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朋友聚會,上了一道菜叫清蒸蝶魚頭。朋友介紹蝶魚是深淵魚,清蒸蝶魚頭肉嫩味美,建議多吃一點。於是取了些魚肉,吃到嘴裡,感覺確實比較細膩和細嫩。
回來後網上了解一下蝶魚的有關知識,分享給各位已經吃過或者想口味一下蝶魚頭的朋友。
蝶魚的種類超過200多種,分佈在全世界珊瑚礁海區或淺海一帶。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亞附近海域,種類超過60種。在南海,包括臺灣島、海南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及南沙群島,已發現有蝶魚48種之多。蝶魚大部分佈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但也有一些品種只生長在某個較小的鹽度較高(至少是1.025)海區裡,如紅海紅尾蝶(C·paucifasciatus)等。
蝶魚的體色變化小,在生長過程中最多失去一點一線而已,不像棘蝶魚類幼魚和成魚的形態完全不同。而且這一科魚每種蝶魚都有自己的體色,屬種鑑定或潛水辨認比較容易。蝶魚中的許多種類在背鰭後端靠近尾巴處有一個黑色眼狀斑,稱為偽眼,而它的真眼常有一條橫紋穿過,遮蓋了眼睛。它們擁有美豔的體色 ,嬌美的輪廓,蝶魚兩側扁平橢圓的體型,再加上既尖又小的嘴巴,正符合其天然處所環境—珊瑚礁,它們利用身體扁平細瘦的特徵 ,穿梭於珊瑚礁岩縫中,而身上的花紋恰好作為掩飾,保護自己,許多蝶魚尾部有一似眼的黑圓斑點,那是它們用來誘騙攻擊者的假眼,作用在於讓攻擊者錯誤的攻擊其背鰭有堅硬背鰭刺端,以保護自己。蝶魚的地域性不是很強,雖有時爭鬥,但並不會經常發生。食性以藻類,海綿珊瑚為主,有些品種也可會吃一些小動物類及浮游生物。
常見的蝶魚種類有單斑蝴蝶魚、格紋蝴蝶魚、絲蝴蝶魚、羽紋蝴蝶魚、馬伕魚、華麗蝴蝶魚、黃頭蝴蝶魚、黑背蝴蝶魚、約翰蘭德蝴蝶魚等。
單斑蝴蝶魚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和日本、中國南海、臺灣及菲律賓等地體長10~15cm, 卵圓形側扁。頭部三角形,嘴尖,眼睛位於身體前端。眼睛有一條黑帶 ,背部中央有一個橢圓形黑斑,體色金黃,各鰭金黃色。飼養水溫27℃~28℃,海水比重1.22~1.023,海水ph值8.0~8.5,海水硬度7~9度,海水中亞硝酸鹽含量低於0.3mg/L。餌料有冰凍蝦肉、水蛆肉、海水魚顆粒飼料等,喜歡啄食軟珊瑚等無脊椎動物。
單斑蝴蝶魚
格紋蝴蝶魚生活在珊瑚叢中的美麗觀賞魚之一。特點是體側扁。吻尖,前端稍向前突。體被弱櫛鱗。體側鱗片的邊緣具暗色線紋,互相連結呈網紋狀。頭部有一條黑色橫帶,沿背結鰭部有一黑色縱帶,尾鰭有一黑色橫帶。體長約50 mm左右主要分佈在熱帶太平洋暖水區。我國僅見於南海stxy
格紋蝴蝶魚
絲蝴蝶魚是生活在珊瑚叢中的美麗小魚。體卵圓形,體側扁。吻較長,圓錐狀。背鰭部有絲狀延長條,在其下方有一 個大於眼徑的眼狀斑。頭側有一橫帶穿過眼徑 。體側上部有 7~8 條斜線紋與腹側的 9~10條斜線紋呈直角相交。尾鰭後緣截形或略凸。體長65 ~ 145mm。分佈於熱帶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水區。我國見於南海 。
絲蝴蝶魚
羽紋蝴蝶魚是暖水性小型美麗蝴蝶魚,體長一般100mm左右。背鰭鰭棘14根,鰭條部後緣尖凸。頭部有一穿過眼徑的橫帶。體側有多條羽狀斜帶。臀鰭有4強棘。尾鰭寬,呈截形。棲息於水溫較高的珊瑚礁海域,我國見於西沙群島。分佈於印度洋和太平洋南、北迴歸線之間。我國產於南海 。
羽紋蝴蝶魚
馬伕魚俗名關刀蝶 。背鰭第四鰭棘及鰭膜呈長鞭狀。兩眼間具黑色橫帶體側具2條略斜向後方的黑色橫帶。體長20cm。分佈地區:南沙群島、西沙群島、臺灣海峽、非洲東部及夏威夷海域 。
黑白關刀蝶
華麗蝴蝶魚是珊瑚礁中的美麗小型魚類。體長80~120mm,較少見。體側扁,呈卵圓形。體被較大櫛鱗,側線不完全。頭部具1黑色橫帶。體側前部與後部暗色斜紋斜向不一 致,前部向上斜,後部向下斜,另外背鰭基部黑色縱帶與尾柄帶相連。尾鰭亦具2條黑橫帶。分佈於熱帶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水區。我國見於南海 。
華麗蝴蝶魚
黃頭蝴蝶魚主要生活於珊瑚礁區。該魚體長最大可達 20cm。魚體較寬,吻長而尖。頭部前緣到腹部邊緣、背鰭及臀鰭為鮮黃色。眼上有1條深色條紋貫穿,眼部周圍為淺藍色斑塊,鰓蓋後部有1條黃色條紋。軀幹部為白色,生有一些“V”字形橫紋。尾鰭為半透明狀,尾鰭及尾柄邊緣為黃色。分佈於印度洋 。
黃頭蝴蝶魚
黑背蝴蝶魚棲息於礁盤淺水內的小型魚類。體長511cm。吻稍突出。體色黃,背側黑色,頭側有一條窄的黑色橫紋穿過眼睛,尾鰭中部也有1條黑色橫條,尾柄上、下個具1個小黑斑 。體側各鱗具小黑點,形成多條有規則的斜紋 。主要分 佈於熱帶印度洋和太平洋淺海,我國見於南海
黑背蝴蝶魚
約翰蘭德蝴蝶魚主要生活在珊瑚礁區附近。該魚體長可達13cm。體色為白色。背鰭下方有一黑帶直至尾鰭基部,黑色,蓋後面有一黑色條紋。各鰭為淺黃色 。
約翰蘭德蝴蝶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