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完冬至的你們有沒有吃餃子呢?每逢農曆冬至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一起包餃子,然後開開心心的圍著一個飯桌吃餃子,閤家歡樂的場面顯得十分熱鬧,也非常幸福。
冬至吃餃子似乎成了一種傳統文化習俗,儘管地域有差異,文化有差別,但是在冬至吃餃子這一點上,大家卻總是不約而同,不過冬至為什麼一定要吃餃子呢?
這一方面就源自於人們的一種信念;
另一方面與古代流傳下來的故事有關。
有的人認為,餃子的形狀像元寶,有著發財的寓意,因此在他們看來吃餃子寓意著以後將會財源滾滾;
而另一些人則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的事情,因此,他的“祛寒嬌耳湯”也被人們沿襲至今,因此便有了“冬至不吃餃子,耳朵就會被凍掉”的說法。
源自於上述兩種原因,人們便相繼有了在冬至吃餃子的習慣流傳至今,傳承這種傳統習俗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了。
前面講了這麼多關於冬至吃餃子的事情,所以大家應該猜的到今天要講什麼了吧?沒錯,今天要講的就是跟餃子有關的內容,“水餃巨頭”倒了?曾經火遍大江南北的“大娘水餃”,為何突然間沒落了?這其中的前因後果到底是怎樣的呢?接下來這讓瓶子帶大家瞭解這件事情背後的真相吧!
專心做水餃,用實力說話大娘水餃的前身常州商業大廈美食園,該美食園於1996年由其創始人吳國強創辦,剛開始吳國強從東北找來了一位大娘,負責美食園裡面的包餃子,而他自己負責做餃子的餡料,但是萬萬沒想到,他的水餃生意從此便開始了嶄新的階段。
因為其獨特的餡料調配,使得餃子的風味十分獨特,許多人都慕名而來,為的只是想要嘗一口這獨特的餃子。去到美食園的顧客基本上都是為了水餃而去的,因此,吳國強將美食園正式改名為“大娘水餃”,從此便走上了經營水餃生意的道路。
看到如此紅火的水餃生意,力爭上游的吳國強想要將自己的水餃做成一種品牌,於是他開始嘗試各種餡料配方,無數次的嘗試之後,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做出了屬於自己獨特的餃子餡料,這種具有獨特配方的餃子一經推出後,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吸引了很多顧客前來品嚐,也因為其越來越高的名氣傳遍了大江南北,使得大娘水餃一時間紅紅火火,十分火爆。
生意沒落,創始人被堵門外因為大娘水餃分店已遍佈全國各地,為了企業的發展,所以需要一批優秀的管理人員來經營企業,但萬萬沒想到的是,資本出現了。可能是樹大招風吧!歐洲最大的基金VCV,惡意收購股權高達90%,使得大娘水餃真正的創始人吳國強的股權只剩下一成,而吳國強在大娘水餃擔任了最後三年的顧問和兩年的董事長之後,就這樣被趕走了,有一種小三把原配趕走的畫面,真的是挺讓人痛心的。
VCV的到來,使得大娘水餃很快走上了正規行業,但是,這只是一時的,要知道,資本的目的都是為了錢,其他的貌似都不那麼重要。因此,為了節約成本,從中獲取更大的利益,他們對原來的水餃偷工減料,使得原來每一隻20克的水餃變成了現在每一隻17.5克,在一個水餃上看似並沒有節省太多,但是千千萬萬個水餃上面神省下來的,絕不是一星半點。減量不減價的結果就是生意越來越慘淡,到最後失去顧客,失去市場。
2015年,吳國強受VCV邀請去參加大娘水餃的年會,卻萬萬沒想到被自己的保安攔在門口,無法進入,簡直太讓人心寒了。而VCV看到大娘水餃貌似沒有太多利用價值之後,便將它賣給了格美集團,交易完成後,VCV迅速離場,看看這就是資本的真面目,別人苦心經營的店也就被他們這樣毀了,真是“人面不知何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