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直弄不明白,現在才知道,原來是怕同音“沒加肉”造成誤會,乾脆倒過來唸。
這是陝西人的幽默還是直爽呢?
摘自一本湖南名廚寫的書
但這也可能是導遊的一種玩笑,讓遊客覺得好玩。
還有一種解釋是“肉夾於饃”。來自於古代漢語,簡化成了肉夾饃。
你覺得哪種說法更準確呢?
肉夾饃現在是風行於全國了,不知道南方城市多不多,北方各地都有。
常見的是路邊檔口的臘汁白吉饃。這種饃其實是火燒,在爐裡烤著。同時,另一口鍋裡煮著紅燒肉和茶蛋,隨食客自選。可以要純肉,也可以要肉蛋,或只有蛋。然後賣家就撈出來在案板上剁碎,肉肥而不膩,茶蛋茶香四溢,再加入些生菜、芫荽或青椒。把爐裡的大火燒用刀片開,將菜肉夾入火燒。再順手澆點滷汁。咬一口,饃與肉菜的香盡入唇齒,解餓又解饞。(我的小夥伴從小學就愛吃,一直吃到高中畢業去外地上大學)
另一種叫潼關肉夾饃,主要是饃不同,這個饃有點像千層餅,盤絲形狀,酥脆焦黃。肉是提前做好的,不需要加熱,是熱餅夾冷肉。也不需要臘汁。
吃在口中,餅酥的掉渣,和白吉饃大不同,這個需要用手兜著捧著,有點行為藝術的感覺哈哈。
潼關肉夾饃也許因為餅太脆,所以往往是有店面的。這和白吉饃多在街頭巷尾的三輪車上出現不同。但都是大眾化的小吃。
不知這深夜放毒是否勾起了你的食慾,明天可以去尋一肉夾饃解毒。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