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時候,家裡的辣椒長勢很好,紅彤彤的,個大肉厚,關鍵是夠味道,在我們這個小地方,大家做什麼菜都要放辣椒,不知道其他地方是不是也是這樣做菜的。
我也喜歡辣椒,而且不是光喊口號,是真正的身體力行。我們本地再辣的辣椒,在我的嘴裡也跟平常的蔬菜沒什麼兩樣,只是辣了一點的辣椒,吃的時候會出出汗而已,不會像別人一樣吃了腸胃受不了。這對於一個才上小學四年級的小男孩來說,已經很厲害了。
那一年,母親在自家的菜園裡種了大片的辣椒。可能是老天眷顧我這個“辣椒蟲”吧,這一年的辣椒長勢非常好。
在90年代的農村,人們基本都是在家務農種田的,所以家家戶戶都種了菜,除了偶爾去集上買點魚乾、鴨雜等我們稱為葷腥的肉菜,蔬菜基本都是自家菜園裡的。有時左右鄰居或者親戚朋友家互相送一些菜,這樣,一年的日子就能過去了。
我家的辣椒實在是太好了,除了送人外,自家還晒了很多辣椒幹,這些辣椒幹足夠吃到明年了。所以,母親決定摘些辣椒去集上看看,如果能換得一些鹽錢,那也蠻好了。
母親把這個決定告訴了我們,我們哥倆都很高興,用期待的眼神看著她,母親知道,這是我們哥倆兒都想跟著她去趕集。因為在這個小山村,除了去親戚家做客,趕集是唯一一個能到外面去看看的機會了,在我的記憶中,我只去過了三次,如果這次能夠跟著母親去的話,真是再好不過了。如果能夠和弟弟一起去,那就更好了。
聽到母親告訴我們這個訊息後,我們哥倆兒互相看了一眼,然後轉向母親,異口同聲的說:我也想去!
母親看到我們無比期待的眼神,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想了一會兒,過了一會兒,她說:好吧,一起去,不過你們要聽孃的話!
我們當然答應啊,說:好的,你叫我們幹什麼我們就幹什麼。一邊嘴上說著,一邊頭點得就跟小雞啄米似的。
定好了第三天趕集的日子去!
終於,趕集的日子到了。我們起了個大早,天還沒亮,我和弟弟就起床了,眼睜睜的等著天亮,天微微亮,我們就去叫醒母親。
我和弟弟燒火做飯,母親去菜園採摘辣椒,因為新鮮的辣椒別人才會買。
我們做好了飯,母親也回來了,摘了滿滿兩籮筐,滿筐鮮豔的紅辣椒,看著真喜慶。應該有八九十斤吧,母親讓我試一下,我去挑了一下,能挑起來,但走了兩步就不行了。母親趕緊讓我停下來,拿來秤,連框帶辣椒,一共是五十六斤,這麼重啊,難怪我挑不動。
吃完早飯,我們就出發了。
母親挑著兩筐滿滿的紅辣椒,一把秤,筐裡還特意帶了一個軍用水壺。我問母親帶這個幹嘛?因為以前我們去趕集的時候從來不帶水的,渴了路邊有泉水,而且哪裡有水我們都非常清楚。
母親告訴我們:這個是用來灑在辣椒上面的,天氣熱,辣椒容易焉,看相不好,上面灑點水,更好賣!這也是她去趕集的時候看到別人這麼做的。
就這樣,我們三人出發了,到了村口時,還碰到了幾個村裡的大娘,也是去趕集的,不過她們不是去賣東西,而是去買東西。於是,我們合成一夥,出發了。
夏天的太陽是很熱的,太陽已經從山頭滿滿升起來了,照在綠油油的水田裡,樹林裡,整個路上都被太陽包圍了。大人們每個人都帶個草帽,我們還看到有些大叔們,手裡捏著個毛巾,因為汗實在太大了,用個毛巾好擦汗。不過我們小孩一點都不覺得熱,蹦蹦跳跳的走在前面,一會兒揪一揪路邊的狗尾巴草,一會兒摘兩朵路邊的野花,等發現走的快了,就停在路邊有陰涼的地方等等大人。我們是恨不得腳上長十條腿,嗖的一下就到達集上。
母親的腳步也很快,雖說肩上有近六十斤的擔子,但對於一個農村婦女來說,這個重量還不是很重的。大家都說說笑笑,只在中間大家常休息的地方停了一會,然後在一個有泉水的地方喝了幾口水,不一會兒的功夫,我們就到集上了。
集市上真是熱鬧啊!街道兩旁擺滿了攤位,各種東西是琳琅滿目。攤位的後面全是二到三層的小樓,粉刷得又白又淨,只偶爾還能看到像我們農村的土磚瓦房,那也肯定是乾乾淨淨,門廊前也擺上了攤位。
我們去的不早不晚,也不知道幾點鐘了,只看到街道上已經很多人了,還有大批的像我們一樣的來趕集的湧入進來,陸陸續續,三五成群的,也有很多小朋友和大人一起來的。
我們跟在母親後面,不像剛才那樣走前面了,生怕會走丟了,緊緊的跟著。母親找了一個位置,那裡已經有幾個大媽模樣的農婦蹲著那裡了,她們前面有的放著茄子,有的放著絲瓜,也有放著新鮮辣椒的。母親沒有停在放著辣椒攤位的旁邊,剛好有一個賣茄子的大媽旁邊還有空位,於是母親把擔子放了下來,跟隔壁賣茄子的大媽打了聲招呼,將扁擔收拾好橫著放在身後,兩筐辣椒擺在前面,蹲下來坐在剛才橫放的扁擔上,就這樣,一個小攤位就擺好了。
母親叫我們也坐過來,我和弟弟就靠著也坐在扁擔上,看著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
街上的人真的很多,比村裡過年時還熱鬧。我坐在地上的扁擔上,看著過往的行人的腳,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過這麼多人的腳了。因為是夏天,每個人都穿著拖鞋,番薯黃的那種,還有的是深色的,我還看到有幾個赤腳的,每個人的腳踩在乾枯的地上,慢慢的人一多,塵土就揚起來了。集市上的地上還是泥土路,只是很寬,整得很平,偶爾能看到幾個稍微凹陷下去的大坑,但沒有積水。
我們就這樣坐著,看著過路的行人。母親沒有吆喝,周圍的賣菜的大媽也都沒有吆喝,我有點納悶,書上寫著賣東西不是要吆喝嗎?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呢?遇到有些往這邊瞧的路人,母親會微微一笑,說:看看吧,這個辣椒很鮮的。但幾乎所有的人都只是看一眼就又往前走了。
坐了很久了,母親好像想起了什麼似的,一個激靈,轉過頭對我們說:“哦,好像有一件事情忘了!”
我們趕緊問是什麼事?母親告訴我們說好像還不知道賣多少錢一斤呢。
哦,是的呢!
於是母親吩咐我和弟弟去探探軍情,問一下前面那個賣辣椒的大娘賣多少錢一斤。我們坐在那裡很久了,都想出去走動走動,聽到母親的吩咐後,就像領到了軍令,激動無比,趕緊答應下來。
我帶著弟弟出去了,但沒有馬上去那個賣辣椒的大娘那裡,而是先去轉了一下,我想:我要裝成一個來買東西的顧客去問。
我和弟弟去了主市場,那裡是整個集市的中心,因為我以前到過一次,所以我知道這個地方。那裡有幾家肉鋪,大部分是賣雜貨的,農村家裡用的鍋碗瓢盆、日常用品應有盡有,還有兩家文具店,我很喜歡看小人書,所以我帶著弟弟直接去了文具店,問老闆要了兩本小人書,一看價錢是一角錢一本。就像看到餐館裡有豐盛美味的食物而沒有錢的食客一樣,我嚥了咽嘴裡的唾罵,把書還給了老闆。我們沿著櫃檯轉了一圈,我指著玻璃窗櫥的東西,一一的給弟弟介紹各種東西的名稱和作用,就像一個老師在給學生傳授知識一樣。在文具店裡呆了一會兒,我領著弟弟出來了,看得出來,弟弟也很想要這些玩具,因為我看到了他眼裡的光,那種光,我眼裡也有。
逛了一會兒,我們就回到了街頭,走到賣辣椒的那個大娘的攤位前,問道:大娘,這個辣椒多少錢一斤?
大娘看著我們兩個小朋友,眼神裡藏著驚訝,但沒有說出來,回答我說是兩角錢一斤。然後問我們要多少。
我趕緊回答說等一下再來。然後慢慢的走,領著弟弟回到了母親的攤位前。
我把探回來的軍情告訴母親,母親笑著說:哦,我知道了。
我和弟弟就又坐在扁擔上,和母親一起看著前面的攤位。
來的時候,我們感覺時間很慢,是因為我們很想快點趕到集市。但現在,我也感覺到時間很慢,是因為我們的辣椒一斤都沒賣出去。我在地上撿了一根樹枝,把它摺好,當成一隻筆,在地面上畫了起來,弟弟看到我這樣,也撿起一根,於是,我們倆都把地面當成了黑板,在地面上畫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終於有一箇中年男子走了過來,問辣椒怎麼賣?母親說兩角錢一斤。中年男子說那邊的也是兩角,看起來還比你的好,你的太貴了,便宜一點就在你這拿一點了。
母親想了一會兒,說那就一毛八分吧,便宜一點賣給你。
中年男子也乾脆,把他的蛇皮袋打了開來。我看到他開啟蛇皮袋,以為他要很多,這樣我們就能很快賣完了,沒想到他說要兩斤,我的高興勁就一下子回去了。
母親給他高高的稱了兩斤,中年男子也高興,說:你這個生意實誠!母親說:難為你關照!
母親把三毛六分錢仔細的卷好,放到口袋裡早準備好的油紙袋,這是母親經常放錢的袋子,裡面還準備了一些零錢,以便找錢,這個大叔有零錢,所以不用找錢。
就這樣,我們今天的生意開張了。
本以為今天能夠全部賣完,沒想到這一單生意是當天的最後一單。
在90年代的中期,大部分的農村都還是自給自足的,所以瓜果蔬菜基本自給自足。剛才來買辣椒的那個大叔,可能是今年實在歉收了。
臨近中午的時候,集市上的人就慢慢少了。天氣太熱了,所以我們轉移到了搭了涼棚的集市中央去了,那裡的人還很多,攤位也多,各個擠挨在一起。邊上的餐館裡飄來了陣陣香味,我知道,那是粉條的香味。一碗米粉兩角錢,我吃過一次,味道真好,有醬油還有醋,還有蔥,還有香油,味道真的是太美味了。
母親把帶來的水給我們喝,她自己也喝了幾口。過了一會兒,她問我們餓不餓,弟弟使勁的點頭,然後她看著我,我說不是很餓,喝水喝飽了。母親抬起手,摸了摸我的頭,然後把口袋裡的油紙袋拿出來,拿出一角錢給我,說:你帶弟弟去買幾個豆餅吃吧!
我拿著錢,走到不遠的街道上,那裡有個賣豆餅的大娘手裡拿著一個竹筐,筐上放滿了豆餅,正來回在街上走著,嘴裡不時的吆喝著:豆餅了,噴香的豆餅了。已經有幾個人圍在她身邊買豆餅了,只見她熟練的一邊拿豆餅,一邊收錢,動作非常流利。
我走到她面前,問豆餅怎麼賣,她說一角錢兩個,我說那就拿兩個吧,我有一角錢。我付了錢,她給了我兩個豆餅,我轉過身要走,她又叫住了我:細伢子,你等一下,她在框裡翻了兩下,用手抓了一把碎的豆餅渣給我,說送給我。我趕緊道謝,叫弟弟拿住那兩個完整的豆餅,然後雙手去接她給我的碎的豆餅。再一次道謝後,我們回去了。
我和弟弟趕緊回去找母親,回到攤位後,我把剛才的事情給母親說了一遍。母親問:你們感謝那個大娘沒有?我說我感謝她了,說了兩次謝謝!母親笑了笑,說:那就好!
我把碎的豆餅渣給母親吃,她挑了一點兒,只是一小撮兒,放到嘴裡,嚼了幾下,笑著說:真香!
我把剩下的給母親,母親說她不餓,剛才喝水喝飽了,你們吃吧!於是,我和弟弟把這兩個豆餅和這一把碎豆餅渣吃完了,母親看著我們吃,只是看著我們吃,靜靜地看著!
很快,集市慢慢的散了,應該是下午兩三點了,人慢慢的少了,有些本地的商店的攤位也慢慢的在收攤了,他們將店鋪前面用木棍撐起來的油紙落下來,將商品收回到店鋪裡去。趕集的人也都回去了,我們邊上的攤位也慢慢走了。
母親看看周圍,有些無力地對我們說:我們也回去吧!
於是母親將攤子收起來了,把辣椒攤平,將秤放進籮筐,搖了搖水壺裡的水,發現還有一點,就對我們說:把水喝完吧,省得等下挑回去。我們三個把水壺裡的水喝完,我把水壺挎在身上,母親挑起擔子,就回家了。
集市到家裡的路程不是太遠,就二十多里路,對於常年在山裡的人來說,這點路不是很遠。
下午的太陽很毒,比上午毒很多,七八月的天氣,好像一點風都沒有。我們三個走在路上,前後也有三三兩兩的回家的趕集的人們。上午和我們一起來的同村的大娘,她們買完東西早就回去了。
母親挑著擔走在前面,我和弟弟走在後面,完全沒有了上午來時的風光。我和弟弟還好,由於中午吃了東西,不是太餓,但母親沒有吃東西,肩上的擔子又沒怎麼輕,所以腳步明顯比上午要慢很多。上午我們來的時候我們只在中途休息了一次,下午我們回去的路上,我們總共歇了五次。
回到家裡,已經六點鐘了,但太陽還是很大,離天黑還有好一會兒。母親把擔子放下來,去廚房拿了個碗,放了一點鹽巴進去,將茶水倒進去,用筷子調勻後一口將它喝完了,又喝了兩碗茶水,這才把碗放下來,鬆了一口氣,彷彿肩上的擔子終於放下來了。
母親沒有坐著,而是將挑回來的辣椒挑到河邊,再洗了一遍,將破損的挑出來。母親告訴我,破損的可以晚上吃,完好的就用來晒辣椒幹了。
晚上,母親用破損的辣椒炒了幾個菜,特意多煮了飯,我清楚的記得,那天晚飯,母親吃了四碗飯。
由於一天都沒有休息,再加上走了一天的路,那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我還做了一個夢,夢裡母親把所有的辣椒都賣完了,還帶我和弟弟去餐館裡吃了湯粉,那滋味,別提有多香了!
-
1 #
-
2 #
這是真實事情,我也過過這苦日子!
-
3 #
農民日子不好過,省著點大用處,有處感。
-
4 #
寫得很真實,我們也過過這樣的日子,很苦!
-
5 #
好像回到了小時候,那時的農村真是苦!
-
6 #
那年代農村真的苦。幸好我那個時候有一對拿工資的爸媽。什麼苦都沒有吃過
-
7 #
跟我們小時候一樣,真的是苦啊!
-
8 #
寫得很真實,作者是70年代的吧,很感人。好像又回到了那個年代,的確很苦。
-
9 #
寫的j好,我小時候和奶奶也買過土豆,那叫個難呀
-
10 #
心酸的往事,想起了我的媽媽
-
11 #
唉,想起了小時候,
-
12 #
寫得真好。好像回到小時候一樣的日子
-
13 #
我冬天賣過馬肉,買了二兩水餃,賣過土豆。
-
14 #
六,七十年代的農村真實寫照。
-
15 #
真實!你有個好母親!
-
16 #
這就是翻了身的主人!
-
17 #
寫的真好,真實,我們小時候就是這樣過來的
想起了我的媽媽 娘 你在那邊還好嗎 兒子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