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在推送前兩篇文章後,陸續有同好表示受益良多,但也有焦慮說,James你是做精品咖啡培訓業務,免費寫這樣的乾貨真的好嗎?

說實話,一開始我也是有疑慮的,直到我學到一個概念:以教為學,把教學作為過程,反過來幫助自己再一次學習。

有時候當你認為搞懂一個概念後,可以試著去講述給別人聽,一旦發現自己述說不清,或被提問後各種卡殼時,那可能你對這個概念還不夠透徹,需要繼續自我總結整理,直到可以流利表

在第一篇文章中我們提到一個概念, 咖啡機的萃取系統

那我們暫且忽略 預浸、變壓 這兩項“外掛”,以咖啡機最基礎的功能為前提,我把他拆分成三個部分來舉例說明,分別是:

1. 出水口設計 & 分水網設計

2. 粉碗造型設計

3. 出水量設計

在第二章裡,我向大家解釋了不同 粉碗造型設計 都會造成哪些影響,以及你需要針對的萃取方案,那在本篇中我再來解釋第三個部分。

出水量設計

這個可能是大多數咖啡師從未注意到的方面,出水量的大小,可以在很大層面決定咖啡機萃取效率的能力。

相對於分水網與粉碗相比,出水量是咖啡師們唯一無能為力的部分。

在我多年的培訓生涯中,操作過很多品牌的咖啡機,有些機器看似高階但非常難駕馭(萃取不穩定),有些機器看似廉價但萃取品質卻出奇穩定(這個問題一直困擾我多年)

而在某一天我無意中發現機器品牌不同,出水量竟然相差甚遠,即使同一品牌的機器,型號不同,出水量也完全不一樣,例如 La Marzocco Strada 和 La Marzocco Linea PB 完全就是兩個水量區間(不得不說,能完美駕馭 Strada EP 的咖啡師,其技術能力不是一般的強悍)

當意識到出水量的問題後,我開始不斷測試,發現不同型號的咖啡機會得到不同的資料,但基本都在某個水量區間內。

經過統計後,我把它們分成了三個水量區間,並給出了自己的分析:

低出水量設計 80g以下

(高萃取率的出水量)

當你用低出水量設計的咖啡機來製作濃縮時,會驚訝的發現,萃取率經常可以拉的很高,遇到類似的機型時,門店使用的咖啡豆就可以選擇淺烘豆,高萃取率的濃縮不容易出現不悅的尖酸和鹹味,甜感與風味就能被完全開發出來。

但若你反其道而行,使用深烘焙的豆子,每次得到的總是揮之不去的苦焦味也就不奇怪了。

中出水量設計 80g~ 90g

(最容易除錯的出水量)

中出水量機器是我個人最喜歡的機型,因為我可以方便的通過一系列器具(粉碗、粉錘等)增減萃取率來達到我想要的濃縮狀態,以便更適合門店的黑咖啡類產品與牛奶咖啡類產品,有趣的是,中出水量設計也正是市面上大家口碑最好的幾個常見機型。

在操作這類機型時,即使烘焙度不合適,你也可以通過簡單的更換粉碗大小,來找到最佳出品策略。

說個題外話,現在很多咖啡館只用一款咖啡,來出品店內所有的黑咖啡與牛奶咖啡類產品,那咖啡師在調磨時只能妥協某一方,沒有兼得的解決方案。

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精品咖啡館會使用兩臺磨豆機,來分別研磨不同型別的咖啡豆,淺烘焙SOE出品濃縮&美式、中深烘焙出品牛奶咖啡。針對不同產品來選擇相應的咖啡豆,這樣才更為合理不是嗎?

高出水量設計 120g

(低萃取率的出水量)

我最怕遇到這樣的機型,著實讓我頭疼不已,高出水量往往意味著更大機率的“通道效應”。

那為了避免通道,現在的廠家都會採用大粉碗的配置,但當粉碗增大後,相應的粉量也會增加,結果導致萃取率更難提高。

所以當你的門店使用此類機型配以淺烘焙咖啡時,總是覺得濃縮酸鹹無比也就情有可原了。

結果咖啡粉量減了又減,粉水比越拉越大,終於調試出酸甜平衡點,卻又無奈的發現觸感與濃度全部被犧牲掉了。

所以這時門店的用豆應換下思路:使用更易萃取的咖啡豆,追求前段有效物質,以濃郁圓潤口感為目的,那選擇中深烘焙的咖啡豆,就是匹配高出水量機型的最佳策略。

PS:如何測出水量?

1. 把衝煮頭空放水10秒

2. 接在一個空杯後稱重

3. 套用以上三個水量區間即可

總結

我們拋開磨豆機、水質、各種器具所帶來的影響外,這臺咖啡機在不使用預浸、變壓這兩項“外掛功能”的初始狀態下,能把咖啡粉中的有效物質提取出多少百分比?

如果你有做萃取率統計的話,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若我們把這麼多因素整合成一個萃取系統來看,原來咖啡機可以被歸為兩類:高萃取率系統 & 低萃取率系統

當你購買了一臺 高萃取率系統 的咖啡機時,你還在來回折騰深烘焙咖啡,抱怨濃縮澀苦,怎樣除錯都不好喝時,有時候並不是咖啡豆的錯,你可能需要根據自身硬體的特性重新來選擇咖啡豆。

反之當你購買了一臺 低萃取率系統 的咖啡機時,跟風使用淺烘SOE,想做出酸酸甜甜,風味爆棚的濃縮也是給自己出難題。這時選擇深烘焙咖啡,主打牛奶咖啡品類,也許是更匹配硬體特性的選擇。

寫在最後

可能有人會問,為何文章中沒有談論到 “變壓” & “預浸” 的影響?

這又是另外兩個改變萃取認知的新課題,以後有機會我會另開篇幅來闡述。

在 淺談咖啡機之"萃取系統” 這個系列篇幅裡,我試圖換一個視角來給大家解釋影響萃取方案的硬體要素,只有了解自己的裝置,方能從源頭來做出更匹配、合理的萃取方案,而不是用同一個引數,人云亦云的在不同特性的機器上做簡單複製。

萃取真的是很有意思,當你了解越多,反而越不敢說自己完全搞懂了,往往認知維度不同,在看待同一事物時,解題思路也就全然不同。

從一個概念裡舉一反三,能做全方位的思維推導,是我一直在追求的高階段學習方式。

相信在讀完三篇全文後,你已經擁有了一個新的萃取視角。

最後祝各位 Barista 們在萃取上更上一層樓!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四好鮮果:四種梨的做法,助你遠離秋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