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冷凍湯圓,下鍋用冷水還是熱水?不少人做錯了,難怪湯圓總煮破
湯圓,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傳統中式麵點,也是極具特色的節慶食物。其實,早在宋朝時期,就已經有了湯圓的出現。在當時的明州地區(現在的浙江寧波),興起了一種用黑芝麻、豬油、白砂糖做餡,糯米粉做皮的點心,煮熟後吃起來格外軟糯香甜,於是就慢慢流傳開來。
如今,湯圓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食物,不少朋友會在家自制湯圓,然後把做好的湯圓放冰箱冷凍儲存。而超市裡也有賣各種各樣的速凍湯圓,很多人也會選擇去超市囤些湯圓放冰箱,等想吃的時候再隨取隨煮。
不過,在煮這些冷凍湯圓時,相信大家會遇到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那就是:
冷凍湯圓是冷水下鍋還是熱水下鍋?
那今天,懶喵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一起來看看。
冷凍湯圓下鍋用冷水還是熱水?在煮冷凍湯圓時,水溫的把握是關鍵,既不是用冷水,也不是用熱水,而應該是用溫水下鍋,原因如下:
不宜冷水下鍋的原因![](http://timg.juduo.cc/2020/12/7337a1e8d8234a7f999a156b1f36aadb.jpg)
如果用冷水下鍋,湯圓在水裡會泡很久,等到水煮沸騰,再到湯圓內外都熟透,需要的時間較長,這時候很容易煮出一鍋裂掉的湯圓,鍋裡可能還會有四分五裂的湯圓餡。
因為處於冷凍狀態下的湯圓,糯米粉中的水分處於結冰狀態,這時候湯圓的整體結構是不穩定的,如果遇到涼水,在緩慢解凍的過程中,容易造成糯米粉結構瓦解掉,使整顆湯圓出現破裂的情況。
不宜熱水下鍋的原因如果用熱水下鍋,冷凍湯圓處於一個溫度驟升的環境中,容易出現湯圓皮熟了,餡還是生的情況,如果等到餡也煮熟了,皮可能就會因為煮的時間較長而裂掉了。
如果是工廠流水線或者專業人士做的湯圓還好,如果是自己在家做的,湯圓在包的時候就沒包嚴實,在煮的時候,就很容易裂開。
湯圓宜溫水下鍋在煮冷凍湯圓時,我們應該用的是溫水下鍋,即鍋內水開始冒泡,但還沒有到完全沸騰的狀態時,就可以將湯圓下鍋了,這樣溫差不會太大,水溫適中,就不容易造成破皮或者煮爛的情況發生。
煮冷凍湯圓的具體步驟在瞭解了湯圓下鍋的適宜水溫後,下面再額外給大家分享下煮冷凍湯圓的步驟:
1、燒一鍋水,大火燒至鍋內水開始冒泡,但又沒完全沸騰時,就可以轉中火,然後把冷凍湯圓挨個放進鍋裡,同時用勺子背輕輕地推鍋裡的湯圓,使湯圓在鍋中游動,避免粘鍋;
2、在煮的過程中,要時不時用湯勺在鍋中順一個方向慢慢攪動,直至湯圓表面變光滑,浮在水面上,輕按有彈性,這時候就可以出鍋了,這個過程大概需要8-10分鐘左右。
![](http://timg.juduo.cc/2020/12/99a7680cfe4f4810bab49380e6892b6b.jpg)
簡單2步,一鍋湯圓就煮好了,使用這個方法煮的湯圓,不容易破皮,也不容易黏鍋,簡單好上手。
結語下次在煮冷凍湯圓時,大家記得把水溫拿捏好,不要冷水下鍋,也不要熱水下鍋,而是在水燒至冒泡,但沒完全沸騰時,就可以下鍋了。此外,還分享給大家煮冷凍湯圓的操作步驟,在煮湯圓時,就可以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