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總去同一家咖啡店喝同樣的美式咖啡,或許就會發現其中味道的變化。有時候似乎味道更好?有時候可能不盡如人意。
是換豆子了嗎?還是今天的咖啡里加了雙份的“愛?”又或者是水溫、天氣、你自己的味蕾狀態、心情、運勢、或者別的什麼因素呢?
咖啡的品種、產地、烘焙和水化學,對品質的影響比例。
撇開那些影響你主觀感受的,千奇百怪的原由。哪怕製作這杯咖啡的大多數條件基本一致,比如裝置設定、咖啡豆、環境、咖啡師,還有一樣多的“愛”,在一杯濃縮咖啡的萃取過程中,仍然會有某種內在的不確定性。
縮小這種不確定性的範圍,儘量讓每一杯咖啡都能帶來“美好的體驗”,就是無數吧檯手的日常工作。
早期對於濃縮咖啡的描述為:一杯濃縮咖啡大約為20~30g,由10g左右的咖啡粉萃取而成。但實際上,為了符合不同地區的飲用習慣,加之各種新技術帶來的奇思妙想與精巧操作,許多咖啡館的填粉量早就達到了14g到22g(甚至更多),萃取出的濃縮咖啡量除了常見的30~50g左右,也有飆升到100多克的特別出品。
無論採用哪種製作方法,精確測量製作引數都是咖啡出品的保障。水質、研磨度、用粉量、用水量、萃取量、水壓、溫度、等等引數共同影響著約2000多種化學物質的相對比例,好喝與難喝之間,便是這些物質的微妙平衡。
雖然,不太可能會出現巧克力和屎這種巨大的反差。
問題是,研磨出來的咖啡粉並非粗細完全一致,當水流經較細的粉時,粉餅中的一些結塊會導致萃取不均勻(而且粉餅本身就是一個大結塊),一部分的咖啡粉萃取率偏高,一部分則偏低,哪怕是在同樣的萃取引數下(粉量、萃取量、萃取時間),味道仍然會有差異(相同的總萃取率下也會有這種情況)。
那麼如何解決這種問題呢?
一些熱愛咖啡的數學家、化學家們透過數學建模得出了結論,雖然這一點很多咖啡師已經知道了,那就是減少咖啡粉的用量,並且把咖啡研磨得稍微粗一點,原因是:
水可以更快的流過較淺的咖啡粉餅,而較粗的研磨也更易滲透,因此水流和萃取都變得均勻且可預測,最終保證了每次出品濃縮咖啡的一致性。
但這樣就真的可以了嗎?我們都知道,恰恰是因為萃取不均勻,才塑造了一杯咖啡中的複雜風味,比如人們愛喝的手衝咖啡,同樣的豆子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下能夠展現出截然不同的出品,並且都很好喝。
所以他們又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把不同萃取率的咖啡混合在一起的情況也納入模型中來進行味道模擬。
而除了味道之外,從這次的模擬結果中還能得到了一個重要的啟示,那便是咖啡師能夠在不犧牲咖啡質量的情況下,將每杯濃縮咖啡的剩餘浪費縮減25%,這能顯著提高他們的利潤。據模型預測,如果實踐模擬結果所建議的方法,僅美國的咖啡市場每年的節省額就將高達11億美元。
這對咖啡愛好者來說無疑也是一個好訊息。近年來有研究表明,由於氣候變化,60%的野生咖啡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威脅,因此這一發現具有尤為重要的意義。所以最終,減少咖啡的用量不僅能製造出更好更美味的濃縮咖啡,而且也有益於我們的環境。
實驗的原文在這裡,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看看:https://theconversation.com/how-to-make-the-perfect-cup-of-coffee-with-a-little-help-from-science-12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