克無鹽黃油全部加入鍋中。
-= Step 03 =–
用中小火加熱,直到鍋中的無鹽黃油完全融化後,繼續煮到鍋中湯汁只有薄薄的一層。
-= Step 04 =–
先關掉爐火,將玉米澱粉分次加入鍋中,並將其與鍋中食材翻拌均勻。
-= Step 05 =–
重新開火,繼續煮到鍋中湯汁幾乎沒有,只有少量能裹在蘋果丁周圍,即可出鍋備用。
-= Step 06 =–
將食鹽與中筋麵粉混合後,倒在操作檯上,與大小切成2釐米左右,153克無鹽黃油粒混合在一起。
-= Step 07 =–
將裹上面粉的黃油顆粒快速在操作檯上搓成片狀,再用刮板將其刮起來。
-= Step 08 =–
在搓完的黃油麵粉堆中間挖一個洞,將冰水倒進去,藉助刮板將其混合到大至無干粉的狀態。
-= Step 09 =–
用刮板將麵糰多次切成兩半,再按壓在一起,直到變成一個沒有多餘顆粒在外面的完全面團。
-= Step 10 =–
將麵糰入進保鮮袋中,入進冰箱冷凍20分鐘,讓其重新變得稍硬一些。
-= Step 11 =–
在冷凍後的麵糰上撒一些乾麵粉,用擀麵杖將其擀平。
-= Step 12 =–
用刮板將擀平的麵糰對切成8塊,摞起來用手壓薄。
-= Step 13 =–
撒上些許乾粉後,再用擀麵杖將麵糰擀平、擀薄到1-2釐米後,放進保鮮袋,送入冰箱冷凍20分鐘。
-= Step 14 =–
將冷凍後的麵糰從冰箱中取出來,再次用擀麵杖擀壓到0.3釐米的厚度。
-= Step 15 =–
用披薩切刀將麵糰切成一個大致的圓形,將厚薄不均勻的地方再次擀平。
-= Step 16 =–
將涼透的蘋果派餡倒在派皮上,將派皮對摺起來,將邊緣用手壓緊,再用披薩切刀修掉多餘的派邊。
-= Step 17 =–
用手指將派皮的邊緣折出花邊,將蘋果派移至烤盤
-= Step 18 =–
用鋒利的刀在蘋果派的表面斜割幾刀,將派皮劃開。
-= Step 19 =–
在蘋果派的表面刷上一層蛋液,將烤盤送進230℃預熱的烤箱中層,以220℃烘烤30分鐘。
-= Step 20 =–
烤至派皮上下顏色一致後,就可以將蘋果派取出烤箱了。
-= Step 21 =–
待到蘋果派完全冷卻後,就可以切開食用啦!
要點與小貼士-= Tips and Point 01 =–
蘋果儘量選擇比較脆口的品種,因為在炒制過後,蘋果丁會變得非常軟,如果選擇沙口或偏軟的蘋果,煮制過後的口感會變得比較差。另外,在切丁時大小盡量控制在2釐米左右,同樣是因為煮制過後蘋果丁會變小,大一點的口感吃起來會比較好。
-= Tips and Point 02 =–
玉米澱粉加入鍋中時,最好是分兩次加入,少量加入澱粉可以減少因高溫導致澱粉顆粒表面快速糊化,形成無法化開的顆粒,這樣在烤制過後會比較影響口感。
-= Tips and Point 03 =–
需要搓成片狀的無鹽黃油,在使用前儘量讓其保持在一個偏硬的狀態,但還要能將其壓碎,這樣才能讓其與麵糰混合後,能形成酥皮的狀態。另外在操作黃油與麵糰時,儘量讓室溫保持在一個較低的狀態,如果操作中黃油開始有粘手或融化的情況,可以將黃油放進冰箱降溫後,再繼續操作。
-= Tips and Point 04 =–
烤箱一定要提前預熱到指定的溫度,刷完蛋液後馬上送進烤箱烘烤,如果長時間無法進行烘烤,一定要將蘋果派放進冰箱存放,防止派皮融化。
晨光碎碎念如果你喜歡晨光的食譜,還請為晨光點一個小小的"贊"!這是對晨光最大的鼓勵與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