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漢中麵皮,對於漢中人來說,就如同蘭州人對拉麵,武漢人對熱乾麵,天津人對煎餅果子,重慶人對麻辣小面一樣,那是刻錄在基因中的依戀,是家鄉的味道的代表。

每一個在外的漢中人回到家鄉,迫不及待地要吃上一碗麵皮,解一解長久思念的饞。對漢中麵皮的感覺,就像是對家鄉的變化一樣五味雜陳,有欣喜有茫然更多的是惆悵。故鄉已經面目全非,有些陌生和茫然。就連故鄉的味道,也已經變得遙遠了,似乎怎麼也找不回記憶中的感覺。

現在,其實在祖國的各個角落,都能吃上漢中麵皮。遺憾的是,走出漢中的麵皮,原料變了,調料變了,居然連名字都變了。

漢中麵皮已經不叫麵皮,而叫成了陝西米皮。這是為了區別於岐山擀麵皮和秦鎮米皮,又混為一談。漢中麵皮,成了很多漢中農村人走向全國的謀生手段。缺乏自信,又為了追求影響力,所以變了名字。

其實,最讓人接受不了的,就是味道的變化。越是民族的,越國際。越是特色的,越吸引人。然而,為了適應當地人的口味,改良了漢中麵皮。失去了原有的特色,不是變酸了就是變甜了變膩了。這也無可厚非,畢竟賺錢是硬道理。這也讓外地的漢中人,有了只有回老家吃一碗正宗漢中麵皮的想法。遺憾的是,漢中本地的麵皮,的確好吃了很多,但也感覺變化不小。讓人多少有些惆悵,懷念外婆的麵皮,懷念當年街頭的小攤。變是永恆的,不變是相對的。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漢中麵皮也得到了長足發展。由單一的涼麵皮,發展到熱麵皮、炒麵皮,發展到各種顏色的蔬菜雜糧麵皮……形式上多樣化了,豐富了,味道上也漸行漸遠了。

麵皮菜豆腐原本是小編在家鄉的固定早餐,現在卻不是了。小編每天早上都在想,用什麼替代麵皮稀飯。處於對面皮的熱愛,小編不得已驅車十幾公里,到郊外的鄉鎮上去吃麵皮,為的就是那份記憶中的味道。只有在遠離城市的急功近利,才能吃到最原始的味道。規模化、工廠化、商品化的麵皮生產銷售,造成了漢中麵皮的沒落。

漢中麵皮,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漢中人拋棄,也許幾十年後,要想吃一碗記憶中的麵皮,只能自己動手了。從泡米、磨漿、蒸制,到搗蒜踏姜,甚至調醋配醋……漢中人都知道,一碗好的麵皮,除了蒸製出麵皮要勁道柔滑,還有最關鍵的就是調味。味道是麵皮的靈魂,一種自然又勾魂的香味,讓人慾罷不能。現在的商品麵皮,已經沒有了靈魂,統一購置的配方調料,簡單的一澆,就是成品,方便,快捷,卻沒有面皮真正味道靈魂。

小時候,吃一碗麵皮,是件很費事的事情。只要是做麵皮,都要請親戚的,還要給街坊鄰居都端上一碗。醋要提前熬製的,買來的糧食醋,加入八角大香草果,在小火上熬,直到飄出醋香中有股特殊的香味。姜、蒜是要在石窩子你搗碎的,然後分別用碗盛上,加上涼開水。還要提前炸制好花椒油、辣椒油。還要準備水辣椒,要挑選上好的夠勁的幹辣椒,在石窩子你搗碎,不要很碎,加少量的鹽水浸泡。還有,芝麻、核桃碎,也是必須的。在小火上焙香,搗碎。當然,底料也是不能少的,豆芽或者土豆絲,或者菠菜,在滾水你燙熟,備用。墊好底料,盛好的一碗麵皮,先撒鹽,依次澆上蒜水、姜水、醋,再澆上花椒油,撒上芝麻粉、核桃碎,再挑起兩根麵皮,在辣椒油你蘸一下,軟,滑,爽。酸、辣、香。見味而不見料,清爽,香辣可口……

麵皮起源於漢中,並且歷史久遠。而且已經成為漢中人們離不開的食品,也成了漢中美食的代表。但是,近年來,隨著麵皮商品化的飛速發展,為了利益和便捷,漢中麵皮已經越來越背離了其靈魂的味道,變得世俗、油膩。傳承千年的漢中麵皮,能吃出漢中菜籽油的香,漢中大米的醇厚,吃出自然的醋香味,還有芝麻粉核桃碎那一份勾人的香,讓人慾罷不能。現在,滿街的麵皮,油是膩的,醋是沒味的,調料是混合的。

也許幾十年後的漢中麵皮早已面目全非了。真正的漢中麵皮只能在文字、視訊和記憶裡了。懷念麵皮,懷念那一份純真和自然。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清水煮蝦時:牢記這4個竅門,蝦肉不老不柴還鮮甜,關鍵無腥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