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這首詩我們小時候都背過

黃河浩浩蕩蕩流過華夏土地

給我們留下的

除了很多必考難背的詩文

還有美食

其中一個就是從絲綢之路

踏著塞外黃沙而來

沿著黃河融進中華文明血脈之中的

面從小麥而來

小麥又從哪來呢?

《說文解字》解釋麥字為“麥,來也

“來”是麥的本名

其實小麥是外來作物

現在比較認可的說法是

小麥的種植始於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西亞地區

【甲骨文的“麥”字, 說明在3000多年前,小麥已經進入中國文化】

小麥從古絲綢之路傳到中國

由於便於種植和烹飪方式多樣

逐漸超越小米

成為黃河流域的主食

這些食物和味覺記憶

又隨著中原文明的擴散遍及全國

成為我們兒時記憶中的那一碗麵

【黃河流域 高中地理你考了多少分~】

-- 第一碗 青海 尕(ga)面片 --

青海是九曲黃河第一站

也保留了麵條最原始狀態

【小面片 】【小面片 】

青海話裡常用“尕”字意思為“小”

這種面片不是擀出來的

而是用手揪出來的

青海“尕面片”

因為遊牧過程中無法將更多餐具帶在身邊

而且青海主食為青稞

少量的是春小麥

高海拔地區生長的春小麥

由於蛋白質含量不足

導致筋性不夠

達不到製作“拉麵”的必須條件

“手揪”就成了最智慧的操作方式

不用案板、切刀

冷水拌麵

捏成扁長條形,壓平、拉長後

再揪斷成小面片入鍋

一頓晚餐就到口了

食畢

鍋搭馬背

木碗揣懷

揚鞭驅馬再趕前程

“尕面片”雖然帶著濃郁的鄉土氣息

但卻一點都不簡單

家庭成員中有誰消化不好

那就多放點蘿蔔

誰嘴巴起泡了

今晚燒一鍋苦瓜“尕面片”

媳婦坐月子就燒羊肉“尕面片”

有點腰痠背疼的

從山裡挖幾根黨參放入“尕面片”鍋裡

面雖簡單

卻實則千變萬化

大道至簡

重劍無鋒

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

-- 第二碗 蘭州 牛肉麵 --

蘭州,又稱金城

位於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

卻似乎又在邊遠之地

黃河從這座城市浩浩蕩蕩的穿過

留下一個聞名全國的

蘭州拉麵

錯,蘭州牛肉麵

【來自廚房粉絲的吶喊】

在蘭州

牛肉麵是一種信仰

想要吃美味的牛肉麵你得早起

因為頭鍋湯做出的面最美味

牛肉湯會隨著一天的煮麵加水而變淡

蘭州牛肉麵講究

一清、二白、三綠、四紅、五黃

至於麵條本身反倒沒什麼定式

有圖有真相

【來自萬能網友的圖】

面端上來

先喝一碗湯

不能要勺子

蘭州人是捧著碗呼呼就是喝

然後大口吃麵

吃光了再喝幾口湯

湯喝完出點汗

哦對了

記得倒點醋

還要加牛肉加雞蛋

這可是蘭州人的“雙飛”

肉蛋雙飛

蘭州可是全國唯一 一個沒有蘭州拉麵的地方

因為蘭州拉麵跟蘭州

實在沒什麼關係

這樣的牌子

蘭州人可是不認的

-- 第三碗 陝西 biangbiang面 --

三天不吃麵,喉嚨就癢癢

這是老陝熱愛麵食的形象表達

八百里秦川盛產高品質的小麥

製成的麵條勁道且鮮美

這個面來頭可大了去

大到所有的電腦都打不出來這個字

這個字57畫

中國漢字裡筆畫最多的一個字

通常寫作

BiángBiáng面或者彪彪面

【為了記下這個字 當地人還編了順口溜】

扯麵的時候拿起來在案板上

biangbiang(三聲)抻幾下

這個biangbiang就是biangbiang面的由來了

biangbiang面也是陝西八大怪之一

“麵條像褲帶面”

因為麵條又寬又長

形似褲帶

這一碗麵

可加豆芽青菜

再來點油潑辣子

色澤鮮豔

吃起來口感柔韌、勁道

有道是

“油潑辣子彪彪面,越吃越美賽神仙”

當然

蹲著吃最講究~

-- 第四碗 山西 刀削麵 --

世介面食在中國

中國麵食在山西

如果說

牛肉麵代表了甘肅

biangbiang面代表了陝西

那麼能代表山西的

一定是刀削麵

刀削麵全憑刀削

因此江湖得名

據說元朝建立後

統治者為了防止太原人造反

沒收了各家各戶的金屬器皿

還規定每十戶只能有一把菜刀

切菜做飯輪流使用

用完以後再交給蒙古人保管

管理十分嚴苛

百姓生活極為不方面

就用偶然撿到的鐵面“砍”

這種辦法傳遍三晉大地

成為今天刀削麵的由來

山西刀削麵這一製作技藝

在2008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塊麵團一口大鍋

左手捧面 右手握刀

手起刀落

刀削麵咻咻落在鍋裡沸騰翻煮

整個過程就像武術表演

過癮

實在是一碗“吃麵”形式感最足的面

-- 第五碗 河南 燴麵 --

燴麵是河南面食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河南的三大小吃之一

看似清湯白麵

卻是不講究裡的講究

【滋補羊肉燴麵 以為是清湯白麵,那你就不懂了】

河南燴麵有三絕

第一:湯

河南燴麵,首重在其湯

當地人稱吃燴麵為“喝”燴麵

重要性可想而知

只用羊骨與羊肉熬製

真材實料正心誠意的熬它幾個小時

舀去浮沫 滾燙不停歇

湯白而不清澈

最後是要連湯都喝掉

第二:面

傳統中原大省

必須得吃手工面

河南產好小麥

純手工抻面更像藝術

吸溜進嘴

軟滑又筋道

第三:百搭

燴麵配菜豐富自有乾坤

自帶配菜:豆芽、海帶絲、蔥花油

講究一點的有鵪鶉蛋木耳

還要有上好的紅薯粉條

撒上一把香菜

香出兩條街

麵條就這樣

沿著黃河地域在中國開枝散葉

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與地域風格

接下來還有

成都的擔擔麵

武漢的熱乾麵

北京的炸醬麵

最後以

山東打滷麵

結束旅程匯入大海

有道是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還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一方美食融合一方文化

在這個美食融合創新多元化的時代

“黃河面”守衛過的長城

屹立不倒~

喵喵喵

12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千古酒話:適飲溫度不對,會影響你的品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