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搭配鹹菜,
一直是國人熱衷的早餐搭配,
張文宏醫生曾說過:
“早餐不能喝粥”!
“多喝魚湯,魚渣也要吃掉”
可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多喝湯!
那到底怎麼吃呢?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湯裡的學問...
湯裡面的營養最豐富?
一塊肉,一些配料和一鍋清水,經過一番混合加熱就變成一鍋鮮香的湯,很多人都會覺得在這個過程當中,肉的精華都燉出來凝聚在這湯裡了。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以排骨湯為例,經過測算,即使經過幾個小時的燉煮,骨頭湯裡的蛋白質含量也只有1%-2%,但是排骨肉中的蛋白質含量仍然有60-70%,如果是單純喝湯,那估計是撈不到什麼營養了。
為什麼煮出來的湯這麼好喝?
吃飯的時候,經常發現,一鍋湯端上來的時候,消滅的最快的是裡面的湯,有的時候湯沒了,裡面的肉仍然屹立不動。
我想除了大家認知的“湯更有營養”以外,肯定都是覺得湯的口味更好!跟裡面的肉比起來,湯的味道確實更加鮮香。
除了加入的調料、配料,各種脂肪、蛋白質、營養物質還會燉煮的過程中發生複雜的化學反應:
· 多糖會被水分解成小分子糖類,湯會變得更加甘甜;
· 蛋白質會被水解成短肽和氨基酸,如穀氨酸、組氨酸等,讓湯喝起來更鮮;
· 膠原蛋白也被水解成小片段,豬腳、雞爪湯厚實粘稠的口感,就來自於此;
· 氨基酸與單糖發生美拉德反應,脂肪酸也會在加熱時降解,生成各種香噴噴的物質;
· 肉中的肌纖維斷束斷裂,細胞逐漸破裂,讓肉質變得更酥軟。
正是這些在水中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的物質,讓整個湯變得好喝!但是,實際上並沒有多少營養物質融入在湯裡面,大部分還都是水分。
湯到底該怎麼喝?
喝湯也要吃“內容”
雖然湯好喝,但是也不要只喝湯或者喝很多湯,一碗湯裡面最有營養的東西還是裡面的'內容“,如果有肉的話,要多吃點肉,肉才是湯裡面營養價值最高的東西。
什麼時候該喝湯?
一般是建議飯前喝湯,就像是先給胃做一個準備活動,讓整個消化系統提前活躍起來,將食道和口腔潤滑一下,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而且飯前喝湯還能增加飽腹感,這樣在吃飯的時候就能控制自己的食慾,減肥人士可以學起來~
飯後喝湯,由於吃飯已經有點飽了,再喝湯容易撐著,營養過剩會導致肥胖,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如果想要飯後喝點湯的話,可以選擇在飯後半個小時,食物得到一定消化之後再喝,也不要喝太多,一小碗大約150ml即可。
少吃“湯泡飯”
白飯的味道寡淡,遇到了味道好的湯,就喜歡在米飯中加湯,在吃湯泡飯的時候,可能不經意間就讓米飯順著湯一起到了胃裡。
這樣,沒有過多咀嚼的米飯勢必會增加胃部的負擔,食物的營養也不容易得到全部吸收,這樣就會增加胃的負擔,導致胃病的發作。
少喝濃湯
有人喜歡喝熬得很白的湯,覺得湯越白裡面含的營養價值越高,實際上那些白色物質都是脂肪,三高人群還有減肥人士還是少喝或者不喝。
不喝熱湯
不要聽信“湯要趁熱喝”這種說法,不管是太熱的湯還是太熱的水,溫度過高都會破壞胃粘膜,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所以建議大家還是等湯涼一點再喝。
這些人要少喝湯
患有胃病或者胃不太好的人
患有慢性胃炎和胃潰瘍的人,相比健康的人,這類人群胃酸分泌較少,飯前如果飲用過多的湯水,會沖淡體內的胃液,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導致胃部的不適,加重胃病。
高尿酸和痛風患者
在肉和海鮮湯中含有較多的嘌呤物質,在燉湯的過程中,嘌呤就會被燉出來,且燉的時間越長,嘌呤含量越高,高尿酸和痛風患者就建議少喝或者不喝這種湯了。
三高、慢性病人群
高血壓患者常喝湯會導致鹽分攝入過多,增加血壓的風險,肉湯中的膽固醇含量也比較高,常喝的話,還會導致高血脂。
湯雖然好喝,
但營養價值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高,
掌握正確的喝湯方式,
讓喝湯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