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路有兩個繞不開的東西,一是梧桐,二是城北路4號。
粗壯的枝幹上枝葉繁茂連成一片,遮住了頭頂太陽四散的光芒,只能從樹葉中見縫插針的照進幾束Sunny,落在地上變成零零散散的光斑。
地圖上搜索城北路4號,出現的是鄭州回民中學,它還有個名字叫做“六中”或者“回六”。以城東路為界限,一東一西被劃分為初中部和高中部兩個校區。
70餘年的歷程,陪伴了上一批又一批孩子,成為城北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對於一部分孩子而言,他們最好的六年青春都是在回六度過,年少的愛、恨、喜、憂散落在回六的某個角落,直到離開後才開始懷念。
城北路保留了太多美好,曾經最好的朋友,偷偷喜歡的男孩(女孩),嚴厲的老師和寫不完的卷子。是否還記得趴在八角樓補作業的情形,有多久沒有回過母校了?
母校很神奇,它是一個被自己罵了無數次但就是不允許別人嫌棄的地方。周邊的物變了,人走了,但是回六依然默默地保留著孩子們珍貴的青春回憶。
早些年六中旁邊有個開心梅園,現在搬到了路西頭,十好幾年了,老闆依舊是那夫妻倆。夏日放學後總是跑去買包冰梅再捎上點黃金豆,偷摸著帶到教室上課嘎吱嘎吱,一天的零食就夠了。
店裡依舊擺滿了各種梅子蜜餞,不過多了許多洋氣流行的零食。琳琅滿目的選擇多了,大家依舊會去買上幾袋梅子來填滿嘴巴的寂寞。
半邊梅、情人梅、鹽漬烏梅、橡皮糖,每一樣都能用來消磨時光。梅子是絕佳的工作零食,不想牛肉乾一樣費勁嚼,也不像薯片一樣一吃就沒,一顆梅子就能吃上半個鐘頭。
含上一顆梅子,把肉吃乾淨用舌頭吮吸核裡略帶鹹味的酸甜汁水,這一顆吃的沒味道了,吐了再換下一顆。
喵姐最愛吃珍珠梅,圓溜溜的好像奶茶裡的琥珀珍珠。不酸不鹹味道剛好,吃到最後把核咬開會有酸甜的汁水迸出來。
幾乎每個學校門口都會有一家炸雞漢堡店,克羅克就是六中學生獨有的記憶。13年了,老闆也從小夥子變成了中年大叔,學生們一吃就是好幾年。
“有的人二十多了還跑過來吃,這味道習慣了也吃不膩”,老闆笑嘻嘻地說,“我看著他們從小吃到大,親得很。”現在看起來普通的炸雞漢堡對當時的學生來說可是一頓美餐。
珍珠雞肉飯還是原來的味道,金黃脆嫩的炸雞塊鋪在白飯上,黃瓜片玉米粒一樣不少。10元一份,非常實惠!
米飯裡澆了濃郁的湯汁,就像魚香肉絲的味道,酸甜裡面還帶點辣,細看還要胡蘿蔔和木耳碎。把雞塊和米飯與湯汁拌勻,每一勺都噴香滿足。
克羅克旁邊的王師傅熱乾麵也有十幾年了,門頭換了一遍又一遍,味道還是老樣子。小店吃客大都是學生和附近上班的人,店裡“哧溜哧溜”的吃麵聲不絕於耳。
不光是熱乾麵,他家的雞肝米線也好吃。街上秋風刮地人直縮脖子,行人快步走進店裡吃一碗熱乎的米線暖暖身子,熱湯下肚,汗也出透了。
米線煮的恰到好出,有彈性還不軟爛,吸飽湯汁的米線滋溜一口吸進肚裡十分暢快。雞肝、生菜、海帶、豆腐絲一樣不少,吃到後面越來越麻,直呼過癮!
只是店裡沒了酸梅湯讓人惋惜,不過一牆之隔的肉夾饃彌補了遺憾。
隔壁的老李家肉夾饃7元一個,香脆可口不會讓你失望。
肉夾饃當然要帶點肥!鍋裡撈出兩塊熱乎的滷肉,放案板上咔咔咔一剁,青椒粒的清香提升了肉的肥美,夾進酥脆的餅裡真是吃不膩。
愛吃辣的一定不要吝嗇讓老闆多放點祕製辣椒醬。辣椒吃不出顆粒感,紅油和滷肉的脂油浸透了軟和的麵餅,一口下去又酥又香。
如果說熱乾麵和酸梅湯是最佳拍檔,那米線和肉夾饃就是天生一對。
吃到最後的餅邊泡進米線湯裡,脆硬的餅皮瞬間變得軟和,咬下去湯汁滲滿口腔,好吃好吃!
在城北路和城東路交叉口北邊的衚衕裡還藏著一個流動美食攤——廉記卷涼皮。周圍是被藍色圍欄圈起來的工地,犄角旮旯裡不好找,就是這樣仍有許多人前去一探。
一個三輪車就是老闆的門面,每天十點左右出攤,一天只賣300個,下午大概兩點就賣完收攤了,想吃的寶寶千萬別跑空!老闆是個中年男人,捲起涼皮來乾淨利落。
黃瓜絲、麵筋、豆芽、、生菜、花生碎、芝麻醬樣樣放的十足,醬料均勻的抓拌到每一樣配菜上,涼皮剔透完整有韌性,隱約還能看到裡面的菜。
卷好的涼皮超大一個,飯量稍小的怕是吃不完。味道是鹹甜口,最大的亮點是芝麻香和花生香相互融合,芝麻醬濃而不洩、香而不膩,比調涼皮還好吃。
十年前城北路上有一家小謝醬肉餅,現在也搬到不遠處的商城路上。夾雜在聯通和菸酒店之間的小小門店,夫妻倆賣醬肉餅已有10年。
不少學生放學都會買一個當晚餐,現在5元一個,還是很實惠。不同於肉夾饃的是,它是微辣的醬、肉粒、土豆絲和青椒一起下鍋爆炒,熱乎的餅裡裹著肉汁,一口下去油香四溢。
城北路和城東路交叉口處有一家襄縣馬記燜面,也開了十幾個年頭。前段又在不遠處城東路開了一家分店,一樣的名字,一樣的老闆。
店裡主要賣麵食,燜面是他的一大特色,12元一小份,端上來好大一盤。麵條燜的油光發亮,芹菜、豆芽、牛肉夾雜在其中,還沒吃香味就撲面而來。
麵條燜的十分入味,入口勁道也不會噎人。吃燜面當然要就著大蒜,再配上一小碗雞蛋湯,上一代人的吃法現在依舊流傳。
城北路上除了吃吃喝喝,還有不少書店文具店。卡卡、先鋒、博士、晨光,有的已經消失搬走,但總會有新的來取代。
書店門口擺著的金考卷,讓喵姐想起被53支配的恐懼。成堆的教輔摞在課桌上,是多少孩子追夢的成果,教室裡的奮筆疾書,現在也只能回憶。
放學後總喜歡跑到報刊亭買教材買雜誌,現在《愛格》也早已不看,連同報刊亭也一起消失。 走進書店看到書架上擺放的雜誌已不是當年流行了,封面明星也從super junior和周杰倫變成李現和王一博。
唯有故事會和意林還保留著當年的模樣,然後突然發現自己已經好多年沒買過雜誌了。
花花綠綠的本子,五顏六色的水筆,造型怪異的卡片,現在口袋裡的錢可以讓我買好多,但是卻不再需要了。回不去的青春,只能好好對待後半生,認真過完這一生。
留下即珍貴,這些倖存的小店就像一個個記憶寶藏,每當你踏入其中就會回首當年的自己,忽而想起那些差點被遺忘的過去。
街上七八個小區加上一個六中,每到上下學的時候道路便顯得有些擁堵,隨著上課鈴聲的響起,城北路也逐漸恢復恢復了寧靜。午後的Sunny透過樹縫照著牆面,居民們也出來活動。
收破爛的大爺悠哉地躺在三輪車上等著居民來詢問:公交站上等車人沉默不語,可能是要外出辦事,也可能是來中醫院研究院看病;老人推著孩子慢悠地走著,估計等他長大了也會到六中上學吧。
Sunny的四射下上了年頭的樓房也顯得愈發可愛,兩旁的法國梧桐從當年的腕粗也變成了現在的枝繁葉茂。
一批人長大離去,新的一批人接替而上,這條街上永遠不缺少穿著校服奔跑的少年,城北路怎會老去呢?
司家莊也正在改造,對面的回中也變成了慧民外國語中學。研究院後邊要拆了建成商城遺址博物館,住著的居民打趣道自己以後就和溥儀一樣了,進博物館就回家了。
年輕時對十字路口對小院充滿了好奇,這麼多年過去它也只不過多了歲月的痕跡。
東西兩邊許多建築都變成了廢墟,那些關乎青春的記憶多少也消失在煙塵中,如果不是哪天別人提起,或許就塵封在腦海中了。
青春是一條單行線,沒有回頭,但總有人在路上。六年青春結束,有的人走出城北路,有的人踏入城北路,永遠有人替我們年輕,城北路永遠也長不大。當你在成長的路上一去不返的時候別忘了回來城北路看看,看看原來你也年輕過。
城北路地址:管城回族區紫荊山路西
鄭州本地吃喝玩樂自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