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素來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的民謠,“躥躥”意為“走路不穩、東倒西歪”的意思。由此可見,貴州人民多愛吃酸,不僅要酸,還要酸得特別。
貴州凱里素來以紅酸和白酸出名,用紅酸煮的一道“酸湯魚”更是受到貴州人民和遊客們的喜愛,但小萬今天想給朋友們推薦的美食是來自貴州獨山縣的本地特產——蝦酸。
酸湯魚
蝦酸是貴州省獨山縣特產,與鹽酸菜,臭酸並稱為“獨山三酸”。
蝦酸與跟北方的蝦醬不同。選當地溪流裡的小河蝦,洗淨晾乾水分,撒上淡鹽水,置木櫃內,待自然發酵 。用野生西紅柿、鮮紅辣椒、去皮的鮮仔姜、大蒜剁碎,再加入糯米酒、精鹽以及發酵好的河蝦拌勻,然後裝入有水沿的罈子,密封2個月後取出,加幹辣椒麵捶打成茸即成。
就是這種罈子
蝦酸作為輔料,主要用來烹調“牛肉、豆腐、豬大腸”等主食,配菜可選用芹菜、洋蔥、菌類,尤其是這道“蝦酸肥腸牛肉”最為出名,特色就在於上桌時初聞感覺奇臭無比,但仔細一聞就會感覺很香,吃到嘴裡卻是酸甜鮮香。
蝦酸肥腸牛肉製作方法主料:牛肉500g、肥腸300g、豆乾適量、白蘿蔔適量
輔料:油適量、鹽1勺、花生米適量、芹菜4顆、蒜苗適量、大蒜5g、姜5g、薄荷適量、香菜適量
製作方法:
將牛肉切成條狀,倒入色拉油(保證肉質鮮嫩),醃製一小時備用;小火油炸花生米,撈出來備用;
在鍋中倒入油,放入切好的肥腸,爆炒一會後撈起備用;繼續放入牛肉,用香菜爆炒至牛肉變色,撈起來備用;另起一鍋,鍋中倒入油,放蒜片、薑片,炒出香味,依次放入芹菜,蒜苗,翻炒至稍稍變色;倒入三分之一的蝦酸,繼續翻炒均勻,放入花椒、薄荷翻炒均勻。
依次再倒入爆好的牛肉,肥腸和一些喜歡吃的配菜,如豆乾、土豆等,繼續翻炒,加適量的鹽,在鍋底墊上切絲的白蘿蔔,然後倒入炒好的蝦酸牛肉; 最後,鋪上薄荷和大蒜苗,再撒上花生米就大功告成。
蝦酸肥腸牛肉是道乾鍋菜餚,最好就是開著小火邊熱邊吃,口味最佳。另外,蝦酸會帶有鹹味,食鹽要看情況加。
蝦酸肥腸牛肉作為貴州一道特色美食,能讓吃了的人對這個味道念念不忘,就好比榴蓮、長沙臭豆腐、廣西螺螄粉等,聞著奇臭無比,但吃下來卻欲罷不能!如果嫌做菜麻煩的話,不妨親自來貴州體驗體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