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的時間越來越長,大餐的價格不斷的漲,工資卻越來越不經用了。在這個既想追求生活品質,又不得不精打細算的年代,便利店成了很多上班族平日三餐的解決方案。不過,哪些便利店能當好上班族的“小食堂”?希望用這篇探店實錄給出答案。
本次探店選取了全家、便利蜂、7-11、羅森這四家便利店進行考察。這四家在北京市場上門店數量最多,口碑最好,是上班族選擇最多的便利店。通過這次探店,發現雖然北京便利店品牌眾多,但在熱餐便當的戰爭中,實際上早已進入1對1的決勝階段,而且戰事正在接近尾聲。
01. 羅森
第一站探訪的門店是位於朝陽區的一家羅森。遠遠的就看見了他們藍白相間的招牌,相當“高階大氣上檔次”,不過進了門卻發現這家店店內面積並不大,只有三十平左右。
一進門,站在兩臺收銀機後的店員齊聲問好,瞬間增加好感度,日系便利店的服務水平還是線上。不過,由於空間侷促,貨架陳列略顯擁擠,轉身都顯得艱難。連羅森主打的甜品,在這家店也僅有半個貨架來陳列。讓人意外的是,在中午飯點的時間,店內顧客並不多,而且僅有的一兩位客人還是在風幕櫃和冷櫃前選購沙拉冷藏和冷飲。
為什麼中午沒人來這裡買便當?等走到熱餐櫃前,我才知道了答案。在工作日的中午12點,羅森的熱餐櫃只有已經盛好的七八份便當在售,溫水櫃裡竟然是空的?!而且堆起的礦泉水堵住了熱餐櫃至少一半的面積,給有意向選購的消費者平添了一道障礙。
羅森張貼的選單中一共有12道菜,價格從5.8元-13.5元不等,主打的是小炒豬肝和孜然雞丁,不過在這家店並未做任何展示,選單的參考意義不大。
不難看出,羅森這家店的熱餐一直未能上量,店長為了避免廢棄減少了訂貨量。可零零散散的幾份便當很難勾起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就此陷入了惡性迴圈。
02. 便利蜂
這家便利蜂離上家探訪的羅森只隔一條馬路,不知算不算便利蜂的旗艦店,離很遠就看到巨大的招牌和明亮的落地窗。從門外看,這家店熱鬧如集市,落地窗前的餐檯坐滿了人。
一進門,就看到熱餐櫃前排隊的隊伍已經成了L型,店內準備的單人、四人餐桌也都擠滿了人。店內商品豐富,陳列也比較整齊,貨架間距適中,能讓人舒服的逛,但也沒有寬敞到奢華。
和參與評測的其他三家日系便利店不同,便利蜂屬於便利店的新生代,主打科技感。店內佈滿白底或紅底的電子價籤,細看之後會發現紅底屬於有促銷活動的商品。店內收銀櫃臺上擺著四五臺自助式收銀機,多數消費者對這種結賬方式接受度很高,只有一名店員在櫃檯前做引導和協助。
店內的熱餐櫃是重頭戲。便利蜂使用了一個巨大的L型透明廚房售賣各種熱食,包括便當、包子、炸品、關東煮等,並且很科技範兒的用了電子屏展示商品和價格。在售的熱餐共有15種,價格從5.5-12.8不等。一般配一葷一素的話,花上15-18元左右就能吃上燉排骨、燉牛肉等飯店裡的大菜,以工作餐的標準衡量,肯定算是超配了。
便利蜂在熱餐上的重投入還體現在其紙質選單和小票上的一行小字。在這張選單中,便利蜂明確的提示消費者,“本店熱餐全部使用金龍魚非轉基因一級大豆油”,宮保雞丁上標示“選用恆順香醋”,土豆燉牛肉上標示“使用進口牛肉”等字樣。雖然標示食材來源的做法在一些知名餐廳早已採用,但在便利店還是首次,其他三家日系便利店也並未跟進。看得出便利蜂打算把食材作為商品價值點。
03. 全家
這次探訪的全家便利店位於朝陽區的一棟高檔寫字樓地下一層,在寫字樓外未樹立任何招牌,甚至隔壁樓的保安都不知道店在哪。不過進入大樓後倒很好找,順著人流下電梯就看到亮眼的招牌、落地窗和人型廣告牌,應該說,第一眼的印象還是很搶眼的。
進入店內,會感覺這家店更像一個概念店。這家店面積寬敞,足有一百多平,還放置了多張用餐椅,貨架間的距離寬敞的有點“奢華”,再配上淡藍色的背景燈,真的很適合飯後閒逛。
進門後,看到的是另一個湃客咖啡的人型廣告牌,緊挨著收銀機櫃臺和咖啡機。貨架的商品比較豐富,也有不少新品和高階品。不過,其售賣熱食的玻璃房卻只有如烤腸、炸雞塊、魚蛋等小吃,為什麼沒有便當?店員告知,便當只有封裝好的冷餐便當,沒有熱餐便當,購買後可以給微波爐加熱。
看得出,全家在北京的很多門店延用了其在上海的做法,只售賣冷餐便當,不做現制現售的熱餐。這麼做,或許是全家在冷餐便當的商品和供應鏈上已經駕輕就熟,不願輕易做出改變。也或許是全家在北京門店量有限,不足以支撐其做熱餐供應鏈。據全家披露,其目前在京僅有56家門店,且不少是位於機場、高鐵站等交通樞紐的形象店。以現有的門店量,單做一條熱餐供應鏈確實不太划算。
現在該理解為什麼說這家店很適合“飯後”閒逛了吧?這家主打的咖啡、麵包,很適合做上班族午間小憩的場所,在店內休息的消費者也多數選購的是咖啡和小吃,沒有人在這裡用正餐。
04. 7-ELEVEn
7-11是最後一家探訪的店,也是北京最老牌的日系便利店,在北京的可見度要高於新進入的羅森、全家,卻不及新生代便利蜂。
這次探訪的7-11也是位於朝陽區的一座寫字樓。從門外就看到選購了午餐的白領三三兩兩走出來,或許是天氣過於炎熱,手上拿的多數涼麵、沙拉等冷餐。
進入店內,第一印象就會覺得這是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幾乎所有空間都用來展示商品,貨架之間排的非常緊密,兩人對向走時只能側身通過,讓人想起港片裡的“鴿籠屋”,和全家的奢華空間反差強烈。雖然在房租高漲的背景下,7-11這種佈局方式或許只是為了提高坪效,不過如果讓消費者逛的不舒服,是得是失還要從長計議。
7-11的熱餐櫃是唯一能和便利蜂做對比的,店內在售的熱菜有12個,價格從5-13.8元不等,葷素搭配比較合理。不過,7-11並未對食材做任何公示。當我問炒菜用的什麼油時?店員說,“不知道,肯定是正規油。”
從口味上來說,7-11的便當能滿足對便利店平均水準的想象,不過不失。但店內提供的就餐環境卻實在有失日系風範。不多說,看圖吧。
總結:
本次探店涵蓋了北京四家主流便利店,雖還有如好鄰居、全時等品牌未納入,但對上班族的日常用餐來說,已足夠有代表性,相信讀者會有自己的判斷。
我的一些體會:
* 在經營品質相差不大的情況下,便利店的門店數量和密度非常重要。為完成評測,我冒著烈日跑了幾公里,而普通消費者在這種天氣下甚至不會為一份便當過一條街。
* 通過百度、高德地圖,以及便利店自有APP的不完全統計,7-11在京共有約兩百多家店,全家有56家門店,羅森約100多家,便利蜂有約400多家,門店量已超過三家日系的總和。
*從走訪情況看,全家、羅森在熱餐上並未發力,沒看到將熱餐視為核心競爭力的決心。不過全家給我們展示了便利店的另一種可能,就是做一家咖啡店的可行性。
*7-11在熱餐上耕耘最久,但革新步伐緩慢,本次探店觀察到的熱餐品質和數十年前處於同一水平。便利蜂則在藉助科技優勢和優質食材在打一場差異化的戰爭。如7-11仍固步自封,與便利蜂的差距只會越拉越大,爭奪上班族“小食堂”的這場戰局結果也將很快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