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紅薯釀白酒,便宜賽草紙、產量賽母豬!

釀酒是以澱粉為原料,透過發酵微生物的作用,使澱粉及糖轉化為酒精的過程。

處於白酒鄙視鏈上端的品牌,大部分都是以米、小麥、高粱等穀物釀造的。但是,以紅薯為原料釀製白酒,卻也有諸多好處。其中最明顯的就是,酒的成本低。並且,以紅薯為原料釀酒,其澱粉利用率和出酒率都比其他穀物高。

吃得少,擠出的奶還多!

紅薯釀白酒看樣子真是很棒棒了!既然有這麼物美價廉的東西,還管它什麼鄙視鏈,吃飽喝足難道不好嗎?

新鮮紅薯

紅薯釀白酒有哪幾步?

紅薯釀製白酒一般分為五步。

第一步是制酒藥,第二步是原料處理,第三步是發酵、第四步是蒸餾,第五步是酒度調整,第六步是貯藏。其中第一、第二步都是準備原材料的過程,第三、第四步屬於真正意義上的釀酒過程,最後兩步則可以看成釀酒後的處理過程。

第一步、制酒藥。

酒藥是澱粉糖化的催化劑。其中含有的糖化菌和酵母菌,可將澱粉質的原料糖化。糖化後的澱粉,經過發酵即可形成酒精。

就類別而言,酒藥可以分為黑、白兩種。

其中,白藥是僅用用蓼草和米糠或米粉為原料配製而成的。黑藥則還需加入陳皮、花椒、甘草、肉桂、蒼朮等藥材。簡而言之,沒有藥材摻入的稱白藥,有多種中藥材摻入的則稱為黑藥。配製黑藥的藥材,少的有十餘種,多的有上百種,各地依當地風俗都有所不同。

酒藥的製作過程嚴密但不繁複。

以白藥為例,一般經過3~4天的保溫培養,加上6天的曝曬,總計9~10天的製作過程即可。時間跨距雖然不短,但是需要的人工卻沒有多少。6天的曝曬使得酒藥變成容易儲存、不易黴變的乾燥物後,將其保存於乾燥處即可。

幾十種中藥材

第二步,原料處理。

紅薯釀酒,原則上要處理的原料只有紅薯,但實際上,其中還有不少輔料需要新增。

比如說,將鮮紅薯洗淨切成碎片後,就需要拌入4%~9%的粉碎礱糠後,才能加熱蒸煮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澱粉膨脹,以利糖化。

而澱粉糖化的過程也沒有那麼簡單,紅薯釀酒一般採用的是“蒸煮-拌藥糖化”的處理方式。

蒸煮時,先在鍋中加入1/3的水。水煮沸後,再將原料分別放到蒸甑的竹簾上。蒸到水汽上升,再加第二層蒸甑。如上汽不均勻,需要在汽弱處加潤溼碎糠,以使水蒸氣均勻分佈。原料全部加好後,便可以蓋上鍋蓋。蒸煮30~40分鐘,至紅薯熟而不爛時,便需取出。

紅薯取出後,應迅速攤在涼蓆或其他物體上,將其拍碎。攤晾時必須迅速,因為後期拌酒藥有溫度要求。具體要求是,待紅薯粉冷卻到38℃時,堆成小堆,進行第一次拌藥;溫度降至35℃時,進行第二次拌藥(每100kg鮮薯用酒藥1kg)。拌藥時也要均勻。到了溫度降至27~28℃時,即可收堆,將紅薯粉堆成高約15cm的小堆。堆高隨溫度變化可以稍有不同,溫度稍高時就堆薄一些,溫度稍低時就堆厚一些。堆好堆後,表面要再撒少許酒藥。

此時要保證堆溫在約24℃,往後便進入糖化最後的保溫過程。

保溫10小時後,當溫度上升到30℃時,要除去一部分保溫材料,以防溫度繼續升高。如果溫度超過35℃,則需要翻拌一次。再經10小時,薯料完全糖化有清香味時,即可進一步發酵。

總結一下,原料處理過程=糖化過程=蒸煮+攤晾+拌藥+保溫四過程。

原料進甑

第三步、發酵。

發酵過程首先是入池過程。

把糖化的原料攤開冷卻,並加進倍量的廢糟(廢棄酒糟)混勻。待冷卻到24℃時,入池鋪平壓實,此時可撒一層廢糟或礱糠,用黃泥封好。也可用木蓋或厚紙板蓋嚴酒池,這樣反而更方便廢氣的收集。酒池中央留3cm見方的排氣孔,以便收集二氧化碳進行綜合利用。

原料入池後,需要嚴密觀察池中的溫度。

原料入池的溫度一般為22℃。入池後每天檢查1~2次。大約3~4天后,溫度升高,酒精發酵旺盛。至溫度開始下降時,即可取出進行蒸餾。正常情況下,一週就可完全發酵。

發酵是否完全,可以根據溫度及排氣情況而定。

原料入池發酵的溫度變化過程大抵如下。8小時後溫度緩緩上升,升到35~37℃時,將維持一段恆溫時間。隨後,溫度開始下降。待降到25℃,發酵完畢。其排氣情況也符合以上規律。在原料入池24小時後,將手放在排氣孔上,可感到有熱氣從中排出。以後熱氣逐漸增加,發酵最旺盛時,手離排氣孔30~60cm處便可感到有熱氣排出。至排氣量減少以至無排氣感覺時,表示已完全發酵。

明代窖池

第四步、蒸餾。

蒸餾是嚴格意義上酒變為成品的最後一步,同時也有需要注意的兩點。

一是,在蒸餾時要視酒醪(水滓混合的酒)疏鬆程度決定是否加用礱糠。紅薯酒醪黏度大,宜加適量礱糠,以免蒸餾上汽不均勻。二是,蒸出的酒因其質量不同,應將頭尾酒分開存放,否則影響品質。頭尾酒可經進一步蒸餾製取成酒。

除以上兩點外,為增進風味和酒香,必須對新蒸餾出來的白酒進行陳釀。

而且,為了除去酒中的雜質和臭味,有時需要在酒中加入0.01%~0.02%高錳酸鉀和0.5%活性炭,放置48小時過濾。需要注意的是,高錳酸鉀用量不能過多,否則有害人體健康。

銅蒸餾器

第五步、酒度的調整。

紅薯酒的製作過程畢竟不是完全自動化、標準化的操作,所以酒精濃度可能會在市場標準線的左右搖擺。為了使酒中酒精含量符合市場銷售標準,應進行酒度調整。如濃度不足。可適量加些食用酒精;反之,如濃度過高,則需加水稀釋。

酒度調整後,即可裝入密封的容器貯藏。這也就意味著制酒的過程結束,進行陳釀即可飲用。

以上就是紅薯酒釀製全過程,你學會了嗎?

醇度計(Alcometer)

參考文獻

[1] 王才. 紅薯製作白酒技術[J]. 農村新技術, 2008, 000(022):58-59.

6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大白菜燉豆腐湯食譜來了!刮油減脂還能暖心暖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