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出差去蘇州在便餐店吃餃子,我向服務員要醬油,她告訴我:“沒有。我們這兒吃餃子蘸醋、不吃醬油。”
2010年帶父母去杭州旅遊,在西湖附近飯店吃清蒸鰱魚。母親嘮叨:“這魚咋做的,一點油沒有呢!”
透過這些事我後來思考,厚重文化底蘊的江南、飲食文化定有傳承。而且自古江南出名醫,飲食文化的傳承離不開古代中醫藥學理論。
餃子、包子基本是肉餡為主,肉五行屬土。陳醋是酸味的,酸味屬於木。大家都知道燉雞時放陳醋、山楂容易燉熟。五行理論是:木克土。酸味的陳醋能分解肉纖維,江南人吃餃子蘸醋是讓肉餡在胃裡得到充分分解,減輕脾胃負擔。《黃帝內經》五臟生成篇講:“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其主肝也。” “多食酸則肉胝皺而唇揭。”
醬油是豆、麥、麩皮釀製調味品,但含鹽醬油以鹹味為主。鹽從中醫理論講是熱性的。北方下雪路面結冰,撒鹽一會兒融化。醬油含鹽為主,自然也是熱性的。北方人吃餃子醬油必配蒜末,大蒜也是熱性的。肉餡、鹽、蒜久食易發食火、生痰濁。北方人以吃豬肉為主,豬肉乃生痰之品。(痰濁是病理產物)
高血壓病人多屬於中醫理論的肝陽上亢、肝火旺範疇。西醫大夫醫囑高血壓病人必須低鹽飲食。為何?鹽是熱性的。食鹽的熱性加劇了肝陽上亢、肝火旺證候。中醫大夫對高血壓病人醫囑也要求低鹽飲食。
原發性高血壓病鹽攝入量過高是主因。味精所含的穀氨酸鈉是食鹽的兩倍,我家已十多年不吃味精。《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高梁之變,足生大丁。”王冰註解:“高,膏也;梁,粱也。膏粱之人,內多滯熱。”是說經常吃肉類油膩食物容易生火。丁在十天干五行屬火。
脾胃運化不及的體質,溼濁積聚蘊生痰熱之邪。中醫理論認為痰熱之邪是腫瘤等疑難病的主要病機。
有些小孩經常感冒發熱,一年要發燒幾次,來診查舌診脈溫病居多,傷於風寒者臨床極少。為何?肉食吃的太多。有些小孩無肉不餐,青菜很少吃,形成內熱體質。感觸風熱之邪,極易誘發溫病。(臨床主要指呼吸道感染)
餃子素餡很少,基本都是肉餡、海鮮。兒童易感冒與吃餃子無關,但與肉類、海鮮吃的過多形成內熱體制是關鍵因素,故在這裡簡述一下,希望引起家長重視。
陳醋、醬油本是釀製發酵食品,但能買到純發酵的不太容易。即使有也非常貴、老百姓也用不起。有些食用醋是冰醋酸稀釋的,醬油市場假貨更多。
某病人八十多歲、腹脹吃不下飯,有腸息肉病史。我說:那麼大年紀帶病長壽也是不錯選擇,手術並非首選。辨證診斷他是脾胃運化功能虛弱、運化不及引起的腹脹。囑咐牛奶、豆製品、蘋果、梨等寒性食品戒口,每餐飯後吃一個橙子。三日後打電話反饋:“肚子不脹了,中醫療效很神奇。”
大自然恩賜我們的橙子、山楂等酸味食物比工業化“陳醋”好多了,最基本它們值得信任。橙子酸甜,是中藥枳實成熟期的果實。枳實是橙子的乾燥幼果,具有消食化積,破氣除滿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