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天裡適當進補、合理的飲食搭配尤為重要。平時多吃些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容易消化的食物,只有增強身體免疫力,才能平安過冬。
寒冷的天氣裡,我家餐桌上總少不了各種湯品,排骨湯、雞湯、羊肉湯、魚湯,每週變著花樣做。尤其是魚肉價格便宜,富含優質蛋白、熱量低,比羊肉、牛肉更容易消化,燉湯味道特別鮮美,我家孩子特別喜歡吃。
民間有“冬鯽夏鯉”的說法,冬天是鯽魚最鮮美的季節,買回家搭配豆腐煮湯美味又營養。鯽魚豆腐湯是我在產後恢復期,媽媽經常給我做的湯品,有通脈下乳、美容養顏的功效。
鯽魚豆腐湯看似簡單,但其實背後有很多講究,有人燉的魚湯不白,味道特別腥,這都說明魚湯做失敗了。經過不斷的研究和嘗試,我發現魚湯奶白鮮美、魚肉不腥的秘訣,本期梅姐把鯽魚豆腐湯的做法分享給大家。燉鯽魚豆腐湯時,切記不要直接加水,掌握這三步,魚湯濃郁奶白,沒有腥味。
準備食材:新鮮鯽魚2條、老豆腐1塊、生薑幾片、蔥段、料酒、香醋、香菜、鹽。
第一步:新鮮的鯽魚刮掉魚鱗,去除內臟和魚鰓,魚肚子裡的黑膜味道比較腥,撕掉並清洗乾淨。然後給魚身兩側打上花刀,方便入味,但是不要太深,否則煮魚的時候容易軟爛,用廚房紙擦乾魚身上的水分。
第二步:煮鯽魚不要直接加水,先把魚放入油鍋煎,這樣可以減少魚的腥味。鍋中熱油(最好是豬油),把魚放進去,不要著急的用鏟子翻動,防止破皮。等一面煎好,輕輕晃動幾下鍋,再翻身煎另一面,直到把魚煎至兩面金黃。煎魚不破皮的訣竅:熱鍋熱油、魚身要幹、小火慢煎、不要勤翻。
第三步:趁著鍋和油都是熱的時候,加入切好的薑片、蔥段,加入備好的熱水。“熱水煮白湯、涼水煮清湯”,加熱水是魚湯濃郁雪白,味道不腥的關鍵。
全程用大火煮,倒入一勺料酒去腥,一勺鹽調味。因為煮的時間比較久,水多放一點,最好不要中途加水,如果非加不可也必須是熱水。
第四步:老豆腐切成2cm見方的小塊,水沸騰後放入鍋中。“千滾豆腐萬滾魚”,豆腐和魚都要多煮才能美味。加入豆腐後,開大火煮20分鐘,根據口味加一些鹽調味,再加一勺香醋就可以出鍋。
香醋沿著鍋邊淋一點點進去,俗稱“鍋邊醋”。淋點醋不但不會破壞湯汁本來的味道,還能給魚湯提鮮。
最後撒一點蔥花、滴幾滴香油美味即成,鯽魚湯簡直太鮮了,我每次都能喝兩碗。
梅姐有話說:一、煮鯽魚豆腐湯時,要先把鯽魚下鍋煎,這樣可以去除魚腥味。煎或者過油,都會增加魚肉的脂肪含量,這樣燉出來的湯才會呈現奶白色。
二、煮魚湯要加熱水,全程用大火,這樣燉出來的湯奶白鮮香,沒有腥味。
三、鯽魚豆腐湯本身的味道已經足夠鮮美,只需要加鹽和香醋即可,千萬不要加入醬油、老抽等有顏色的調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