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河南,就不得不提當地的一種美食——胡辣湯。它是河南的特色湯類食品,麻辣鮮香、營養開胃,在當地備受歡迎。這種看起來黑乎乎的食物一度讓南方人崩潰,但不得不說,真的好吃呀!
寒冷的冬日,喝上一碗熱騰騰的胡辣湯,牛肉勁韌,木耳爽脆,麵筋綿軟,湯汁鮮麻,一勺入口,光、滑、潤、麻、辣、香,一股暖流隨著胡辣湯進肚瞬間傳遍全身。一碗下肚,寒氣盡散,額頭冒出涔涔熱汗,像是打通任督二脈,極其舒暢。
胡辣湯裡的靈魂——胡椒,是絲綢之路帶來的產物。如果沒有當年張騫開闢絲綢之路,帶回來胡椒,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出現胡辣湯。所以說,胡辣湯可以說是絲綢之路帶來的美食。
河南各地的胡辣湯不盡相同,但最著名的當屬兩大派,逍遙鎮和北舞渡。
逍遙鎮的胡辣湯配料多,木耳、黃花菜、牛肉片,十分豐富,相比而言,北舞渡的就要單薄許多,面上只有一層蔥花,但是勺子伸進去一攪,裡面的肉塊真大真帶勁。因為配料不同,口感自然也是各有特色。逍遙鎮的湯胡椒味很重,一碗湯下肚,全身的毛孔都被打開了,通體舒暢。有些受不住辣的,喝上幾口還要灌口水緩一緩。北舞渡的胡辣湯就要柔和很多,口感綿潤悠長,所有的配料搭配的剛剛好,既不衝突又能很好的把肉味凸顯出來。
除了口感不同,據說早些年兩派人賣胡辣湯時的行頭也不一樣。逍遙鎮用青色大鋁鍋盛湯,而北舞渡則是推著一輛紅色推車,上嵌一口黃色大銅鍋,下面用炭火煨著。
關於胡辣湯還有一些小故事。相傳明朝嘉靖年間,閣老嚴嵩為了討皇帝歡心,從一個高僧手中得到一份有延年益壽功效的調味藥獻給皇帝。該湯味道鮮美,皇帝飲後龍顏大悅,命名為“御湯”。明朝滅亡後,御廚趙紀攜帶此藥逃到河南逍遙,將此方在此地傳播開來。因此湯辣味俱全,於是改名為“胡辣湯”。
如此受歡迎的胡辣湯卻沒有美麗的外表。《舌尖上的中國》欄目組在拍攝河南美食時放棄了胡辣湯,導演直言,因為拍起來不“可愛”,即使把微型攝像機埋在湯裡,依然無法把它拍得誘人。
黑乎乎的胡辣湯看起來確實不怎麼樣,很容易被人誤解,但其實它的味道是那麼好,就像河南這座城市,明明有著悠久的歷史底蘊,卻總被人誤解。胡辣湯大概是最像這座城的城市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