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說到包子,可能是很多小夥伴早飯的必備。它可以包出各種內容的餡料達到不一樣的口味,因此應該沒有人不愛吃。那麼做的好的包子就更加受人歡迎。在江蘇有一款包子不但受到了本地人的喜愛,連外地遊客,甚至是國際友人都常常慕名而來。它就是靖江的蟹黃湯包。

為什麼要特別說一下靖江蟹黃湯包呢,或者說它又具備哪些地方特色呢?江蘇也有很多地方吃蟹黃湯包、包括我所在的常州,以及南京、揚州等地。但是偏偏靖江被授予了“中國湯包之鄉”,並且是江蘇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特色是皮薄如紙,吹彈即破,製作絕、形態美、吃法奇。一般人家甚至是一般的麵點師都是做不出來的,所以才能成為“非遺”美食。

這次到靖江吃完湯包帶著自己的好奇心,饒有興致的去往了一家湯包技藝傳習社體驗湯包的製作過程。單看這製作湯包的食材,一大鐵盤的蟹就知道這個包子是有多鮮美了。肉餡有料,包子皮也大有不同。據說包子頂部要疊32道褶,做到密不透風這樣湯汁才不會外溢。正是這優選的食材和精湛的工藝,也讓一個正宗的蟹黃湯包可以賣到幾十元一個,但真的貨真價實。

做包子有很大的學問,吃包子的時候也一樣!切記一定不能猴急,待出鍋後適當冷個幾分鐘後再嚴格按照“輕輕提、快快移、先開窗、後喝湯”的步驟進行食用,否則準會鬧出笑話的。上桌後的湯包已經把前兩步給做了,食客只要進行後面兩步就可以。簡單的說就是要在包子頂端咬破一個小口,然後再緩緩的吸食裡面的湯汁。很多餐廳為了方便,也會給把握不到要領的外地遊客準備吸管,但這種吃飯並不太建議,顯得十分滑稽。

第一次吃如果鬧笑話並不難為情,據說清朝的乾隆皇帝微服私訪時頭一回吃湯包也出過類似的洋相。但蟹黃湯包的歷史遠遠不止清朝,相傳它最早出現於三國時期,距今已經有近1800年的歷史啦!在明清時代的製作工藝已達到巔峰,美名遠播。連外國人都稱讚它為“神奇的包子”,還多次登上央視等各大媒體的專欄節目,可謂當地旅遊必嘗美食。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家常紅燒肉做法,不用醬油的紅燒肉別具一格,獻給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