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大家好,今天小董想給大家分享的中國經典節氣的美食粽子和元宵,讓朋友們都再來了解了解吧!

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千百年來中華同此習俗。黏糯的粽子把人們的思緒和汨羅江永久粘連在一起,歲歲年年,懷念那位高潔的詩人,不朽的屈子。 粽子花樣可真不少,有秤錘形的,有斧頭形的,有斜四稜...不過最早的粽子只有一種,牛角形的,叫做“角黍”。

角黍的歷史比屈原早。西周時每逢夏至必要祭祀百物之神,仿效上古以牛角祭祀的風俗,用菰葉和黍米包裹成牛角形的角黍。夏至這天,寒氣趨於消盡,熱氣日漸飽和,用生於陰柔之水的菰來包裹被稱做“火谷”的黍,體現了“陰陽尚相裹”。先民們用這樣質樸的語言與大自然溝通著。現在,包粽子已經很少用菰葉了,而喜歡用箬竹葉或葦葉。當然也用其他的葉子的, 比如荷葉、甘蔗葉,乃至芥菜...... 魏晉以前,端午和夏至並行於世,都是人們祈福的節日。那時端午只是“衛生節”,人們掛艾草、洗菖蒲浴防病除瘟,而夏至則更多寄託了人們對日月輪迴的體驗和對物候的理解。因為這兩天總是離得很近,日久天長,夏至的許多民俗漸漸被賦予了端午。角黍也就和端午結了緣。那麼,怎麼又叫粽子了呢?按照李時珍《本草綱目》的說法是,因為角黍很像棕櫚的葉心。

端午和屈原聯絡起來是六朝以後。楚越之地投食入江以祭水神的風俗古已有之。屈原在五月初五“赴清冷之水,楚人思慕,謂之水仙”。一方面,百姓把屈原當水神來祭拜;而另一更深層的方面,六朝時的文人感懷於政事衰敗,懷著“世溷濁莫吾知”的心緒,把一腔孤憤寄託到愛國的屈子身上,也就創作出了“因為擔心祭祀屈原的米裝在竹筒裡被蛟龍偷吃而用棟葉裹上,用彩絲纏上,由此發明出粽子"的故事。古老的粽子正是得益於這哀婉的故事而飄香千載。 粽子的口味千差萬別,而且一反“南甜北鹹”的規律,往往是南鹹北甜。南方粽子多用醬油浸泡糯米,甚至有用豬油、滷汁先把米燒透了再包餡的。所用餡料更是豐富,有鮮肉的、火腿的、鴨肉丁的、蛋黃的,也有豬油炒過的豆沙,還有用艾葉浸米包成的艾香粽。福建的粽子更復雜,要包上海米、香菇、滷肉、蓮子,在骨頭湯裡慢慢煮透,直煮得金紅油潤,鹹鮮香腴。趁熱蘸上蒜蓉、沙茶醬、辣椒醬吃才算有味道,所以叫做“燒肉粽”。這種粽子還漂過海峽,傳到了臺灣。臺灣人做肉粽,先滷一鍋五花肉,把蒸到七成熟的糯米飯拌上滷汁,用竹葉包了,放進滷肉、香菇、海米再蒸熟。臺式肉粽鹹鮮可口,帶著竹葉淡淡的香氣。

相對來說,北方的粽子很單純,以江米小棗為主,而且通常蘸著白糖吃。端午前一天,把葦葉煮到由綠變黃,再用諒水洗淨,這樣包起來葉子不會破碎。包的時候葉面朝上,一張張理順鋪平,落成扇面似的一疊,一隻手託著三四張葦葉折成鬥狀,另一隻手包進浸泡好的江米,嵌上幾枚硃紅小棗,然後小心翼翼地用翹起來的長葉子裹嚴鬥口,再用馬蓮草紮結實,一個粽子坯就算做成了。 包上一堆見稜見角的粽子,放進清水鍋裡。入夜時分,坐在煤火上,慢慢地煮呀熬呀,水“咕嘟嘟”開著,蒸汽悠悠地飄散著,裡挾著葦葉的清馨和糯米的芳香滲透到空氣中... .就這樣一直熬煮到煤乏了,天亮了,一鍋粽子熟透了。 夾出個溫暖的粽子,仔細剝去粽葉,露出的是一顆清香撲鼻 、晶瑩滑潤的粉團,真格是“有稜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白,半世煎熬”。

元宵

元宵本非食品名,而是指每年第一個月圓之夜,也就是正月十五晚上。“元”是“開始”,“宵”指晚上。古人認為從這時起,一元復始,大地萌春,必要祭祀祈福,張燈結綵,後來演變為節日,也就成了元宵節。至於用雪白的糯米粉製成球狀的元宵是怎麼個由來,現在已經無據可考,有說是東方朔發明的,也有說是唐太宗犒勞郭子儀的。南宋詩人宋必大雖然在《平園續稿》裡寫下了“元宵煮食浮闊子,前輩似未曾賦此”的詩句,但並沒有具體描述。直到明代,《皇明通記》裡才有了“以糟米粉包糖如彈,水煮熟為點心,一名糖圓”的記載。而且還記錄了永樂十年“正月元宵賜百官宴,聽臣民赴午門外,觀鰲山三日,自是歲以常”的掌故。 元宵節北方多吃元宵,南方多吃湯圓,兩者類似,卻又有所區別。做元宵要把小方塊似的餡料放在裝滿糯米粉的大笸籮裡均勻地搖,直搖得白煙滾滾,氣象萬千。一邊搖還要一邊適度噴水,類似於中藥水丸的製作工藝,需要起母、包衣,也算是門手藝。現在有了專門搖元宵的機器裝置,用手搖的少了。元宵很少有家裡做的,但大都買回來在家裡煮了吃。而湯圓是把磨得極細的糯米粉加溫水和麵,包上調好的餡料再團成小球,像包包子,一般家裡就可以製作。

湯圓一年吃四季,現在大江南北的超市裡隨時可以買到。而元宵是典型的節令食品,每年只在正月裡才有的賣,而且南方少見。據說臺北也有元宵,在羅斯福路上有家“生計糕餅店”,每到元宵節專門]賣手搖元宵,很多小孩子都特地跑去看,體味那種獨特的遊戲感。 生元宵怕熱,若是捂了煮出來會發紅;可也不能凍,凍了的會裂,一煮就碎。所以吃元宵都是現買現煮,要是去那些經營元宵的店鋪吃現搖現煮的最好—— 店鋪的門口一邊嘩啦嘩啦搖著,另一邊灶臺上的大鐵鍋裡滾開著的白湯上始終翻滾著一個個乒乓球似的元宵,特有節日氣氛。料峭寒風中熱乎乎來上一碗,從裡到外都透著暖和。元宵不僅可以煮著吃,還能炸著吃。北京賣元宵最有名的當屬錦芳小吃店,每到元宵節,店裡都會排起一條買元宵的長龍,可謂是北京正月一景。在太原則是老鼠窟元宵非常出名。 元宵餡兒一定是素的、甜的,像山楂白糖、玫瑰白糖等等,講究甘爽甜香。而湯圓餡兒可葷可素,可甜可鹹,像寧波的豬油湯圓油潤香甜,上海 的肉餡湯圓汁液鮮美。還有成都著名的賴湯圓,是清末一個叫賴源鑫的小販發明的, 有黑白芝麻、花生仁、核桃仁等餡料,據說和餡兒時加了雞油,皮薄細滑膩,餡濃香入髓,可謂湯圓中的佼佼者。《隨園食單》裡記載的用滾熟的蘿蔔絲加蔥、醬、麻油製成的蘿蔔湯圓和用捶爛的去筋嫩肉加松子、核桃、秋油做成的水粉湯圓則更為精細。

較之湯圓的細滑柔潤,元宵要粗糙些,煮出的湯也不夠透亮,可歪打正著,有些人偏偏愛喝這稀粥似的湯。馬三立在相聲《吃元宵》裡拿孔夫子開心,說聖人帶著徒弟去小館子吃元宵,總共買了仨元宵,結果把腸蟲勾上來了。子路問:“夥計,元宵湯怎麼賣?”夥計說:“湯是白喝不要錢。”子路一想,黏黏糊糊的跟杏仁茶似的:“給盛三碗湯。“聖人喝著好呀,也喊:“夥計盛湯。 “結果每人喝了三十幾碗元宵湯。聖人還喊:“夥計盛湯。 ”夥計急了,說:“您別喝了,我們的元宵都成鍋貼了,您找地方喝茶去吧。”笑話是假的,卻有著生活基礎。

元宵不是湯圓,但還真叫過一回湯圓。九一五年冬天,袁世凱自命為“洪憲皇帝”,轉過年進了正月,忽然聽見街頭巷尾賣元宵的吆喝。袁世凱一聽“元宵”頓時聯想到“消袁”,反感之極,於是下令“元宵改叫湯圓”。遺憾的是,這既沒有改變他遺臭萬年的下場,還多了一首諷刺他的童謠:“大總統,洪憲年,正月十五賣湯圓。”元宵終歸還是元宵。今天小董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美食的朋友們可以多多關注小董哦!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天冷,我每週必做這菜給孩子吃,58元一斤貴是很貴,但營養高,值